首页 重生之嫡妻为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魏先森-(118)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在景阳侯府门前,一个女人问孩子的身份,顾銛一挑眉便自以为知道了真相:这两个孩子生母为何人啊?

便是妾身。

顾銛一噎,方贤博虽然也三十多了,可是这位方贤博还真是不挑啊。不过看孩子也有七八岁了,陈年旧事,金玉应该不生气吧。啊,那你随我进来吧。说着就要把人往里带。方家的事,还是方家人自己关起门来商议的好。

我不进去!郑氏连忙躲开了顾銛,抱着孩子往人群中闪避了一下,哭喊着:我就要问一问方贤博,这两个孩子是不是他的?

顾銛确实对于内宅一些事情不懂,但他也不傻。他马上就反应过来这个女人不是来解决事情的,而是来闹事的。且不说自己的一番好心被人嫌弃,就说今天这个日子闹事,还真不给金玉一点脸面子。顾銛顿时拉下脸来,冷哼一声:你说话好生奇怪。既然孩子是你生的,孩子的父亲是谁你自己最清楚不过了,你来问方贤博做什么?

人群中不知是谁嗤笑出声,进而成了哄笑。

郑氏恨毒了顾銛,却也知道此刻不是说闲话的时候。只能亮明身份:我是原先的景阳侯世子夫人。我倒要问问方贤博,这两个孩子还是不是他的嫡女?

关于这个问题,顾銛还真不知道了。在他心里,就算和离了,嫡女还是嫡女吧。就像二皇子,娘死了,有了后娘,他不还是元嫡么。

可人啊,真不能想人。顾銛正心里用二皇子做例子类比嫡庶关系,二皇子就来了。开道的侍卫一过来,人群都自动散开了。郑氏见眼前来了大人物,赶忙扑上去要大人给她主持公道。

顾锋骑马跟在二皇子身后,看到眼前场景还以为是顾銛与那妇人发生了冲突。赶忙给二皇子使了个眼色。尹勍向顾锋笑了笑,示意他不用管。

围观众人只见到两排拿着兵器的禁军开道,没人敢抬头看骑马的贵人。等再一抬头,贵人已经进了方府。方府的仆役又端上了新菜,一只只鸡鲜嫩肥美,皮薄肉嫩,看着就解馋。

至于刚才闹事的妇人,只怕没几个人记得住了。

因为第二天金家、方家的流水席就都撤了。

抚安侯家里出了一千两银子放到善堂,施长生粥。不拘何人都能来喝上一碗,只要说一句:小公子长命百岁便可。

两年后,景阳侯家忽然张灯结彩,请了舞狮,搭了戏台,摆了三天流水席。三天后景阳侯家拿出一千两白花花的银子敲锣打鼓送到善堂。自此金家、方家各得一个金孙,自然是圆满幸福。

坊间传言,抚安侯家的小公子自幼身体康健,从未有过头疼脑热的毛病,皆是因为出生之后有万民为他诵了万遍长命百岁,小公子带着功德,自然会长命百岁的。所以等景阳侯家终于得了金孙,自然是想用同样的法子来给金孙塑功德的。

等到又一年后,忠勇侯世子终于有了长子,忠勇侯家也捐了百两纹银到善堂。

后来永安京里的有钱人家,谁家得了金孙都要去善堂施长生粥。

又过了几年,景阳侯府的两位孙小姐出嫁,方大公子夫夫俩竟也出了百两纹银给善堂用作施百合粥,货真价实的白米百合,寓意百年好合。

再往后,高门大户婚、丧、嫁、娶,都习惯要给善堂捐银子,善堂得了银子就施药施粥,一度养得周围净是懒汉,又要派人整治。这都是后话。

开隆四十八年三月。

这时节江南已是草长莺飞,此处却是间或寒冷刺骨,间或黄沙漫天。新上任的关内道御史安韶华安大人正坐在马车前头,一条腿耷拉着晃荡晃荡,眯着眼睛哼哼着一支小调,好不惬意。

身后马车里传出一声断喝:景科!放下!

叮叮咣咣一阵声响,间或有:景和,看着点你弟弟!

景秋,放下那糖,过来擦手。

不能吃!吐出来!

安韶华跟赶车的欢喜对看一眼,欢喜正死命地朝安韶华使眼色。安韶华一愣,正要起身,帘子掀开,顾銛指着他说:管管你那三个皮猴子,小心我一巴掌给拍死了!

安韶华苦笑着看了眼欢喜,欢喜赶忙说:顾公子,往前是天方寺了,李五岳大人上回来信说会携家眷去天方寺礼佛,要不要去见一见?

顾銛一把把安韶华扯进车里,自己坐在车辕上。想了一会儿说,去看看吧。

天方寺,是西北边陲最大的寺庙。

出家人慈悲为怀,平日里施斋饭义诊的都是些僧人。遇上灾荒,人们也总爱往寺庙跑。

善堂一路开到这里,为的就是让善银真正做了善事。

李五岳,是善堂的主事人。这次携妻来到天方寺,一是为了歇脚,二是为了见一见安韶华、顾銛和孩子们。

李家一行人在天方寺已经住了半月有余,这日李五岳去前院见几个药农,李五岳的妻子清氏便在院子里歇着。

夫人。一个老仆过来通禀,有位净亭大师,说是夫人的故人抄了一些经书来,为夫人祈福。放下经书就要走。

李夫人接过经书,招手把人请了进来。

净亭大师没进屋,远远地站在门口向屋里行了个礼。李夫人拿起经书一看,熟悉的字迹让她惊呼出声。抬头一看,却见到净亭大师正在弯腰行礼,准备起身。

瘦削身材,肩上的骨头支棱着一袭僧衣,头上三个戒疤,竖起的一只手虎口处挂着一串精雕细刻的紫檀佛珠。李夫人捂住嘴泪流满面。可待净亭大师抬头,却是陌生人。

你这经书,这佛珠从何而来?李夫人惊呼出声。

净亭大师平静地看着她,一双眸无波无澜:李夫人,小僧是云游至某地,为有缘的施主带一份给故人的福报。如今经书带到了,小僧自当继续行走。

你在何处见到此人,此人李夫人竟是连话都说不出了。

净亭大师却行了一礼,转身走了。

大师出门,正遇上一行人进门。两厢见礼却无人多言。

当晚,顾銛便把净亭大师堵在禅房中,好声好气却不容拒绝地问了两个时辰。直到月上中天,才回到他们借宿的禅房。

安韶华好不容易哄睡了三个皮猴子,去了半条命。刚要躺下正碰上顾銛回来。三安韶华急急刹住,略思忖一下改了称呼:有缘人,他现在何处?

顾銛看了他一眼,垂头抿了抿嘴说:你要是怕他做坏事,大可不必。他应该已经死了。

安韶华颓然跌坐在一边,半晌才说:怎么死的?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