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泽龙彦:???
你在说什么屁话???
合在一起以他的高智商都听不懂了。
几乎是在【中原中也】话音刚落的同时,通向天台的门就被打开了,咯吱咯吱咯吱,咯吱咯吱咯吱。
是穿着风衣,卷绷带的叶藏。
他胸前鼓鼓囊囊,太宰治不离身的完全自杀手册到叶赞这里就被替换成了《夫妇善哉》。
是太宰治?涩泽龙彦想到,不,好像不是
很抱歉。叶藏蹲了下来,他的表情依旧充斥着善意。
我跟【中原先生】需要回家。
他小声说,扬起攥在手心的匕首。
叶藏的世界
三天零四个小时五十三分。
森鸥外坐在办公桌后,双手交叠,优雅地放在颌下,他对中原中也道:是你们失踪的时间。
非常抱歉,首领。中原中也单膝跪下。
至于阿叶,他站在中也身边,一声不吭,就像是被雨淋湿,连毛都不肯打理下的鹌鹑。
涩泽龙彦被叶藏背刺一刀后,异能特异点随之展开,跟他们来时一样,那特异点好似漩涡,将二人卷入其中。
等二者回过神来,已站在坑洞底端,这坑洞还是打涩泽龙彦时刚刚新鲜出炉的。
守在附近的黑手党人看见他们俩,大声呼喊道:干部们回来了。随即二人被载回总部,车开得那叫一个风驰电掣。叶藏原本弱弱地说:先让我换个衣服。也没换成。
哪里有时间啊!
这一系列事情后,才有了本段开头的一幕。
*
听见这时间差,中原中也并不惊讶,阿叶早说两世界流速胡同,可能是他们世界一天,太宰世界一个月之类的。
天晓得他怎么知道,既然阿叶说了,他就愿意相信。
森鸥外和颜悦色道:不,没关系,回来就好。他转而看向阿叶,视线精准的地扫过缠绕躯体各位置的绷带,关切道,你还好吧,阿叶。
嗯
他果然注意到了所以我说,让我先换个衣服啊。阿叶羞耻极了。
几乎是森鸥外话音刚落的同时,首领办公室的门就被啪一声撞开了,尾崎红叶难得有如此失态的时候,几乎忘记了上下尊卑。
没事吧?她将中也跟阿叶上下打量一番。
她亲手带大的孩子中也肯定也没有问题,中也向来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叶藏的话
她立刻便注意到阿叶身上的绷带,腿上、胳膊上、脸上。
尾崎红叶几乎要尖叫了,她迫不及待要拉叶藏去治疗,可是阿叶
这要我该怎么说?他凌乱极了,难道说说我没有受伤,这些是做做样子的吗?
中也说:他没有受伤,这些绷带他纠结了一下,并不想说阿叶在cos太宰,,就说,只是做做样子。
森鸥外:他目光了然,仿佛在说阿叶也到了这年纪啊。
绷带什么的,不就是中二病吗?
不,我不是,我没有。
阿叶羞耻得快昏过去了。
真是大龄中二病,社会性死亡现场。
第68章第六十七章
【叶藏的世界】
12月6日
早上织田作披上外套出门丢垃圾,一星期一次的可燃垃圾处理日不可错过。
出门时才发现,屋檐下挂了三根冰凌,冬日冷冰冰的阳光反射棱面,分解出红蓝紫的单色光。张嘴便呼出一团朦胧的雾气,织田作这才后知后觉地感叹:冬天,真的来了。
他出门太早,家里的孩子都在酣睡,年纪最小的咲乐还在上幼稚园,幸太他们则是国小学生。
若是寻常工薪族,养五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定是巨大的负担,对织田作来说也如此。
两年前龙头战争结束时,他从遍布嶙峋碎石、残破不堪的街道上扒拉出了几个孩子,之后便以监护人的身份抚养其长大。
一开始幸太他们被寄存在咖喱店的二楼,老板忧心忡忡地抽着烟告诉他:你这样不行,织田作,这种年纪的孩子,大凡是住在横滨外都要上学。
织田作啊了一声,才意识到孩子是要上学的,他是组织训练出身的杀手,没上过哪怕一日学堂,也就缺乏相关意识。
咖喱店老板不觉有何问题,哪怕现在,擂钵街的横滨人也不知学校为何物,织田作又混迹港口黑手党,缺乏常识天经地义。
他问:你要送幸太他们上学吗?
织田作点头:肯定的。
这又诞生了新问题,织田作的工资只够承担衣食住行方面的开支,他试图多拆两枚炸弹补贴家用,不过杯水车薪。
倘若他愿意拾回老本行,港口黑手党定待他不薄,织田作是单枪匹马能覆灭一小型组织的杀手,可他偏偏不想那么做。
他行走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街道上,横滨的商业区与东京相比不遑多让,深目高鼻的欧洲人与黑发黑眼的亚洲人并排走,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他活半辈子,首次为钱苦恼,多少明白了小说里被一文钱难倒的英雄汉的感受。
读卖文学赏的海报,忽地撞入他眼中。
让织田作说,他也不觉得那海报有什么特殊的,大约是政府鼓吹战后复兴,除了推崇14小时工作制,经济上超欧赶美外,文化也得建立相应自信。
后者在横滨尤为重要,他们这是租界,居民普遍缺少文化认同感,流离失所的适龄学童太多,极需树立起一块牌子,证明横滨还有本土作家,日本的文学界有救。
当时织田作没想那么多,说实在的,他只看见了第一名200万日元的奖励。
读卖新闻为响应国家号召也算是下了血本,这年头日币的通货膨胀还没像后世搭乘火箭似的向上蹿,200万日元等于织田作辛劳工作一年半的薪水,他凝视贴在书屋玻璃橱窗上的海报,一秒都没犹豫地抄送投稿地址。
三个月后,来自读卖新闻总部的受赏通知与邀请函寄到织田作家中,他的《放浪》从几万中短篇小说中脱颖而出,一举博得新人赏桂冠。
织田作读完信后松了口气,他第一反应:教育基金够了。
稍后才慢悠悠想道:他是不是作为小说家出道了?
写小说本是他多年的梦想,一朝实现,却无他感。
织田作很平静。
之后一系列事发展得顺理成章,读卖出版社的东田编辑与他对接,询问他除了投稿作外有无其他作品。
编辑都生了双火眼金睛,只觉《放浪》作者文字老练,这已是篇成熟作品,织田作又将库存掏出来,几篇一装订,小说集新鲜出炉。
出版社力推,国家要树立本土典型作家,日本文坛凋敝已久,急需新鲜血液,多重因素持续发酵下,织田作稀里糊涂成为了日本青年文学家第一人。
得新人赏一年后,他的稿酬已经相当高了,没必要维持港口黑手党内的工作,便在横滨市内买了栋大面积洋房。
是美国人留下的房子,不同于上加下才100平的一户建,美国人的洋房足足有四五百平,还有与室内面积持平的小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