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坦言道:婚姻一事也看缘分,我也想找个良人共度一生,可良人哪是那么好寻的,若是娶了个性子不好的,只怕非但得不了清静,反倒闹得府上日日不安宁。
说着他突然又想到了沈凡,他未来的妻子要是像沈凡那么能作,他大概会被气的连家都不想回。
也不一定,如果她也能像沈凡那么好看的话,倒是可以容忍一二谢云澜越想越跑偏,好在韦承之的话将他的思绪拉了回来。
侯爷说的也是,良人难寻,此生遇到一回已是三生有幸。韦承之叹道,他想起了自己逝去的妻儿。
谢云澜也突然想起来:先生,已经七年了吧。
韦承之是涯州人,他在涯州有一位青梅竹马的结发妻子,以及一个八岁大的女儿,本该是幸福美满的一家,但七年前,元戎大单于塔尔古血洗涯州城,无一活口。
韦承之正好当时外出办事,临走前还约好了回来给女儿带新年礼物,不想那一走,却是永别。
是。韦承之叹道,已经七年了。
涯州是元戎人攻下的第一座城,也是占领最久的一座城,一直到去年春天,才被谢云澜带兵打回来,七年间,他甚至连回去为妻女收敛一下遗骨,立一座坟冢都做不到。
但好在,仗已经打完了。
侯爷,我今天来,其实还有一事。韦承之正色道,我想向侯爷辞行。
谢云澜一怔:先生要走?
韦承之点点头,他追随谢云澜,本就是为了替妻女报仇,仇报完便该离去,但这么多年下来,谢云澜也待他不薄,他顾念着这份情义,担心谢云澜多年在外带兵,回朝后不适应朝堂中的勾心斗角,会被小人构陷,才跟到京中。
如今半年下来,谢云澜的地位已然稳固,虽然只任闲职,但好在没什么风险,只需行事谨慎些不卷入皇权争斗便可。
他不贪恋京城的繁华声名,如今只想功成身退,回涯州去,为妻女立一座坟冢,然后在坟冢旁建一间草屋,日夜相伴,再不离开。
谢云澜张口想劝,却又在开口前停住,他知道对韦承之来说,妻女是至为重要之人,胜过一切,七年前那一别,让韦承之悔恨终生,这么多年跟着自己南征北战,一直也没时间回涯州看看。
也罢。谢云澜叹了一声,先生也该回去看看了,只是涯州城重建没多久,以前的屋宅田地都废弃了,先生回去怕是没有住处。
这样吧,谢云澜沉吟道,涯州正好有我的旧部,我修书一封,让他们为先生准备间住所,先生在涯州若是有事,也只管找他们帮忙,或者差人送信予我,我一定竭尽所能。
谢过侯爷!韦承之拱手道。
*
天色近晚,幕鼓声虽还未响,却也临近日落了。大夏有宵禁的规矩,夜间不得出门,谢云澜却回屋换了身衣裳,准备出门赴约。
有几名同僚邀请他出去吃酒,谢云澜不喜欢应酬,之前已经以养伤为名推拒过几次,但同样在朝为官,也不好总是拒绝对方,这回他便答应了。
他路过后院时正见到王泰扛了几块木板,肩上还缠了一卷麻绳,正往院里走,谢云澜奇怪道:你拿这些做什么?
哦,我给大师做个秋千!王泰自以为贴心实则狗腿的说,长公主府上有个秋千,大师很喜欢,我想大师早晚是要让侯爷你给他做一个的,我先帮他做了,就不用麻烦侯爷了!
谢云澜:
他深吸口气,现在不光是沈凡让他来气,王泰也跟着学坏了,要不是现在时间紧,他急着出门
罢了,谢云澜瞪了王泰一眼,准备回头再收拾他。
王泰摸摸脑袋,望着谢云澜离开的背影,不明所以。
算了,做秋千要紧,他兴冲冲的抱着木板麻绳去了沈凡的院子。
说明来意后,沈凡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随即示意道:快做吧。
好嘞!王泰爬到树上就开始干活。这院子里有一棵梧桐树,枝干粗壮,不用专门做一个桩子,直接将绳子吊在树干上就行。
王泰很快做好了,又用力扯了扯确认绳结的稳固,才道:大师,请。
沈凡坐上去试了试,自己荡了两下,不等他开口,王泰就自觉主动的过来帮着推,他天生一把好力气,推起秋千来也就比常人的高许多,沈凡荡到高处时,甚至能看到院墙外的景象。
此刻已是夜晚,黑色的大幕覆盖了天穹,但京城里却不是漆黑一片,沈凡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灯火,许多百姓家宅门口都点着灯,而那些灯,有许多是龙衔烛的形状。
沈凡来了京城后就去了西市摆摊,后来又直接住进了宣武侯府,他至今没有在京中好好逛过,是以,直到白天跟着谢云澜坐马车出去时,他才注意到城中有许多龙形的灯盏。
联想起白天的经历,沈凡突然让王泰把秋千停了下来,他问道:为什么有很多人家门口都点着龙灯?
龙灯?王泰反应过来了,那不叫龙灯,那叫龙烛灯。
沈凡:龙烛灯?
龙烛灯,那自然是跟衔烛之龙王泰说到这里时突然一顿,因为他想到了那个他们为沈凡瞎编的名号。
说起来,之前以为沈凡是个骗子才敢这么替他编名号,但现在他确认对方是个真有神通的高人,可为什么沈凡当时听到龙神使者这个名号时没有否认呢?
联想到对方手里那盏能驱退妖邪的烛火,王泰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道:大师,你不会真的是烛龙的使者吧?
不是。沈凡这回否认了。
那就好,沈凡的来头没有那么大,王泰松了口气。他继续说道:龙烛灯的形象来源于衔烛之龙,衔烛之龙是咱们大夏图腾,把龙烛灯挂在家宅前,是求龙神保佑的意思。
大夏图腾?沈凡是第一次听说。
大师你不知道?这也难怪,是有许多人都不知道此事了。王泰便为沈凡讲解了一番高祖皇帝登基时的故事。
据说当时龙神衔烛从这里经过时,照亮了整片天穹,那龙嘴里的灯火破开夜幕,像是太阳一样明烈!王泰对着天空比比划划,说的绘声绘色。
沈凡也抬头看着夜幕,他喃喃道:我倒是不记得
王泰没听见,自顾自说道:高祖皇帝为了感谢龙神庇佑之恩,便将衔烛之龙奉为大夏图腾,又在京中修建了龙神殿和望龙塔,每年三月三燃灯节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据说那时候全城都会点燃烛火,到司马门驰道上欢庆盛典。
大师知道司马门驰道吗?那是京中最长最宽阔的一条道路,只有天子能御驾行走!司马门驰道两旁共有一百零六盏龙烛灯,这些龙烛灯不比百姓家做的那些,各个都有半人高,模样精巧无比,栩栩如生。
司马门驰道北接龙神殿,南接望龙塔,龙神殿和望龙塔也各有一盏龙烛灯,便像是烛龙的一首一尾,连上司马门驰道的一百零六盏龙烛灯,共一百零八盏。这一百零八盏龙烛灯只有在燃灯节时会全部燃起,若是在那时从高处俯瞰,就好似看到一条火龙盘踞于京中,威武壮观!王泰说完后又叹了声气,可惜大师来晚了,若是早个几十年来,就能看到这燃灯节的盛景。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