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师说不要以貌取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柴帽双全(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谢云澜闻言笑了,像是在认同王泰这句话,但他也只认同这句,他拍板道:就是他了。

可他的气质外貌也离世外高人有些差距,恐怕难以令人信服。韦承之劝道。

装神弄鬼而已。谢云澜嘲讽的笑道,我说他是大师,他便是大师。

他意已决,韦承之便不再多言了,只道:想用他扳倒李鹤年,还需好好谋划一番,此人名不经传,得先为他扬名。

谢云澜已经考虑过这一点,此刻吩咐道:命人去茶楼酒馆,将我今日请了一位大师回府的事传出去。

他声名显赫,征战元戎的事迹常为人所谈论,同时他不信鬼神之事也是全城皆知,突然用这么恭敬的态度请了个大师回去,想必不日便会传遍京中。

众人在惊讶之余,也定会觉得这位大师的道行极高,连谢云澜这样的顽固之人都为之折服。

此计甚妙,但还有一点。

用什么名号?韦承之道,用他那些说辞吗?

不会法术,没有师承,就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沈凡,这实在没个大师高人的样子。

不行,替他编一个名号来历。谢云澜皱起眉头,他没想到他有一天还得帮一个神棍想唬人的名号,一时却也想不出什么厉害的,只觉京中那些神棍好像把各方神仙都用了个遍。

他突然想起沈凡说的来处:钟山有什么神仙?这地名听起来总觉得有点耳熟。

钟山?钟山好像有一尊很有名的大神,叫、叫王泰抓耳挠腮,只觉那个名字已经到了喉咙口,偏偏就是想不起来。

衔烛之龙。韦承之道。

对对!就是衔烛之龙!王泰喜道,这尊大神还是咱们大夏的图腾呢!

衔烛之龙谢云澜念着这个名字,衔烛之龙是天道正统的龙神,远非那些神棍们胡编的某某仙君某某散仙可比,他甚至真正现身过人间。

相传大夏刚刚建国的那一日,高祖皇帝正在祭天拜神的时候,恰逢天狗食日,碧蓝天空瞬间被黑暗吞噬,黑云压城,阴风呼啸,人间不见白昼光明。

天狗食日本就是大凶之兆,更何况是在大夏建国新帝登基的这一日,一时间人心惶惶,就连高祖皇帝都在心惊是否自己惹怒了上神,不准他做皇帝。

有图谋不轨之人甚至准备趁机起事,将刚刚统一安定的大夏再次带入群雄纷争的乱局。

正在此一片混乱之时,黑暗突然亮起炽烈火光,有龙在天际衔烛而照,在这无日之国中似太阳般耀眼明亮。

火光驱退了黑暗,也吓退了一切心怀鬼祟之人,高祖皇帝带着劫后余生般的庆幸率领群臣对天叩首,恭敬的久久不敢起身,一直到烛龙消失于天际。

事后高祖皇帝更是将其奉为大夏图腾,在京中修建了龙神殿,未央宫内建造了望龙塔,年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祀。

不过经年历久,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知道此事的老人们也渐渐故去了,后人们忘了对龙神的恭敬,真心祭祀龙神的人越来越少,龙神殿荒废了,望龙塔改成了临仙阁,衔烛之龙的名字也在人们口中慢慢淡去。

虽然已经没多少人信奉了,但好歹仍然是大夏图腾,用这个名号的话听起来倒是很有气势。

衔烛之龙现身一事,在谢云澜看来不过是高祖皇帝为了登基时更名正言顺编的故事,就像历朝历代的人每每举事时总要寻个由头,比如在夜里大呼的白狐,又比如泥地里挖出的写着谶言的木人。

他心里没有对神的敬畏,只有利弊权衡的利用,因此稍作思量便道:就说他是烛龙派来的使者。

第4章

大师,这边请!小厮在前方带路道。

沈凡跟在后边,一路上弯弯绕绕,只感觉走了许久都没走到地方,要是没人带着甚至会迷路,他感叹道:这宅子好大。

小厮闻言自夸道:自然是大的,毕竟是宣武侯府嘛!

宣武侯很厉害?沈凡问道。

说是最厉害也不为过!甚至三岁小儿都知道侯爷的威名,您竟然不知道?!小厮惊讶道。

沈凡嗯了一声:我刚到人间来,还未曾听闻过。

原来是这样。小厮将其理解成沈凡刚刚从山上下来,方士嘛,在一个深山老林里避世修炼是很正常的。

说起侯爷的事迹,那可就多了。他为沈凡简单的介绍了一番,建武三十五年冬,元戎人突袭涯州城,这一次袭击不同以往的劫掠,是由元戎大单于塔尔古亲自率兵,奔着颠覆咱们大夏来的。

这塔尔古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据说天生神力,像熊一样健壮,像老虎一样勇猛,十九岁就统一了草原六部。涯州一战,虽说也有我军守将准备不足的缘故,但塔尔古只用了一日便攻破了城门,足见其厉害。小厮叹道,同时,塔尔古也像野兽一样残忍,可怜涯州那数十万百姓,猝不及防下也没来得及逃跑,竟被那塔尔古一声令下,满城屠尽了,涯州城自此成了一座无人鬼城。

元戎人历来不把夏人当人看,但一般也不会赶尽杀绝,而是抓回去做奴隶,唯有塔尔古残忍至此,用数十万军民的鲜血来庆贺他的第一场胜利。

塔尔古攻下涯州城后,随后又在半月内连破三城,眼看着再下三城就要打到京师来了,幸亏朝廷将谢老将军派了出去,才挡住元戎人的攻势。

谢老将军是侯爷的父亲,侯爷的武艺和兵法都是谢老将军传授的,按理说不该怕了塔尔古,可惜那时候朝堂不止派了谢老将军,还派了太子殿下亲征,这太子殿下嘛

小厮说到这儿又叹了口气,没继续说下去,虽然因为太子急功冒进,被骗入元戎布置的陷阱,谢老将军为救太子以致于被元戎人围杀一事大夏几乎人尽皆知,但也不是他可以议论的。

他只道:总之谢老将军战败身死,太子殿下逃回京师,最后的三城也没守住,北方防线已经无险可守,剩下的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元戎人眼看着要打到京城来了。

连续几场大败,当时朝野上下一片慌乱,大师您那时候没在京城,不知道那时京中的景象,不少人拖家带口的,都准备往南逃呢!

谁知道前线突然传来一道捷报,在塔尔古率军往前推进时,有一名胆大的校尉带着手底下八百人从侧翼迂回,偷袭了元戎后方的粮草大营,截断了前线部队的供给不说,还杀了一名元戎将领。这一胜意义非同凡响,您猜这个校尉是谁?小厮嘿嘿笑道,答案都写在脸上了。

宣武侯?沈凡配合着答道。

那时还不是宣武侯呢!小厮说,那时候侯爷才17岁,侯爷虽然是谢老将军之子,但从未走过什么捷径,他从底层的士卒做起,自己靠战功升成了校尉,又因此战被陛下封了将军,后来在七年里挨个收复了被元戎攻占的边郡七城,甚至还深入了大漠,攻破元戎皇城杀了大单于塔尔古呢!

如此功劳,才在今年年初大胜归来时获封宣武侯,寻常人想封侯拜相哪那么容易!小厮得意道,宣武侯在民间声望极高,百姓提起时无不钦佩有加,作为宣武侯侯府的下人,他与有荣焉。

本以为沈凡听了宣武侯的事迹后也会如常人一样露出钦佩的神色,谁知沈凡只是若有所思,问了一句:他很能打?

那是自然!侯爷武艺高强!小厮道,不过侯爷在与塔尔古那一战时虽然赢了,却也受了重伤,回到京中后一直在养伤,许久不曾动武了。不然侯爷这样厉害的将军怎么会不带兵?陛下顾念侯爷的身体,特地给他安排了一个闲职休养呢。

他有伤吗?沈凡回忆了一下,完全看不出来,谢云澜哪里有半点病容。

内伤吧,我也不懂。小厮道,确实看不太出来,但侯爷每天都会喝药呢。

诶,到了,大师,您就住这儿,有什么事吩咐我就行。小厮直到现在才想起来自己还没说过姓名,忙道,我叫庆俞。

沈凡嗯了一声,他现在就有事要吩咐:你们府上的点心不好吃,去买些新的。

庆俞:

他虽然已经从之前的短暂交往中认识到沈凡不像寻常客人那样客气懂礼数,但也没想到对方这么不客气,这理所当然的口气仿佛他才是侯府主人一样。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