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嫡妻为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魏先森-(9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几位大人被这个话吓得面无人色,这孩子长得跟顾锋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皇孙!难道那些流言竟是真的?不知皇上此举有何用意,不知朝中有多少人知道此事,不知

樊成良刚到京不久,倒是面色如常:臣久不在京中,未能恭喜皇上喜得金孙!在此补上!

李至廉听着都要给他跪下了,这樊成良什么眼神?这孩子长成这个样子明摆着就是顾锋给二皇子生下的!这么犯忌讳的事情藏着掖着都来不及,樊成良这是要做什么?

樊成良却不自知,这般说着在自己身上摸索来摸索去,掏出一块随身玉把件,往前递了一下又缩了回来,倒是把宋廉晾了一下,最终还是躬身呈给了宋廉:这是臣年幼时随祖父去游历,在民间一集市上买来的,不是什么稀罕物,不值什么大钱,却也跟着臣三十余年了。今日送给皇孙,愿诸事顺遂。说完看向皇上,还不知这是哪位

一旁的几位大臣恨不得飞扑上去堵住他的嘴,幸亏宋廉机敏:皇上,长孙殿下午课时间到了。

开隆帝笑睨了宋廉一眼,宋廉赶紧把头低下。开隆帝抱了抱怀里的豆苗,小声说:豆苗,你是哥哥了,要为弟弟做表率知道吗?

知道了皇爷爷。孙儿告退。豆苗干脆利落行了一礼,转身走了。

一众大臣眼皮抽筋似的过那眉眼官司,就那一寸许的地方意思多得放不下簌簌直往下掉。开隆帝端起一杯茶,掩住嘴角的笑意。

这个老二,还挺机灵。想起了二皇子来跟他商议时候说的一句话:事儿就交给办事儿的人去办,办事儿的办法也交给他们去想。父皇你只要让他们知道你想要什么结果就行了。

众大臣们也没了议事的心,这跟北蛮的互市年年都要拿出来说一次,年年提年年回,那些话也都是说过的,来来回回总是那些,说了一遍又一遍的,没甚新意。只是没想到看到了小皇孙,哦,不对,听皇上的意思那是皇长孙!还是做了哥哥的皇长孙!

众人心里嘀嘀咕咕,眉眼七上八下,开隆帝找了个由头打发他们散了。

一出宫门,李至廉忍不住就上前说:樊大人啊樊大人!你怎么什么事儿都敢往上凑啊!这皇孙的事儿是你我能掺和的吗?这二皇子尚未婚配

李大人莫不是想错了什么?樊成良一改方才耿直纯良的模样,挺直了腰板半回首冷冷地看向李至廉:皇长孙是皇上亲口认的,你我算什么东西还能掺和皇上认孙子的事儿?

李至廉一噎,隐隐明白了什么。

奉劝李大人一句,樊成良抬脚要走,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就当对李大人刚才的好心提点投桃报李。皇长孙的事儿,就算传出去,起码不能现在从你我这里传出去,还望李大人管住你手底下的那些个人。

樊成良说完就上了马车,李至廉也浑浑噩噩地坐上了自家马车。快到家的时候才猛地反应过来,大喊一声快,快,掉头,递牌子我要进宫,我要面见太后!

说完跟自己贴身的小厮吩咐赶紧去给刚才一同进宫的几位同僚传信儿,今日所见切不可肆意宣扬。

作者有话要说:

周日不能更,周一大约会晚些更,最迟到周二凌晨,一定能更。

第144章世子

接连几场秋雨,雨过依然是艳阳,只是风凉了起来,尤其是夜间,顺着骨头缝往里钻,让人一整天都僵得很。

太后头晚上没睡好,正躺在殿中补眠。

听到外面有人低声说话,便问了一声:什么事儿?

原来是李至廉递了牌子,说有事求见太后。太后身上乏,却还是招了他进宫来。

李至廉见了太后,一边叩首一边急急忙忙开始说话:太后娘娘啊,你可知皇长孙

慎言!太后懒懒地起身。有嬷嬷上前给太后把膝上的薄毯拿开,一个小宫女上前伸手搀住了太后娘娘的手。

穿过珠帘,行至人前,太后垂眸看了看李至廉。她对这个弟弟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便是一个笑容温暖的少年模样。一说起学堂就要皱眉头,可每次出去就总是给她买糖,金丝糖、芝麻糖、饴糖一个个小小的油纸包,从弟弟的袖子里变出来。还有一个个稀奇古怪的故事,王孙公子啊,红颜侠客的。那时候的弟弟,真是人世间最有本事最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人了。如今这个弟弟太后撇撇嘴,歪着颈子摸了摸头发,今儿早上换了个梳头的,头发梳得有些紧弟弟还是那个弟弟,偏偏长大了就是如此的诸事不成,连起码的体面都保不住。好歹是朝中的二品大元,看他此时的样子,唉。太后微微叹了口气、

起来说话。太后娘娘坐下,有宫女端来一杯茶水。太后端起来含了一口这是黄太医给的养生法子,黄太医的爷爷已是一百零一岁了,老爷子每日便这样,喝水总要含着很久再细细咽下。

李至廉起身,又行了一礼嘴里说着:谢太后赐坐。说完才坐下,左右看了看。

太后娘娘看了看他,摆了摆手。众人都站远了,只有从李家带来的敏行姑姑站在一边伺候。

太后娘娘,臣今日在乾元殿与皇上议事,中间,皇长孙过去了一趟。

太后一皱眉,朝李至廉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再说一遍。

臣今日,见到了皇、长、孙、殿、下。李至廉一字一顿。

太后冷不防让呛了一下,一边咳一边问:你说什么?谁?

李至廉啧了一声。这个细柳小孩儿,瘦,黑,长得像极了顾锋,比当年的绿沉伯还要精神几分。看样子像是刚练过武,一身汗,皇上都不嫌弃,抱着可高兴呢。李至廉一边说一边比划。我们正议事呢,宋廉把人带进来了。皇上还说来呀,做皇爷爷腿上,跟皇爷爷亲近亲近。

太后好不容易止住了咳,漱了口之后,半闭目想了一会儿才说:顾锋你是说,顾家那个老大给老二生了个儿子,而且皇上还认了?是么?

是啊!当真是有辱斯文,罔顾礼法

闭嘴吧。

李至廉马上不说话了。

过了好一会儿,太后才说:皇上还说什么了?

什么都李至廉刚想否认,忽然想到,对了,皇上还说你是做哥哥的人了,要给弟弟做表率。

李至廉说着,心里更是惊涛骇浪,抬头看向太后,太后似笑非笑:是了是了,皇帝这是在给我说呢。

见李至廉这幅蠢样,太后心里更是气恼。若是自己娘家人再得力一些,哪怕只是不拖后腿,哪里能让继后这般蹦跶!看李至廉这比划的高低,那个孩子得有个五六七八岁了,太后娘娘没有亲自养大过孩子,并不知道那么高的一个孩子应该是多大的,但总不至于是昨儿才生下来的,还能练武,在宫里练武,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皇帝已经认了这个孩子许久了,只是一直压着不让人知道。如今这个孩子已经做了哥哥呵呵哥哥,皇长孙。

长孙殿下。太后轻轻地笑了起来,震得又咳了几声。

她根本不会以为皇上也是刚知道这个孩子,毕竟以皇上那个六亲不认的多疑性子,要是二皇子连这么大的事儿都胆敢瞒着他,二皇子早不是现在这个得宠的样子了。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