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嫡妻为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魏先森-(5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你且看着吧,开隆帝一看尹勍的表情,就知道他怎么想的,对于这个儿子,他现在是越来越满意了。只是这孩子毕竟年轻,经历太少了些一来,你看看明知道使臣要来,还有哪家会让小姐们去她的赏花宴,这些人家你要记得。二来,我估么着,她要给你赐婚。

父皇,儿臣

开隆帝手心朝下虚虚按了几下。你这性子!她不是还没赐呢吗!你若有心要护着他,更不可让人知道你心里有他!

作者有话要说:

小长假,我好想出去浪。工作日见吧~

欢迎捉虫

PS这几章是不是写得不爽啊,大家对我好冷淡啊。

第94章不期

安韶华回家,家中母亲与祖母表情凝重。兄长坐在一边喝着茶,看到安韶华来向他做了个自求多福的表情。

哥,怎么了?安韶华小声问。

没等安韶光回答。唉!母亲叹了口气。

原来月前,皇后娘娘就说要办个赏花宴,请各家的夫人、尤其是未出阁的小姐们去赏花,还说要准备才艺。帖子下来,母亲原先准备带着几个适龄的庶女去。这种赏花宴年年有,都是各家为了相看人办的。不过皇后娘娘办的赏花宴却是头一遭。当时一听说消息安老太君就想到,也许是因为七皇子今年也十五了。这样一来,各家的夫人们一定都会去的。要知道这些夫人中,也许就有将来的亲家。

想通这一层,安老太君就说让谢氏带着女孩子们去见见世面也好。

谁知送帖子的女官却说皇后娘娘要个准信儿,安家要去几位夫人几位小姐。安老太君简直受宠若惊。要知道一般人家平等相交,便是我给你帖子,你再给我回帖。宫里宴请向来都是宣召,哪里有过如此做法的时候?祖母不以为是继后有后手,只觉得是安家莫大的荣耀。皇后娘娘的女官甚至还特意问了一下,刑部刑部司令史小安大人的侧夫人是否能赴宴。

于是安家就回了帖子,安老太君、忠勇侯夫人谢氏、忠勇侯世子夫人舞阳郡主、外加四个庶女。祖母最终还是没让月娥去,就算娘娘说得再客气,那都是宫宴,怎么可能让一个侧室去呢?

可当时哪里知道最近安家变故多,好些个人去不了了。本来去不了也就罢了,偏偏还听说那个番邦王子要去,这下子可是愁坏了安老太君。

安韶华想到,上辈子安家就是祖母跟母亲带着大嫂去的,嫡庶妹妹一个都没去。这回,连大嫂都去不了了。

华儿,要不让銛儿跟我们一起去?谢氏也是病急乱投医,说完之后自己也觉得不妥。顾銛去了,该去跟着夫人们坐,还是跟着公子们游玩?

啊?安韶华一愣。

安韶光却笑得开心好啊,母亲,有二銛帮着我,我就没事儿了吧!

母亲还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安韶华有些不明就里。安韶光小声给他解释,祖母觉得皇后娘娘这次赏花宴,其意有三。一来,要给二皇子赐婚,当然了,虽然继后遍请了永安京的名门闺秀,最后还是会选一个郑家的姑娘。二来要借何络罗国六王子的由头鞭策这些个人精们,看清形势,不然让你女儿和亲。三来么,就是要用赏花宴的名头,给满永安京的母亲们一个机会相看将来的媳妇或者女婿。有心的人就该知道来求皇后娘娘赐婚了。当然也可以顺便选一个懂事的,将来嫁给七皇子。

而我,安韶光指着自己的脸御林军左都尉将军,四品,忠勇侯世子,新鲜出炉热乎乎的一个年轻小鳏夫。

光儿,莫要乱说话。谢氏听到鳏夫二字,想到自己那个糟心的大儿媳妇心里更是烦。

年轻貌美,风韵犹存的一个小鳏夫。多好的待选女婿。安韶光小声说。

光儿!那两个字当真让人不舒服。谢氏声音也多了些不高兴。

安韶华赶紧说起了这几日京里的大事,这一说必然绕不过这个何络罗国六王子。

说到这个王子,谢氏就又把话题绕回来了。有这么个异国王子在这里,谁家敢把女儿带去这个赏花宴?可是皇后娘娘已经要过回帖,谁敢在皇后娘娘面前出尔反尔?

正说着,安瑜回来了。听了几句,十分不以为然,英儿去了,家中的几个姐妹十分伤心难过,哪里有心情去什么赏花宴?皇后娘娘最是和善,自然不会为难你们。不过,你可以带上心姐儿去。

安韶光一愣,过了好一阵才说父亲,我,我已经说过心姐儿了。妹妹们都不去,却要带上心姐,这可怎么好?

她听吗?

我再跟她说说。安韶光笑得勉强又苦涩,临了还代心姐儿向安韶华道歉。安韶华看了心里苦涩难当。不管大嫂如何,兄长只有这一个女儿。上辈子也是如此。

上辈子兄长在家事上更是艰涩,大嫂性情日渐古怪,虽然没有出家,却也终日阴阳怪气,行事吊诡怪异。给兄长买过好几个妾,却又暗地里折磨人家。兄长若是过问,她就破口大骂,寻死觅活,回头还要变本加厉地折磨那些女孩子。兄长若是不管,她就肆无忌惮,动辄打骂,不到血流遍地不停手。母亲管过几回,大嫂就要搬出她的郡主身份来。最后安家落败,这些都成了安家的罪证,桩桩件件陈列御前,直接让父亲判了斩监侯。大嫂听说安家出事,居然想要和离,和离不成,最后吊死在了家里。

安韶华沉浸回忆,面色难过没有说话。安韶光左右为难,心疼小侄儿受气,又自觉亏欠心姐儿。

看到面前的情况,安老太君说话了:光儿啊,这事还是怪祖母。你没教导过孩子,并不知道。把一个孩子教好啊,十年,二十年不算长。但是想毁了一个孩子,几天功夫就成了。心姐儿现在心性上已经有些偏了。可她依旧是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与她家世相仿的小姐们在她这个年纪,都上过数不清的宴席,有那么七八个手帕交了。可她呢?整日里被她母亲拘在院子里占山为王,都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了。安老太君年纪大了,说话有些词不达意,绕来绕去说了很多,最终还是一锤定音:心姐儿要去赏花宴。最后才说让她长长见识也好,再者说了,不论她去了是长脸还是丢脸,总之让人们看看你有个女儿,那些个不庄重的也自己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安韶光只得应了。

饭后,安瑜把安韶光叫到身边,安顿他代自己去半日闲取一下抄好的书。记住,是个叫云墨的书生抄的。

安韶光点头应是,安瑜还要继续说这个书生家贫,父亲还病了。前些日子预支了二两银子,其后就日夜赶工,多抄书来还债。是个刻苦的。你告诉他不急,让他好好读书,若是中了进士有了差事就更好还债了。另外他父亲若是

父亲,你可是认识那个云墨的家人?安韶光说的隐晦,但安瑜怎么听不出来?

有道是天道酬勤,那个云墨是个好孩子,为父是不忍心他被家中所累。看大儿子的表情就知道他不信,安瑜只能说就当是做善事,也要帮那些知恩图报之人,懂了吗?

安韶光笑着说懂了。安瑜却觉得他并不懂,还是少不得说一句那个云墨是个有文才也有脑子的人。只要不是十分背运,必然会有所成。在他最微末之时,安家帮过他,安瑜说着拍了拍安韶光的肩,他就算不能结草衔环

安韶光恍然大悟是了,父亲,天道酬勤。父子俩相视一笑。不管云墨将来是否报答,这都是行善积德的好事。

安瑜又跟安韶光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要带心姐儿去赏花宴,安韶光终于懂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