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同人]我靠写同人称霸世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综同人]我靠写同人称霸世界——白色的木(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没等林稚水想明白,李白就着这事顺嘴说:那时乱世,时局动荡,巨寇出没,我才以长剑清之。后来我发现,只要事态不稳,斩再多草寇,也还会有人铤而走险。

然后,先生就加入了高宗的军队,做了护国神剑。

李白瞅他:还称先生?

林稚水一赧:师师父。

李白这才点头:不错,若非如此,我也不会掺和逐鹿之事。

林稚水有感而发: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我记得这句诗是师父所作,师父不仅写出来,也确实去做了。

李白凝着他,相处以来,某个匪夷所思的念头越发在脑海中明显,忽地笑了:除邪扶正之事,你不也做了吗?不过舞象之年,便敢杀妖了。

林稚水:咦,师父怎么知晓的?

李白答非所问:你是不是会背《静夜思》?

林稚水不见停顿地点头。

《蜀道难》他都能背下来,何况《静夜思》。

等等

《蜀道难》

地崩山摧!!!

林稚水猛然抬头: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再想到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后面那句是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整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志向就是要如孔子一样,用春秋笔法,除邪扶正,让正义辉映千秋。希望能像前代圣贤一样完成这一使命,不到获麟那样不合适的时候决不停笔。

林稚水感觉自己似乎摸到了什么重点。

停笔

停笔

笔!

林稚水顿觉口腔有些干燥,蜀道山崩地裂,是因为

李白抓了一束月光,凝结成露,斟到杯子里,推向林稚水,月露,算是白玉京的附带效果。然后才平静地:就是因为: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运气好?

李白感慨:是啊,运气好。

我少时走遍河山,往往有感而发,便会随手刻下诗句,只是大多是随性之作,并未特意去记,倒没想蜀道也留了一首,关键时突然冒出来帮我,我也有被吓到。

说到这儿时,他似乎回忆起往事,会心一笑。

林稚水拿起杯子,猛地一灌,冰凉的月露很好地抚慰了知道爆炸性消息后,不知所措的心情。

那海寇,长剑您说是灵感来了!林稚水惊醒,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长鲸不是真的鲸,意指巨寇。

李白满不在意地:是这首诗,助我海上杀寇。

李白:不过,也是结合剑术才造成的效果,诗可没办法突如其来让海寇头颅落地。这诗是我追寇前一气呵成之作,随手放在袖中,到不曾想它能助我以剑气引动波涛,以我当时的剑术,尚不能保持太久剑气外放。

林稚水悟了。这不就是游戏里的BUFF,也就是增益效果吗!

当然,得看底盘,比如你防御只有1点,再来40点增益效果,那也只是41点,对方攻击力够的,一招就能轰完一管血条。

所以,您的剑您的诗

相辅相成。李白深表遗憾,我早说过,我的诗文才是第一,可惜他们都想学我的剑。

第26章谁更重要

林稚水张嘴想要说话,李白瞟他一眼,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他们不清楚真相,可我又不求着他们拜师,对诗文不感兴趣,我还死皮赖脸非要教他们?爱学不学。

他傲然:我之笔,落时摇五岳,我之诗,成则凌沧洲。别人不学,是别人之过,而非我之过。

总归,他的剑术是无私放出去了,足够人族杀妖,他最爱的诗文,还不许他任性一些,挑自己喜欢的人来教?

林稚水眨眨眼睛,忽然道:我感兴趣。

李白欣慰:是啊,所以,天底下只有一个林稚水。

敢杀妖,敢收妖尸,敢举头并且调侃先人诗文的林稚水。

少年脸一红,别的我敢认,这个,确实有些夸大了。

李白笑了笑,慢悠悠地抽出一沓纸:文章越有灵气,能唤出的事物越珍贵,诗文亦是殊途同归,想要诗文的帮助,匠气十足可不行。

五百张为一沓

林稚水眼皮一跳:师父,这数量是不是有点夸张?

倒不是累不累的问题,而是,哪怕是写文章,写小说,接连不断写五百篇,脑洞都要榨干了。

李白:别怕,不是让你硬写,你先把我的诗仿一遍一沓纸可能还不够。

仿写?林稚水迟疑,不是说,这样子很容易写得匠气?

李白却略微严肃:连匠气都没到,你还想一步登天,到灵气?

林稚水悚然坐直,师父教训的是,我心态不对,有些急了。

少年懊恼地揉揉眉心,我还以为我能永远保持平常心,倒不想,仍是被拜您为师所影响。

飘了飘了。

毕竟是李白,能和他以师徒相称,确实值得人激动欲死,也让人更加肯定了自身你没有一定的让人看得上眼的地方,哪怕机缘到了,大佬也只会平静地掠过你,选择别人。

李白微微颔首,脸上也露出点点笑意:人之常情。

又道:你很喜欢我的诗?认为我现在的诗写得很好,很有灵气,执笔泼墨便能写出来,挥洒自如?

林稚水用力点头。

李白笑道:但,在那之前,我也曾仿写过先人的诗。

啊?

《昭明文选》七百多篇各类体裁的诗文,我一篇一篇地仿写过,仿了三遍,后来看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大多数都焚了。

林稚水若有所思。

他同样是下过苦工的人,不论是上辈子写小说做的二十多本练笔笔记,还是这辈子为了诗词用典,对儒道经典、诸子百家的诵读,为了写出来的文章更有立体度,各类杂书也略有涉及。不然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林稚水思索片刻,开始落笔,先从李白二十岁做的那首《上李邕》仿起。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林稚水把诗默写出来,再另起一张纸,开始仿写。

李白莞尔,去取了壶酒,还特意出白玉京买了些活人也能吃的零嘴,拿到林稚水对面,边吃边看徒弟用功。

让他仿写,也并非是一拍脑门做的决定,初时放他自己琢磨,但是最近两天,李白观察到林稚水已经暂时处于初学者阶段的瓶颈,该去融会贯通先人的写法,帮助自己更进一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