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一笑:我闻太白先生性疏狂,一身侠义豪气,心归明月,天涯可见,如此人物,怎会容不下小子轻狂?
李白抚掌而笑:当浮一大白。
他自己都是个狂人,何止能容得下,更是可惜宫殿中没有真酒,无法和这位小狂生举杯痛饮。
林稚水就知道自己初步是过关了。
于是,他解释:我是机缘巧合下了解过先生的诗,将其背下。至于如何机缘,恕我不能直言。
李白眉毛一挑:如何现在又说了?
林稚水:以先生的性格,断然不是因血脉就有诸多容忍的人,何况,里面那位,连隔代亲都不算。
李白极为放松地听着陌生人的分析,甚至还有心情幻出酒水小酌。
你不问第一位,是认为没必要。问我,也不是由于亲疏,仅仅是连续二人念出你的诗稿,到我进来时,心生好奇,就直接开口问了。
林稚水顿了顿,歪头:似乎,还差了句什么谦虚的话?
李白含笑添上:先生,我所言可有理?
林稚水一拍掌:不错。他貌似有礼有节地拱手,依言复述:先生,我所言可有理?
有理!
二人相视而笑。小的是见到谪仙人,心情激动下自然而然的亲近,大的,就是一见如故,对于性情放旷的少年发自内心的欣赏。
简而言之,就是:这小子像我年轻时候。
李白想起后院一板一眼学剑术的自家后代,却鬼使神差觉得,那怕对方举过妖头,小小年纪就敢杀妖,却还是眼前的小少年更合他胃口,也
更像他想象中的后代。
可惜
大概也是个虽然念得出诗文,却更爱他剑术的。
李白:你可想随我习剑?
林稚水愣然:您不是早就有了传人?
李白哂笑:不算传人,我还在世时,整个李家都把小辈送过来,我一并教的剑,只算我学生。念起那时候情形和这般无二,开设的剑课与诗课,前者座无虚席,后者门可罗雀,李白心里有些郁闷。
他说过不止一次自己诗文第一,剑术第二,那些人嘴上说着知道了知道了,改天还是只想要他的剑。
剑术完全压过了文采的光芒。
李白:所以,教他也是教,教你也是教,你要学吗?
林稚水郑重一拜:弟子林稚水,见过先生。
李白便将林稚水带去了宫殿后边,让他和李路行见一见,路行,这是林稚水,日后随我一同习剑。
李路行和林稚水四目相对后,把气一憋:先祖,我明白了。
李白眉梢轻挑:你是否不愿?
李路行当然不乐意,好不容易见到崇拜的人,谁会想和别人分享。但是先祖高兴就好。素来心高气傲的小少爷强行忍了下来。
错了。林稚水心说,如果坦诚一些,太白先生才会高兴。
李白:当真愿意?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有什么不能说出来的?
林稚水心里默念:第二次机会。
李路行抓牢剑柄不放,大声:我愿意!
李白有些失了兴致:既然愿意就好。
憋了半天后,李路行又吞吞吐吐问:所以,他是我师弟吗?
李白摇头:你们都并非我传人,不论师兄弟。
李路行低低嗯了一声。既是高兴林稚水没得到特殊对待,也难过于自己同样没被另眼相待。
说教林稚水,青莲剑仙就是丝毫不藏不掖地教,有郭靖和阮小七的称赞,林稚水也知道了,李白剑术的确没有太过精妙的地方,但是
郭大侠:你学会后,可跻身江湖二流高手,若是纯熟运用,纵使无甚精妙剑招,面对一流高手,亦有对抗之力。
阮小七:嗐,直说就是:剑招朴素,但是质朴天然,别有羚羊挂角的另类妙处,对于悟性没多大要求,很适合大众学习。
别听阮小七用词是适合大众学习,林稚水心知肚明,他只是没往后继续说,否则,不会用羚羊挂角来形容。
羚羊挂角,不正是无迹可求?
这种剑术,很适合初学者入门,不过,越修习,才越考验悟性。12=7+514=11+3固然简单,然而摸清为什么任何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质数相加,就是哥氏猜想。
因着和李白学剑,林稚水压根没能赶上过年,也就只能失约妹妹,心里万分愧疚。
明年一定补上!林稚水心说。
当然,年没法过了,第一场私试也参加不了了,好在,林稚水并不多指望保送,正儿八经参加升学试,他也有自信自己能过。
今天的教学结束后,李白骨节分明的手指轻敲了下酒坛,你们也学得差不多了,临走前,都去书阁,挑一份典籍,我再教你们最后一次。
那书阁有二层,平日里李白只开放第一层,说是第二层的东西他们看了只会贪多嚼不烂。
踏进书阁第二层,林稚水放纵自己的好奇心,先四处打量了一遍,才开始挑典籍。
都是李白手抄的书本,有他自己的剑术和以往红尘行走时见识过的剑招,有蛊毒、易容等旁门左道,有医书,有相术,甚至酿酒、赌博、江湖骗术一些杂书都有。
李路行进来后,目不斜视直奔剑术的柜子,迟疑片刻后,抓了其中一本出门。
暗处,李白见了,叹息一声:到底还是剑术。
罢了。至少他敢杀妖,学了剑术后,也能护持人族。
李白也不想再看林稚水挑了什么,左不过是和剑相关,袖携酒壶,跃上参天巨树,对月畅饮。
青莲剑仙卧在枝间,摇头叹气:怎么就没人相信,我真的是诗文第一,剑术第二呢?
先生,我挑好了。林稚水的声音自树下传来。
李白平静地垂眼往下看,只见他心里十分满意的那个学生,高举着他的诗集,太白先生,我想学这个。
作者有话要说:
李白身高六尺余: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与韩荆州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