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谎称怀孕后全朝堂都来认领(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谎称怀孕后全朝堂都来认领(穿越)——林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若李堰猜的没错,于行之下朝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柳府打听柳临溪的近况。

第43章

李堰猜的方向没错,但于行之出宫后去的并非柳家,而是直接去了太学。

要打听柳临溪的情况,找柳向晚显然比找柳家二老要靠谱的多。

柳向晚听说有人来找自己的时候有些讶异,直到看到于行之才反应过来。

于行之刚从宫里传来,穿着一身武服,站在满是文人少年的太学之中十分惹眼。众人大多不知道他的身份,但见他相貌英俊,气质出众,便都忍不住纷纷猜测。

于大哥?柳向晚见到于行之后颇为惊讶,但目光中也隐隐有些惊喜之色。

几年的工夫没见,都长这么大了。于行之伸手想揉柳向晚的脑袋,但一想对方已经不是个孩童,此举在众目睽睽之下略有些不妥,便在柳向晚肩上拍了拍。

于行之几年前见过柳向晚,当时柳向晚还是个小少年的模样,如今却已长大成人,褪去了满身稚气,到颇有几分文人的出尘之资。

你刚回京吗?柳向晚问道。

嗯,今日刚进宫述职出来,听闻你进了太学,便来看看你。于行之道。

柳向晚闻言笑了笑,同他并肩出来,开口问道:可曾见过我兄长了?

尚未有机会见他。于行之道:陪我去前面的茶楼坐坐吧,正好有许多事情想问问你。

柳向晚闻言点了点头,托人给太学的夫子带了个话,陪着于行之去了茶楼。

你兄长进宫一时颇为突然,消息传到西北的时候,我一直都觉得难以相信。他那样的性子,习惯了在西北驰骋,怎会突然决心留在宫里?于行之问道。

柳向晚道:兄长的想法,于大哥见了他自可以亲自去问,向晚并不知晓。

我倒是疏忽了,你与他自幼便不太合得来,一文一武,一静一动,想来他也很少同你谈心。于行之失笑道:无妨,改日我自去问他便是。

柳向晚自幼性子沉稳,与跳脱不羁的兄长一直玩不到一块,再加上两人年纪相差好几岁,更是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幼时柳向晚整日都是之乎者也,他兄长则喜欢斗蛐蛐掏鸟窝,再大些的时候柳向晚进了学堂,兄长去了西北,俩人便更没有什么相处的机会了。

倒是于行之,虽然同柳向晚只见过几次,但他的谈吐和气质,倒是更能和柳向晚聊到一处。柳向晚曾经十分纳闷,于行之这种温润儒雅的性子,怎么会和兄长成了莫逆之交呢?

你兄长近来在宫中过的可好?于行之问道。

陛下待兄长极为爱重,兄长对陛下也颇为恋慕。柳向晚道。

于行之闻言有些惊讶:陛下年纪尚轻,听闻他性情颇有棱角,你兄长素来不羁,倒是难为他能和陛下相处得融洽。

兄长性子变了许多,如今与我都能相处融洽,更别说是陛下了。柳向晚道:于大哥若是放心不下,进宫去看他便是,陛下对兄长约束并不严格,出入宫都随意的很。

于行之此前摸不透李堰的心思,生怕自己提及柳临溪惹他猜忌,所以一直回避。如今听柳向晚一说,才发觉自己似乎想得有点多,但他性子素来谨慎,自然处处都会想的周全些。

你在太学如何?还习惯吗?于行之问道。

都是读书,倒是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太学中夫子讲的更深一些,同窗之间交流的也更多。柳向晚道。

于行之点头道:一会儿你陪我去趟驿站,我带了些书过来,送给你的。

从西北带过来的吗?柳向晚惊讶道。

嗯,都是平时在那边搜罗来的杂书,我看过一两遍之后也没别人要看,搁着蒙尘有些可惜,便想着送给你,也算是物尽其用了。于行之笑道。

柳向晚闻言十分高兴,朝于行之道:这世上,唯有于大哥是最懂向晚的。

于行之闻言一怔,垂首笑了笑,并未答话。

柳向晚看着他,嘴角挂着几分不加掩饰的笑意。

入夜后,跟着于行之的暗卫去朝李堰汇报了结果,李堰闻言颇为惊讶。

于行之出宫后一直和柳向晚待到现在?李堰问道。

是,他们去茶楼喝过了茶,便去驿站取了许多书。于将军亲自将书帮柳二公子送到太学,然后两人又去珍味楼吃了午饭午饭后两人在京城逛了许久,傍晚在街边吃了馄饨,入夜后又去戏楼看了话本暗卫一一汇报道。

看的什么话本?李堰问道。

许久前的老话本了,是柳将军和陛下的故事。暗卫道。

李堰一怔,没想到那个话本时至今日还在演呢。

于将军看话本的时候什么反应?李堰问道。

于将军和柳二公子有说有笑,看得挺高兴的。暗卫道。

李堰:

这就尴尬了。

原来于行之对柳临溪果然没有别的私情,倒是他又是试探又是找人跟踪的,显得有些小气了。还好柳临溪不知道这些,不然总归是有些丢人。

明日在霁月居设宴,请于将军和柳二公子一同进宫赴宴。李堰朝苏恒吩咐道。

既然于行之坦坦荡荡,李堰多少也得大度一回。

柳临溪得知于行之进京的事情,还是挺高兴的。于行之虽然是原主的朋友,但柳临溪拥有原主的记忆,所以对于行之颇为亲切。

朕见于将军行事沉稳,倒是颇为欣赏。如今西北大捷,驻守之人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所以朕有心让他留在京城,你觉得如何?当夜,李堰问柳临溪道。

柳临溪围着薄毯抱着手炉坐在榻上,思索片刻道:西北军年轻的将领中,除了臣之外,便属于将军最为得力,甚至在谋略一事上,他比臣都要更胜一筹。如今战事虽然减缓,但西北终究还不算太平静,臣以为不应该急着将于将军留在京城。

只要战事不再复起,倒也无妨。李堰道。

若战事真的再有反复,臣也可再回西北柳临溪道。

李堰闻言皱了皱眉道:你如今身子这样,怎么回西北?

褚先生医术高明,不出三个月臣便可恢复如初。柳临溪道:陛下不会以为,臣进宫养了这些日子,就不知道怎么打仗了吧?

李堰闻言失笑道:别说不吉利的了,西北战事刚停,你我便在这儿盘算着何时再开战。

是,臣失言了。柳临溪忙笑道:明日于将军和向晚几时进宫?

李堰抬眼看他,开口道:怎么,柳将军已经迫不及待了?

臣与于将军数月不见,自然有些想念,陛下不会吃味吧?柳临溪笑道。

柳临溪抱着手炉浑身暖烘烘的,面颊带着些许红意,显得他英俊的脸越发动人。李堰听他揶揄自己,本就有些心虚,索性上前把人扑倒压/在身/下,笑道:朕便是吃味又如何,柳将军不是素来知道朕的脾性吗?

那明日于将军进宫,臣躲在帘子后头可好?柳临溪打趣道。

你身子好了便越发伶牙俐齿,当真以为朕不敢教训你吗?李堰说罢俯身狠狠地亲了柳临溪一口。片刻后他目光落在柳临溪白皙的脖颈上,突然心念一动,索性在那处狠狠一嘬,留下了一小片十分明显的红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