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谎称怀孕后全朝堂都来认领(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谎称怀孕后全朝堂都来认领(穿越)——林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陛下还年幼,将来有的是机会柳临溪道:再说了,臣常年在西北,身子落了不少毛病,太医也说臣的身子不大好,这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

柳临溪还惦记着回头怎么借着落胎一事脱身呢,今日便想着先给太后打个预防针,别到时候太后万一受了刺激,那他也于心不忍。

没想到太后闻言忙嗔怪道:哎呀,你怎可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柳临溪忙告罪,心里倒真觉得有些对不住太后,自打进宫以来,太后对他没少关照,甚至比李堰带他都更亲厚。这么拿子嗣的事情哄骗老人家,他心里还真挺惭愧的。

不过你这个身子倒真是得找太医好好瞧瞧了,哀家瞅着,你进宫之后面色一日不如一日。太后有些心疼的道:明日开始,我让平时在永寿宫给我做药膳的宫人过去,日日给你调理,再让太医上心些,总要把你的身子骨调理好才是。

柳临溪不忍再拒绝,只得答应着。实际上,柳临溪近日也发觉,身体似乎大不如前,经常嗜睡,且有些虚弱。按理说,原主常年征战,虽然有旧伤在身,但此时年纪轻轻不该底子这么差才是,可柳临溪每日照镜子的时候,都觉得面色苍白的厉害,倒像是个大病初愈的人。

不过向太医倒是替他看过,却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太后本来想留他用午膳,但小贾子跑过来说,柳二公子进宫了,正在霁月居候着呢。太后不想耽误他们俩兄弟团聚,便让柳临溪走了,临走前还朝他保证,一定会尽快催着李堰提亲。

柳临溪连连谢恩,心里却叫苦不迭。

这一个孩子的事情都还没个着落呢,又来一桩婚事!

柳临溪回到霁月居的时候,柳向晚正坐在水榭边烹茶。柳向晚年方十六,看着还是个少年模样,不过他生的俊美,身姿也还算挺拔,再加上气质恬淡,看起来很讨人喜欢。而且不同于柳临溪的懒散随性,柳向晚看起来更齐整规矩,不像柳临溪这么不着调。

这套东西还是太后此前赏赐的,除了陛下来的时候偶尔用一次,平日里一直放在屋子里蒙尘。柳临溪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柳向晚对面坐下,柳向晚要起身行礼,柳临溪忙制止道:咱们两兄弟还客气什么?况且我虽然在宫里,也没什么别的名分。

柳向晚不知怎么的,从他这话里砸吧出了点别的味道,拧眉关切的道:兄长向来洒脱不羁,如今被困在这红墙之中,想必心中颇为寂寞吧?

啊?柳临溪心道我寂寞什么啊,有皇帝整天陪我吃饭,还有一屋子太监宫女,我还嫌太热闹了呢,不过一见柳向晚那认真的神色,他只得改口道:你无需为我担心。

柳向晚斟了茶递给柳临溪,又道:往后我在太学里读书,可随时来宫里与兄长团聚。陛下赐了我玉牌,往来也方便。

无妨,你好好读书便是,不用担心我。柳临溪一脸笑意地看着柳向晚,感觉这个弟弟怎么看怎么顺眼,又道:太后还赏了你好些东西,回去的时候我让人一并带着送回柳府,也让爹娘高兴高兴。

柳向晚忙点头应了。

俩人喝了会儿茶,柳临溪带着他在霁月居转了转。

兄长平日里都住在这里吗?柳向晚问道:我听内侍说,这霁月居和陛下的寝宫离得很远,陛下往来岂不是很不方便?

不方便就少来几趟呗。柳临溪脱口而出,觉得有些不合适,忙找补道:陛下日理万机,再说我这还怀着龙胎呢,也不好来得太频繁。

柳向晚闻言没再追问,但从柳临溪的神情上,却看出了那么点不如意。

他这个兄长是军中长大的,与李堰这种深宫里长大的人,自然会有隔阂。

你如今进了太学,可要好好读书,将来柳家的门楣就指望你来光耀了。柳临溪半开玩笑的道。

柳向晚闻言伸手拉住哥哥的手,开口道:兄长可甘愿就这么寂寂无名的在这深宫里了此残生?

柳临溪:

怎么聊着聊着感觉自己这个弟弟一直把自己当成深宫怨夫似的?

怪不得此前程远他们也老是一副同情不忿的态度,原来即便自己的弟弟,也打心眼里觉得自己待在这宫里头算是废了?怎么一个将军就非得打仗呢?给皇帝生孩子也不是丢人事儿啊!

我失言了,兄长莫要见怪。柳向晚见柳临溪拧眉,忙道。

无妨。柳临溪道:朝我说说太学里的事儿吧,和京城里最有名气的才俊们一起读书,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啊?

柳向晚闻言道:上午我只是去太学报了个到,还未曾认识什么人。不过我听他们说,太学里的第一才子,今日已经离开了太学,说是打算投笔从戎了。

第一才子?柳临溪忙道:程远?

正是。柳向晚道:昨日的诗会,程公子画的那副画拿了头彩,没想到

柳向晚大概是同为文人的缘故吧,说到程远投笔从戎,言语间颇为惋惜。

柳临溪则大为惊讶,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程远在原著中的人生轨迹也是从了军,但那发生在几年以后,而且他虽从了军,却也只是个军师,并不算武将。可这一次,程远竟然在十七岁的时候就做了这样的选择。

重点是,原著中程远从军以后一直是和后来的反贼们混在一起,险些就颠覆了大宴国的政/权,李堰豁出半条命去才勉强稳住了局面,可一番争斗却也搞的大宴国民不聊生。

不行,程远不可以从军。柳临溪开口道。

兄长可是对程公子柳向晚欲言又止。

柳临溪顾不上跟他解释,他现在满脑子里都是程远从军的事情。若是细细推敲起来,他活下来改变了剧情,应该就是导致程远这个决定的关键。此前他数次当面拒绝程远,倒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想跟那少年勾结,怕将来真的牵连到自己。

可他万万想不到,自己的举动会推动程远早了好几年做这个决定。

这么一来,后续所有的重点剧情会不会都跟着提前?

原著中李堰能稳住局面,全靠他的成熟睿智以及这些年的步步为营,可如今李堰登基才一年,大宴国政局本就动荡,根本经不起任何大的变故。

柳临溪万万想不到,自己竟然莫名奇妙成了会导致大宴国将来生灵涂炭的罪魁祸首。

不行,我得去找陛下。柳临溪朝柳向晚到。

他话音刚落,便见门口进来一人,正是李堰。

柳将军要找朕?李堰进门后看到柳向晚怔了一下,笑道:柳柳将军的弟弟也在啊。

向晚见过陛下。柳向晚朝李堰行了个礼,开口道:昨夜陛下赐了向晚玉牌,今日无事,想念兄长,便进宫来看看他。

李堰点了点头,走到一边的矮踏上坐下,目光却一直落在柳临溪身上。

怎么了?脸色不大好?李堰略拧着眉问道。

陛下,臣听说程远要去从军,陛下可知道?柳临溪心急之下,也来不及斟酌,开口便问了出来。

李堰闻言面色一沉,似笑非笑的看着柳临溪道:怎么,柳将军对程远从军的事有异议?

程远程远乃太傅之子,又是京城第一才子,他若好好读书,将来是可以出将入相的。

柳临溪道:大宴国虽然人才济济,但

但少了一个程远便不行,对吗?李堰问道。

柳临溪一怔,觉察到了李堰语气中的冷意,知道自己又惹对方不高兴了。可眼下阻止程远迫在眉睫,他若犹豫不决错过了时机,恐怕后果难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