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房里,安知珺看着安知瑶大摇大摆地走进来,毫不客气地在自己眼前坐下了,眉头一蹙:六堂姐找我有事?
听说,祖母要把你送回苏州了,所以姐姐来安慰安慰你。安知瑶毫不掩饰她的幸灾乐祸。
安知珺要约见周临轩的事,她是知道的,而后才告诉了周夫人,那周夫人不仅不许周临轩去见她,还马上就找了祖母,所以周家要退亲的事,她马上知道了。
她就是不愿意看到安知珺嫁给周临轩,安府要与周家联姻,该嫁的是她安知瑶才是。
安府的娘子就她跟周临轩感情最好,这些年,是她一直看着周临轩,凭什么一个远在京城的人,付出没她那么多,平白无故就能霸占了她的临轩哥哥?
就因为她是尚书家的娘子?明明她阿爹才是安府的主心骨。
她不甘心,所以才要破坏掉这门亲事。谁让她遭遇了那等事,还有脸回到彭城安府呢?
城里那些关于她的谣言猜忌,少不了她在背后推波助澜,为的,便是要毁了安知珺的名声,让周家顾虑。
哪个名门望族,簪缨世家,会娶一个不清不白的娘子过门呢?
等她不能嫁周临轩了,就能换她安知瑶嫁过去了。而今日,她的目的达到了。
看安知珺过得不好,她就心满意足了。可看安知珺面上还是一副淡然,安知瑶心里不舒服:好可惜,知珺妹妹明明跟临轩哥哥那样般配,却因为一点儿小事就要被退亲了,心里一定很难受吧?难受就好,让你以为有了那样一张脸,就能勾到周临轩了。难受也难免的,若是换了我,怕是难过得要死了。
六堂姐你这是何意?安知珺确定,她不喜欢这位六堂姐。每次跟她打交道,字里行间满满的机锋,她跟安知瑶以前从未见过面,这次回彭城也是第一次见,她不知道为何这六堂姐会对自己带着如此的敌意。
幸而在京城时,安知珺早已经应付惯了刻意刁难自己的妹妹们,能坦然处理她的一点儿中伤或阴阳怪气。
你可知道为何你回了安府这么久?就只有祖母宠着你,叔叔婶婶们都不愿意跟你打交道么?
安知瑶看着安知珺那张脸,恶意道,就连我阿娘,身为安府主母,也不待见你,你有察觉么?
这说的倒是事实,她来安府那么久,除了一开始碰见的伯叔,三叔跟五叔都没见个影儿,而婶婶们,也不多靠近听芷院,便是见面礼,也只是派奴婢送到听芷院了事。
她知道自己受了冷遇,想着她在这府上不过待到出嫁而已,等嫁出去了,周府才是长呆的家,所以并没有多往心上去。莫非,这其中还有别的原因?
知珺愚钝,六堂姐还请指教?
因为你给我们安府丢脸了。安知瑶冷笑一声:为什么你回彭城,偏偏会遇上山贼劫道呢?为什么当时你偏要活下来呢?
安知瑶。安知珺的手一下拢得紧紧的。
你活下来了,为什么还要回来呢?你不知道你的清白全没了吗?安知瑶看安知珺脸色一变,恶狠狠道,就因为你给彭城安府蒙羞了,你厚颜寡廉,不知羞耻,做出那等伤风败俗的事,连带着我们这些娘子的名声也被毁了。
我没有。安知珺气得身子微微颤着,右手使劲掐着掌心。
你就有,不然,为何外头的人都那般说你?
安知珺,你为何不去死?
第13章
安知瑶满意了。
她看着安知珺脸色苍白,泫然欲泣,心中涌起了一丝快意。
看,让你装云淡风轻吧!还能装到什么时候?
明明爹不宠娘不爱,六叔娶了那什么郡主,叫一声母亲就以为自己也是身份尊荣的官家贵女了!
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哪来的底气那般从容!
安知珺闭了闭眼,深深呼了一口气,看安知瑶那张红唇张开,不知道又要说出什么话来。
六姑娘!柳梅急急跑了进来,挡在了她跟前:六姑娘,天色不早了,我们姑娘身子也乏了,有什么话,明日再说吧!
安知瑶知道柳梅是宜宁堂那头的人,瞟了她一眼,意犹未尽地悻悻然离去。
柳梅松了口头,看着呆呆坐在软榻上的安知珺,视线落到她颤着的手上,吃惊:姑娘,您受伤了?
安知珺低头,将自己拢起的双手翻开,右手拇指粉红的指甲边缘,沾着点点血丝,左手掌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掐破了皮,一道半月形的伤痕,渗出了血,弯弯绕绕地沿掌纹延伸。
安知珺木然地看着柳梅找来了药奁,拿了膏药给涂上,再用布带包好,这才倦倦然在床榻上躺下,拈着软软的被衾盖上后,闭上了双眼。
有泪慢慢湿了眼角。
原来,自从自己回府后,叔叔婶婶们,避自己有如避蛇蝎,心里都是这般看她的。
这里确实不能呆了,那就去苏州吧!
打定了主意,第二日到宜宁堂用朝食的时候,安知珺便跟老夫人说了回苏州的意向,老夫人欣然同意了,并着张管事张罗一路护送安知珺去苏州的车队,而她回到听芷院,便开始清点行囊。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她所有的人跟家当都在山匪劫道时丢了,余下的钱银,也就是祖母送来的那一些,还有就是绣房给她置办的一些衣物,看着收拾后装了不到两个箱笼的东西,安知珺不由得苦笑一声,而后问:你们,愿意跟我去苏州么?
柳梅跟木梅都不是她的奴婢,安府的奴婢,她们的去留,她是做不得主的。
木梅当即摇摇头。
柳梅却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道:姑娘,奴婢是宜宁堂的人,能不能去苏州,奴婢无法自作主张,全听大太太的意思。姑娘人看着是个好的,可去苏州,怎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其实安知珺是想留用柳梅的,毕竟曾是宜宁堂的大丫鬟,做事牢靠,才想着要怎么跟祖母开口,黄妈妈着人来唤她,堂姑娘,那赵燕的阿兄赵大带着一双女儿到前院了,您要去见他们么?
见,赵妈妈的亲属,自是要见的。安知珺起身,跟柳梅道,把那二百两银票拿上,再拿两个荷包吧!
柳梅迟疑了一下,依言行事。
赵妈妈当年因为家道中落卖身为婢,被牙人辗转卖去了苏州,恰好被柳氏买下,等柳氏嫁到彭城来时,才又回到彭城。
赵妈妈爹娘就在彭城城外的某个村子过活,等赵妈妈稍口信回家,赵大就也进城讨生活来了。后来赵妈妈又跟着柳氏去了京城,这些年一直都有帮衬父兄。
跟赵妈妈一样,赵大也跟着父亲学过几年书,识字,如今是彭城城里一家酒馆的掌柜。
听闻妹妹出事后,赵大到安府领了妹妹的尸首,收敛扶柩回乡下安葬,让她入土为安,昨日听说妹妹的主子要见他,今日就带着最小的一双女儿来了,大的娘子才十岁,小的才八岁。
跟赵大一家子见了面,其实能聊起来的也不多,安知珺将那荷包赏给了两个小娘子,而后将那二百两递给了赵大,赵大惊疑,不敢接:这,姑娘,太多了。
不多,这些年,都是赵妈妈一路照顾着我,若不是赵妈妈,今次我也活不下来,况且我知道,赵妈妈在京城这些年一直记挂你们,她也存了些钱银,想着能回到彭城给侄儿侄女的,这点钱银,或许还不够她存的那笔钱,你就收下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