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卿若知道东方恭也是淑贵妃生的,淑贵妃宠幸最多,生了好多娃,有些早死了。
而且娴妃的儿子,皇后的三皇子也都死了。
这个时代医疗不好,孩儿早夭也是常有的事,这里头应该没什么古怪。
东方恭我似乎没见过,之前你皇祖母生祭,他似乎也没进宫,是吗?
封王之后,就去了封地住,一年回来一次,而且他性子比较古怪,跟任何人都不亲,他甚至也不喜欢他母妃。
东方境显然对淑贵妃的孩子全部都没好感,但是,说起东方恭也算不上是厌恶。
不喜欢他母妃?淑贵妃对他不好吗?
不知道,但他小时候有什么事只会去找皇后,不会找淑贵妃的。
这倒是奇怪,淑贵妃的儿子有事会去找皇后?那不把淑贵妃气死吗?
而且,他每年回来,都是住在凤栖宫。
跟皇后住啊?龙卿若忽然对小恭很感兴趣。
高权国公府,你要去吗?龙卿若想起这事来,过两天就应该要提拔大都督了。
不去。东方境眉目顿时冷下。
好,我支持你!龙卿若温柔地道。
东方境眉眼的冰冷顿时被她的温柔化开,相信我,就算没有他的举荐,这大都督的位置我也志在必得。
嗯,我信你。之前去军尉府,听到他跟胡将军说话,在高权国公卸任之后,他直接带人占据大都督府。
这其实算是小小的兵变,但是,他兵权在握,眼下这样的局面形势,他这样做并无不妥。
而且,龙卿若猜测他目的不是要当大都督,只是不让任何人当大都督,那么他握住兵权,就是一人独大,无人可制衡他。
反正,他拿不到,别人休想拿到,这就是小境的打算。
第123章那就没情面可讲
龙卿若还有一个问题比较疑惑的。
那就是顺景帝总说身体不好,甚至无法处理朝事,可他可以夜夜笙歌,不断地和淑贵妃造人。
连国家的事情都没精神处理了,晚上那事能行?
翌日早朝,顺景帝和薛皇后二圣临朝。
高权国公的请辞折子终于在这个早朝递了上去。
随同他的折子递上去的,还有他的举荐名单,就只有一个人,东方境。
他是被高渐黎搀扶着上朝的,薛皇后念他年纪老迈,且于国家有功,特赐坐。
他举荐东方境的理由很简单,东方境手握兵权,但是无实职在身,于大顺的军事不利。
而且,就算他是大都督,也没办法拥兵自重,因为还有兵部制衡。
顺景帝显得精神不佳,半靠在龙椅上,但是眸光却锐利地扫了一眼百官的脸,对高权国公的举荐,也没什么人出来否定。
因为,历来都是如此,掌兵权的坐都督府。
高权国公那会儿也是掌兵权的,只是后来被皇上收了回去,最后转交给了境王。
但这也不是他们不出来反对的原因。
不出去的最大原因,是境王今天也上朝了,一双冷眸如鹰隼地扫着殿上的人,仿佛谁敢说个不字,他就要上来揍人。
北平王却出来举荐了一人,那就是禁军统领龙川。
顺景帝听到北平王举荐龙川的时候,差点气死。
龙川是皇后的人,举荐他,那岂不是等同把兵权直接送给了皇后?
他做梦都没想到伯父说大长公主赏识的人会是龙川。
北平王举荐龙川的原因也很简单,他武功高强,管治禁军有方,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他年少的时候曾被摄国皇带去培养了两三年。
这两个人选都不是顺景帝所想要的,所以,他想压下此事,道:既然有纷争,那就容后再选。
薛皇后却道:大都督一职,不容耽误,还是尽早定下好。
顺景帝微愠,朕
皇后轻声道:本宫得知消息,境王已经派遣兵马去了都督府,如果今天没定下人选,以后也不会有机会。
顺景帝怒气横在心头,冷冷地盯着东方境,他这是要谋反?
百官于堂下,他只冷冷地垂下眸子,皇后说得对,大都督一职,宜早不宜迟。
本要经过朝臣讨论,但是,龙川也干脆得很,进了殿中跪下说:皇上,皇后,臣能力有限,不能胜任大都督一职。
朴相出列,道:如此说来,就只有境王一个人选了,诸位大人可还有别的人选举荐?
顺景帝盯着薛国丈,让他出列说话。
薛国丈犹豫片刻,站了出来,刚张嘴要说话,北平王便有些尴尬地抢了话头,龙川既然不愿意,那本王也举荐东方境吧,他本来就是本王的第二个人选。
顺景帝脸色陡变,不敢置信地看着北平王。
心里当下方寸大乱,怎会这样的?
龙川不愿意,任命下去由不得他。
且就算他可以推却,那便另外举荐人选啊,为什么说东方境就是他第二人选?
伯父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薛国丈退了回去,北平王说了这句话,那举荐任何人都没用了。
百官似乎是松了一口气,反正高权国公和北平王都举荐同一个人,那他们不管如何表态都得罪不了他们俩。
东方境毫无悬念地拿下大都督一职。
就连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他已经做好准备,大闹早朝了,闹到谁都不敢接任命状!
现在不用闹了,心里总有点怪异,不凭自己抢就能拥有?
顺景帝气得脸都青了,直接站起来对北平王道:伯父,朕有话要和你说,你随朕到御书房去。
说完,在宁修的搀扶之下,先去了御书房。
北平王反正也没什么需要留在早朝商议的,伸手拍了拍东方境的肩膀,道:孙啊,好好干,伯祖父看好你啊。
东方境拉长脸,这小北,占他便宜呢。
御书房里,大门紧闭!
顺景帝气得整个人都焦灼不安,强忍着怒气道:伯父,你原先是在敷衍朕吗?为什么你会举荐东方境?
他是你儿子,而且你兵权都给了他,他为什么不能当大都督?北平王反问。
顺景帝激动地道:这和我们之前说好的完全背离了,你甚至还举荐龙川,你难道不知道龙川是皇后的人吗?
龙川这小子本王确实很欣赏,撇除他是谁的人,你只说他的能力,他如何?
朕不看能力,朕只看他忠心谁!顺景帝气得拍了桌子。
北平王哼了一声,盯着他,他忠心谁?他忠心大顺王朝,他是摄国皇培养出来的人,你说他忠于谁?你竟然说得出不看能力只看站边,你到底是要做什么?
顺景帝闭上眼睛,脑子里杂乱无比,怎么都理不了。
他慢慢地睁开眼睛,朕只是想让尚儿当太子,当皇帝,就这么简单,伯父你也选择跟朕作对吗?
北平王厉声道:问题在于他能当太子吗?他能当皇帝吗?
朕说他能,他就能!顺景帝口气渐渐冰冷起来,朕要做的事情,无人可以阻止,伯父最好想清楚你下山入朝,是为了什么?如果你偏帮东方境,朕也不会对你客气。
北平王盯着他,你很有问题!
随便伯父说什么,这些年薛后临朝,朕的帝权已经被架空,连太子之位都不能定下,这就是大顺的悲哀。
北平王破口大骂,悲你个球,什么时候太子之位是皇帝一个人定的?大顺有过这个规矩吗?太子之位,必须要得民心,或立嫡或立长或立贤,他东方尚占哪一点?他连个屁都不算!
你闭嘴,不许你这么说他!顺景帝怒极。
你恼怒什么?你自己不也这么认为吗?否则为什么兵权不给他而是要给东方境?因为你知道他不可能降得住军心,他和霓凤那点事,已经在民间传开了,这样的人渣要当太子?除非本王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