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卿若迷迷糊糊间听到这句话,心里头卧槽了一声,小境这心机boy,原来早就怀疑她不是那个龙卿若了。
太沉得住气了吧,竟然什么都没问。
她还暗地里说过小境是个大傻瓜呢。
细长白皙的手臂缠上他的脖子,光洁身姿轻轻挪动无意识地贴近,龙大绿茶声音带着沉梦中特有的沙哑,模糊却又刚好叫人分辨得清楚,小境,我好想你啊。
腰间的手顿时收紧,戾气尽散,大手掌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伴随着宠溺的声音,小骗快睡,我在呢。
龙卿若的呼吸声渐渐地沉稳了下来,仿佛是寻到了极安全的避风港。
他粗犷的手掌还放在她光洁的后背上,把她紧紧地抱在怀中。
这是上天赐给他为数不多的惊喜。
在他整个暗黑的人生里,给过他一点光和欢喜的,唯有皇祖母和她。
他抓不住皇祖母,他会牢牢地抓住她。
如果年少的种种残酷噩梦,只是为了换取她的到来,那么他不去怪罪任何人了。
他闭上眼睛,这般想着。
片刻,又陡然睁开眼睛,戾气迅速又灌满,不行,该恨的还是要恨,龙小弱是他的媳妇,又不是那些人给的,为什么要因为小弱而不恨他们?
心安理得毫无负担地睡去。
三更天,到龙卿若睁开了眼睛,凝望他俊美霸道的睡颜,心里暗暗忧愁,要不和小北断绝姐弟关系?小北那胖脑袋可经不起这么厉害的拳头。
不过转念一想,小北挨顿揍也没什么的,毕竟都到这岁数了,人类来说算高寿,是笑丧了。
不能因为这点而错过当顺景帝的姑姑,以辈分也要压死他。
顿时心安理得毫无负担地睡去。
第98章霸气了小薛
翌日,镇南侯去了刑部上状子,同时上了折子到内阁署,指有新证据证明霓凤郡主杀害其子孙博平。
内阁相爷朴天林拿了折子也不知道是该递呈给皇上还是该递呈给皇后娘娘。
皇上才赦免了霓凤郡主的罪,且公告天下说郡主得了失心疯才会胡言乱语的,隔天他镇南侯便上了状子和折子,这不是狠狠地拿鞋板底打皇上的脸吗?
朴丞相拉住了镇南侯,想劝说一番,别告了,回头到御前说明白,让皇上处置一下霓凤郡主。
但是,看到镇南侯那红肿悲愤的眼睛,身为人父的朴丞相说不出来这种猪狗不如的话,只是忠告了一声,侯爷,想清楚了吗?这事若真闹起来,证据不充分的话,皇上可是要问你镇南侯府的罪,褫夺封爵事小,只怕要杀鸡儆猴立威。
镇南侯和儿子聊了一整天,一整夜,前后的事情都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霓凤郡主与庆王东方尚勾搭,谋害了他的性命,这点已经毋庸置疑,这个仇,一定要报,不能让儿子死得不明不白。
他自然知道上折子就会得罪皇上,但是,不上折子,他下半辈子就像狗熊一样活着,那还不如死了呢。
所以面对朴丞相的忠告,他态度坚决,霓凤是凶手,我一定要把她绳之以法,为我那苦命的儿子报仇。
他折子里没有供出东方尚,只说霓凤与吴琠私通。
因为一旦供出,皇上会不惜一切地压下此事,甚至会派人把他镇南侯府全门灭绝。
皇上偏宠庆亲王,天下人皆知,唯有皇上自己不知。
单单一个霓凤,他就不至于会这么做。
反正吴琠和霓凤在境王府已经被拿了双,有事实根据并非他杜撰或诬陷。
朴丞相拍拍他的肩膀,好,这折子本官会递给皇上,节哀吧,侯爷,问夫人安。
镇南侯感激地拱手,多谢相爷!
他对内阁的官员也施礼,转身大步离去。
内阁的官员面面相觑,瞧着这折子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真要递给皇上啊?皇上身子不好,这折子若是气得龙体出个好歹,那他们可就是万古罪人了。
朴丞相也是这样想,斟酌了一下之后道:折子送到御书房去吧,皇后娘娘会先过目的,如果她觉得不能给皇上看,会暗中抽起,至于这案子如何处置,就让皇后娘娘决定。
拿皇后娘娘当挡箭牌,也不是头一次。
折子送到了薛皇后的跟前,是丞相亲自送过去的,他在一堆折子里头抽出这份,让薛皇后先看。
薛皇后拿起来看了,这案子她自然是有关注的,只是没想到镇南侯府真敢上折子和状纸。
因为,案子都过去两年了,至今还有什么证据可以保留下来?且案发的地方是霓凤和郡马的府邸,近身伺候的,全部不是侯府的人。
没有证据,只凭外头的谣传,且皇上已经下了旨意,阐明霓凤乃是得了失心疯才会说自己杀夫的,除此之外,再无有力证据可翻盘。
镇南侯却愿意为此赔上侯府满门的前程,若说背后没人支持,她也不信。
从现象看本质,扳倒霓凤现如今来说,获利最大的是境王府。
所以,她暂且可以推测境王府在背后推动此事。
前后一想,从龙卿若拿下十万两银子和三家店铺,到后来接旨,其实并非见钱眼开,而是要轻飘飘地给婉公主和霓凤一个局,让她们自己钻进去。
这局好大,且十分精妙,因为本来只是王府内院的事情,但牵扯上孙博平的死,便上升到国家律法上。
皇上下的圣旨很重,但是,在国家律法面前,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相爷,本宫一直都低估了境王府。薛皇后把折子放好,抬起头看着朴丞相。
朴丞相微微一笑,娘娘,不止您,只怕皇上也是低估了他的。
是啊,皇上是严重低估了他。薛皇后眉头微微地蹙起,心头在思量什么。
娘娘,您担心什么?
本宫是担心如今父子间这么早就针锋相对,会不会让境王吃亏呢?毕竟,君父在上,他若不听,便是不遵孝道,叛逆,名声不好,于日后登大位有碍。
朴丞相道:娘娘,其实暂时没必要想得太长远,境王只是掌了兵权无实职,这期间难免是要用点手段的。
北平王回来了,你知道吗?薛皇后忧心忡忡,他和皇上在神风殿聊了差不多两个时辰,至于聊了什么,本宫的人一句都没能打听到,北平王不好对付啊,他如果帮了东方尚,阿境是要吃大亏的。
知道,微臣知道有些官员已经开始往北平王府送礼了,而且,还到了庆王府求见,纷纷送上治伤的药给庆王疗伤,其中便有当初支持娘娘的人。
薛皇后不做声,官场便是如此,随风摆柳。
相爷,你对境王怎么看?薛皇后问道。
朴丞相道:臣如实直说,臣不看好他,也不看好庆王。
东方境虽有军功,但确实霸道张狂,没有规矩,他光是闹早朝便闹过许多次,大顺未来的储君,怎可行事无度?
薛皇后明白,也不问了,事实会证明一切的。
她亲自把折子送到了顺景帝的面前,淑贵妃在身旁侍疾,从薛皇后手中接了折子。
顺景帝看完折子,一手丢在了地上,冷冷地道:朕的话看来还真不管用了。
薛皇后捡起了折子,皇上,且看他拿出了什么证据,再说不迟。
淑贵妃冷笑,皇上昨日才下旨放了郡主,今日镇南侯便到刑部告状,且听闻说昨天刑部就把人给带走了,确实是没把皇上看在眼里啊。
皇后道:是境王府的人到刑部告状,指控婉公主和霓凤买凶杀人,有人证,杀手吴韶珲已经自首,刑部也是公事公办,不存在把没把皇上放在眼里,贵妃不要胡说。
刑部办案,就不懂得斟酌圣意吗?淑贵妃反问。
薛皇后眸色淡冷,刑部依仗的是国法,看的是证据,为何要揣测圣意?
够了!顺景帝面容铁青,要查,便查吧,看他们能拿出什么证据来,若没有证据便是诬告,重重处置。
如果是诬告,确实要重重处置的。薛皇后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