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宠九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小说-六月(37)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啊!

但为什么呢?吴韶珲不解。

龙卿若沉下脸,去,不许问!

吴韶珲见她倏然就凶了起来,想起那日模样,吓得心肝直跳,猛地转身便跑了。

阿鹿在外头听见,进来问道:王妃,您为什么叫他去说这事呢?

龙卿若手指轻轻地敲着桌面,道:如果我没猜错,皇上会放了霓凤郡主,如果谋杀孙博平一罪入不了,那就刺杀王妃的罪。

放不了,高渐生带人在大理寺守着呢。

龙卿若道:没事,不冲突,阿鹿,你暗中跟着吴韶珲,等他质问完莫子轩之后,你再把一个消息暗中散播出去,就说婉公主派人杀我,是为了给霓凤郡主挪正妃之位。

阿鹿领命,是!

阿鹿走后,刺多多问龙卿若,外头的人都在说她杀夫了,这么重的罪行,为什么还要冠上一个谋杀王妃夺位的罪名呢?而且,派人杀你的是婉公主,又不是她。

龙卿若说:如果皇帝赦免了霓凤杀夫的罪,那这罪名自然就不成立了,因为要赦免必定对外公布说案件调查清楚,孙博平是病死的,皇权的威严在此,不会有人再说什么,就连镇南侯府在没有事实证据之前,也不敢闹,但如果苦主换成是我,赦免与不赦免,就不是他小顺景一个人说了算。

刺多多又不解了,双管齐下不是更好吗?镇南侯府其实可以闹起来,你让孙博平去见他父亲不就得了?

我说了,太麻烦,不想让孙博平出来。龙卿若有些烦躁了。

刺多多觉得这才好玩,有什么麻烦呢?最好让孙博平继续去吓唬霓凤郡主,吓得她不得不承认杀夫的罪行。

而且,龙尊说不想让孙博平出来,却也没把他送回去啊,龙尊还是心软了。

或许过一阵子,龙尊就会考虑双管齐下了。

第91章伯父真好说话

皇宫神风殿。

北平王进宫之后,顺景帝撑着病躯,和北平王共同进膳。

膳后,他请了北平王入内殿,商议大事。

顺景帝问道:伯父久未下山,可还习惯?

北平王恣意地盘腿坐在太师椅上,习惯了山野日子,倒是你身体怎么样啊?

最近感觉是好些了。顺景帝说着,却连续咳嗽了几声,咳出了一滴血来,北平王给他取了手绢擦拭了一下。

北平王轻叹,你这个病啊,入了肺腑骨头,怕也不好治,本王看你也可以准备棺材板了。

顺景帝嘴角抽搐了一下,伯父,您其实可以说得委婉一些。

跟你说话,委婉个屁,北平王起身往他后背塞了一个软枕,把他扶起来一些,你让本王出山,护着你那小子,不是本王不愿意,只是,东方尚不行啊,连他母亲淑贵妃也不行。

顺景帝摇摇头,不,伯父,您只是不了解他,若能多了解了解,定不会这样说。

他面容上渐渐地有了一抹光亮和骄傲,这孩子,像极了朕年轻的时候。

北平王显然不能同意这话,按本王说,你的这么多儿子里头,最出色莫过于老六了。

境儿?顺景帝马上摇头,不行,不行,以往是勇猛有余,鲁莽太甚,如今是张狂跋扈,心机深沉。

那你还让他分管兵权,制衡兵部和薛皇后?

以往想着他勇猛有余,且霸道泼辣,有他守替尚儿守着兵权,与薛凤飞对抗,朕也可以放心,殊不知,他会有这般的狼子野心。

北平王便有些不高兴了,你这是拿他当挡箭牌啊?这对他不公平。

臣子理当如此。

他们是兄弟!

顺景帝脸色渐渐便有些不悦,朕心意已决,而且伯父你以往也不喜欢东方境,怎么今天为他说话?还说他出色。

北平王心底道:以往恰好是太喜欢那小子,才会屡屡试他的武功,逼他进步。

你真了解东方尚吗?北平王没回答他这个问题,反问他道。

顺景帝道:自然了解。

你觉得他可当大任?

顺景帝澹然道:除他,再无合适人选,伯父,您昔日曾扶持过朕,也扶持过父皇,今日扶持尚儿,那您可就是成就了大顺三朝,功在千秋啊,大顺万世子民,也必定铭记您的功劳。

北平王笑了两声,看着他,功在千秋?算了,本王从不贪这些功劳,只为大顺江山着想,你告诉本王,你现在想怎么样?

顺景帝眼底闪过一抹冷狠,夺回兵权。

北平王不动声色,你应该知道,一味换军帅,对军中士气有很大的打击,你真要冒这个险?为了收拾你的儿子,伤了军中士气,值得吗?

顺景帝握住扶手,朕知道一直换将不好,但兵权一定要收回,东方境已有野心显露,他们夫妇所作所为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境地,您是不知道,那境王妃龙卿若连朕都敢骂。

北平王心底哼了一声,骂你算轻的,按她老人家的脾气,你若不是他夫君的爹,早就上手揍你满地找牙了。

但面上却是义愤填膺,她大胆,你怎能容她?

朕必杀她的,但眼下兵权还在那小子手中,杀了龙卿若,怕这小子一时激愤会闹出大乱子来,顺景帝凝了片刻,道:其实还有一事,朕觉得费解,那就是龙卿若竟然有摄国皇的紫金丹,伯父,您和摄国皇偶有书信往来,可知道他和龙卿若是什么关系?

北平王一怔,她有紫金丹?

这事大姐可没说过啊,紫金丹是摄国皇的,她怎么会有?

莫非之前用来救回两位亲王的药,就是紫金丹吗?

宫里和朝中的事,他其实也有在监视,但只知大概不知细节。

连伯父都不知道?顺景帝有些失望。

本王不知此事,摄国皇也许久没来过信,并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顺景帝嗯了一声,也不再问了。

本王答应你帮你夺回兵权,但兵权要掌握在本王的人手中,本王去找高权国公,商量一下大都督的人选,本王会举荐一个人,看看是否能和高权国公达成共识。

是谁?顺景帝问道。

北平王微微一笑,一个本王十分欣赏,且一直培养的人,你暂时不必知道,但此人对大顺未来的发展和稳定,有着很大的作用,而且,大长公主对他也颇为赏识。

顺景帝知道东方尚如今还不能掌军权,他无太多的军功在身,不能服众,但不管兵权落在何人的手中,总比在东方境的手中好,而且,大长公主欣赏的人,必定不会差。

至于他要去跟高权国公达成共识,这个人也绝对不会是东方境,因为高权国公府对东方境十分不满,还是记恨着当年东方境指控彤妃的事。

行,朕相信伯父,一定能为朝廷提拔良帅。

顺景帝笑了,没想到伯父这么好说话,轻易就答应了襄助尚儿。

北平王也笑了,我大侄子真好骗。

吴韶珲到了诗社,那莫子轩一口否认此事,说没有派他去刺杀境王妃。

这话可把吴韶珲这憨憨暴躁的小祖宗给得罪了,他当即掀开衣裳,露出伤口,说为了刺杀的事情导致前后伤重,把当时婉公主承诺的事都给当众吼了出来,还爆锤了莫子轩一顿,说被他们母子欺骗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