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假千金她靠学习暴富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青木忆南(15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顾延川傻乎乎地佯装偶遇,憨笑道:小北,好巧啊,咱们坐同一辆车。

盛北北无力扶额,这小傻瓜真是傻得可爱呢。

这时,季宥礼也上了车,见顾延川和盛北北坐在一起,就跟捉到妻子红杏出墙一样,眼底闪过一丝悲愤。他总算能理解爸的夺妻之恨了。

爸能从顾司南手中把那位后妈抢到手,他同样也可以把盛北北抢回来。

盛北北本来就是属于他的!

盛北北莫名其妙地看了季宥礼一眼,男主角怕不是又要发神经了?啧啧,这剧情线崩得男主角都把女主角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真是不知该喜还是悲了。

哎哟哟,真巧啊,季大少爷跟我一辆车。顾延川意味深长地看着季宥礼,一副别爱我,没结果的表情。

季宥礼差点掀桌,特么的!

不等他在心里吐槽千万遍,后面有同学上了车,有些不高兴地说道:这位同学,请不要挡路好吗?

季宥礼阴沉着脸让了座,他可是堂堂季大学神兼季家继承人耶,竟然对他这么无礼,简直欺人太甚,难道他们都不懂得巴结讨好他的吗?

有本事以后别来季家工作!

同学们才不管那么多呢。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跟这位所谓的季大少爷根本就不熟,只想快点坐上小车车,向玉佛禅寺出发~

听说它是海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哦,真想去看看呢。

哼,无知者无畏,等这群愚蠢的平民以后出了社会,就会知道人脉的重要性了,他们一定会后悔今天对他的所作所为的。

季宥礼黑着脸找位置坐下,眼神跟要杀人似地盯着顾延川和盛北北。

顾延川凑近盛北北,继续暗戳戳地给季宥礼上眼药:小北,季宥礼那家伙脑子好像有点问题,咱们不要管他哦。

好,不管他。盛北北忍俊不禁地看着顾延川。

对比小说中记载的顾延川对季宥礼使的手段,现在的他真是幼稚又可爱呢。希望他永远都不要黑化成小说中那个毁天灭地的大反派。

她会心疼的。

第三百零九章佛魔一念间

一路上,同学们因为结束考试而激动的心情尚未散去,叽叽喳喳地谈论着各种话题,分享着小零食,一起拍照玩游戏,甚至唱起了歌,车上一阵阵欢声笑语。

渐渐地,大巴离玉佛禅寺近了,一抹明亮宁静的黄粉色映入眼帘,隐隐约约可以听到鼓乐声声,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下来,纷纷露出肃穆的神色。

大巴稳稳停下,老师摇着小旗子招呼着同学们下车。

同学们,门票已经给大家买好啦,不要大声喧哗,排队入场哦。

小伙伴们闭紧嘴巴,黑溜溜的眼睛盯着老师,不住地点头,顾延川也混在队伍之中,一个劲儿地点头。

他们很乖的哦。

老师失笑道:那我们就出发吧,记得跟紧老师哦。

同学们揪着小伙伴的手手跟着老师,视线好奇地落在了那庄重气派的建筑上,寺庙亮黄的影壁上叙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气势宏伟的飞檐耸脊平添了些许静谧和森严。

踏进大门后又是另一番景象,只见殿堂巍峨,回廊曲折,梵音绕梁,香火袅袅,人潮涌动,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寺庙之中。

同学们屏住了呼吸,生怕惊扰了这片幽静。

这时,一位慈眉善目的僧人前来接待他们,他带领着大家参观了弥陀殿、大雄宝殿和玉佛楼。

大雄宝殿前有为信众准备的铁香炉,络绎不绝的人们在此上香,缭绕的香火承载着无数善男信女虔诚的心愿。

最后去的是玉佛楼,高大宽敞的殿堂里供奉着玉佛坐像和玉雕卧佛,僧人将玉佛背后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

在清光绪年间,普陀山的慧根和尚

盛北北站在人群后面聆听着,不知不觉间被一股莫名的力量吸引,出神地看着殿内的装饰,慢慢走到了角落之中,顾延川自然是跟着她啦~

女施主。一位拈着念珠仙风道骨的高僧出现在盛北北面前,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唤醒了她。

盛北北双手合十,微微低头,向他行礼:法师。以前她并不相信怪力乱神的东西,但在经历前两世之后,内心不由得生出了几分敬畏。

高僧已有九十上下,双眼依然明亮睿智,他注视着盛北北,嘴角浮现一抹笑意,缓缓点了点头。

女施主,凡事各有其因,各有其缘,心善之人,熬过苦难,必有福报。

盛北北心中一震,高僧的话似乎意有所指,难道他看出了她身上的异常?心善之人?是因为她没有陷在仇恨之中,所以才得了这重生的机缘吗?

顾延川也有模有样地向高僧行礼。

高僧面露一丝疑惑,眼前人被煞气环绕,本该失去至亲至爱,注定坏事做尽孤独终老,可他的命格却在慢慢发生改变高僧掐指算了算,眼底闪过了然。

施主,多行善业,所求自能如愿。

闻言,盛北北心中泛起了嘀咕,多行善业?前世顾延川作为大反派为了复仇做了很多事,高僧是在劝他不要重蹈覆辙吗?所求自能如愿?顾延川想求什么?

顾延川却憨憨地笑了,嘻嘻,他刚刚向玉佛许了愿,希望生生世世和小姑娘在一起。

不等盛北北说些什么,高僧丢下一句话就离开了。

记住,佛与魔只在一念之间。

等她抬头看去,早已不见高僧的身影,就好像他从不曾来过。

第三百一十章真是个小傻瓜

两个小时后,小伙伴们已经游览得差不多了,失去了那股子新鲜劲儿后,一个个焉头搭脑的。哎呀呀,好渴好累好饿,脚脚好酸,走不动啦。

带队老师似乎看出了同学们的疲惫,贴心地说道:接下来我们到观音殿旁边的茶庄品茶休憩吧。

同学们的眼眸登时亮了起来,记着老师说过不许大声喧哗,只默契地拼命点头。

在茶庄的椅子上坐下,同学们发出了舒服的喟叹声,他们并不讲究小口小口地品尝,端起茶杯就是一口闷。哎呀呀,不够解渴,再来一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