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女难嫁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无有竹(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唉呀,这头花真好看,比外面买的还精巧些,二姐,你手可真巧。我插上试试好看吗?茹婉拿着花簪喜欢不已,迫不及待的插在小鬟边上问。

好看茹婳含笑点头,小丫头鬟鬓还小,插着这么一支花簪,总有种要掉下来的感觉。

玲珑想到了另一种头花,正好适合茹婉的小鬟髻,若搭配上两条流苏,就更显的灵动了。

便又烧铜丝制了两个小发夹,掐了两朵重瓣芙蓉花,花蕊坠了两颗小珍珠,吊下两条半尺长的粉丝色流苏。做好后,就取下茹婉头上的花簪,把两个花夹夹在她两边的小发包上。

果然这样好看多了。

就是茹婉的头发有些脏了。

大家也觉得这两个头花比花簪更适合她。

茹婉在雨水瓮边照了许欠才恋恋不舍的把花卡取下来,这样好的花儿要留在过节时戴,那时才有鲜亮的衣服作搭,穿旧衣服插新头花,糟蹋了些。

怎么不戴了?好看呢。玲珑问。

头发都油了,怕把头花弄脏,等洗过头再戴。

玲珑听后不由摸了摸自己的头发,还好,油的不利害,尚且能忍受。

想当初,两三天就得洗一次头发,夏天热的时候一天洗一次也是有的,自从来到这儿以后,半月洗一次头都算勤的,顾祖母还嫌她洗的太勤,说风从头入寒从脚起,天气凉的时候绝对不能洗头,以免风从头入体,日后头疼。也不让天天洗脚,隔几天才让泡一泡,泡完又立刻用布裹好,穿好鞋,绝对不能让人看见。

春夏之交有寒风,家里人都不在这个时节洗澡洗头洗脚,宁愿脏着也不能洗,怕生病。这个时代的医疗不发达,很多人最开始只是着凉生病,然后病着病着就成了寒症,要是救治不及时,很有可能就这么一病没了。为此,顾家长辈从不在春寒时沐浴,不在深秋沐浴,不在寒冬沐浴,也不让家里孩子在这些时节做这些事。

玲珑就这么脏了十年,唯一欣慰的是,她头上没有生出虱子来,衣服换的勤也没生出虱子,但顾祖父和顾祖母的内衫换的不勤,已经生了虱子。冬天尤其多,顾祖母常常在灯下拿着两人的衣服捉虱子,捉过一遍也不洗,照旧穿上,晚上继续捉隔几天也会用蓖梳蓖一遍头发,蓖下来大大小小的虱子及密密麻麻的白色虱卵,笑呵呵的把它们都用指甲碾死

对这种情况,玲珑也习惯了。

传说中,王安石身上头上的虱子多的能炒一盘,大文豪尚且如此,顾家人就更不觉得身上有虱子有什么不对了,唯一麻烦的就是痒了些。不过每人随身一根如意仗(痒痒挠儿),这些问题都能解决。最有代表作用的就是顾祖父,他在前院教孙子们读书时,一手捧书本认真念,一手抓着如意仗四下挠,很是一派心无旁骛的悠然自得

想着这些,玲珑和姐妹们又将余下的小细缎都做了头花,有牡丹花钗子,芙蓉花钗子,木兰花簪,玉兰花簪,还用碎布丁做了个丁香花环簪。

茹婉看着哪个都喜欢,最后只拿了她的海棠花簪和丁香花环簪,余下的被玲珑和茹婳两人平分了。

今天掐了新头花,顾祖母很满意孙女们的心灵手巧,不再硬性禁止她们洗头了,说明天天气晴朗无风的话,可以洗头发。

知道能洗头发了,姐妹仨很高兴,兴致勃勃的准备起明天洗头要用的胰豆和香露。准备好后,姐妹三叽叽咕咕的笑闹了一会儿,在顾祖父回院前又恢复一本正经的温顺模样,有一搭没一搭的做起了之前放下的针线活儿。

晚上,顾祖母略带得意的给顾祖父炫耀她的三个孙女有多心灵手巧,顾祖父听后不免又想起了两个孙女的婚事,平家二郎还好,前程虽难,但身后没拖累,还靠着平家大族,前程不必忧虑,玲珑过去初艰难几年,以后就会好了。赵家四郎那里,前程就有限了,本身不是非常聪慧之人,还拖着一大家子,茹婳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如玲珑好过。两个孙女到底都算低嫁了,以后茹婉的婚事必要更慎重些。

家里孙儿勤勉,孙女伶俐,顾祖父也觉家里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摸着胡须含笑听老妻念叨家里三个女孩的事,心里满足非常。

隔日,正好风和日丽,吃过上午饭,茹婳和玲珑就去后院提热水,准备洗头发。茹婉还换了件八成新的浅绿新裙,打算洗完头发就戴上昨天做的新头花。玲珑和茹婳两个对视了一下,也进屋找出一套不常穿的衣服出来,取出今天准备戴的花簪。

三人想先给顾祖母洗头发,顾祖母总不想洗,说头上凉着很不舒服,等过几天天再暖和些再洗。玲珑三人便自己洗了,互相用粗布帕子绞干头发,半干程度就梳好头发,戴上花簪,娉娉婷婷的过去给顾祖母看。顾祖母很高兴了一场。

晚间顾父回家看见三个如花似玉笑容烂漫的女儿,也高兴的夸了几句,还叮嘱顾母,下次给女儿们裁几匹鲜亮的布做衣裳,顺便夸了顾母头上的牡丹花钗很典雅大方,之后就换了常服去前院考较儿子们的功课去了。

但这几句夸赞已足够茹婳茹婉高兴一阵子了,就连顾母的神情都开怀不少。

玲珑暗自嘀咕,自家父亲的确是时间管理大师及高级端水大师,要不是这位很有反差萌的端水大师调理,顾家绝不能如现在这般安然和睦。

他迟迟升不了官,不是没能力,而是没势力,也没后台,只能和兄长两个守望相助。

这真不是夸奖,据说她远在冀中当五品官的亲伯父,家里就闹腾的很,上月顾祖父还写信训斥了她伯父。

家里乱七八糟的事情,一般不让女孩儿们听,只不过顾祖母有时无意咕囊几句,被玲珑三个听到了而己。总归这些事不会出现在自家,几人听过就算了,因为她们和大伯不熟悉,和大伯家的兄弟姐妹们也不熟悉,生不出替人着急的心思。

自家和睦平顺就好。

这几日顾家人都喜气洋洋,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因为平二郎的喜讯终于传回来了被圣上亲点了探花。据说他本身的学识只够当传胪,但圣上见他年轻非常又兼容貌俊逸,便力主让他做了探花。

左右邻居都过来祝贺,玲珑也装作羞答答的样子出来见了客,收了一肚子好命有福气之类的夸奖语。府尊也接见了顾父,说他慧眼识英才,真是好一通夸赞,还说顾父作事尽职尽责兢兢业业,考评上可得优异,不妨将职位挪一挪。

一时,顾家的风头赫赫扬扬,就连厨娘出去买菜,贩主听说她是顾家的佣人,还多给她添把葱搭把菜的。

顾玲珑的名声第一次传到外面街头巷尾人们的口中,当然人们不知道她的名,只叫她是那位最好命的顾家二娘子。

顾家最好命的二娘子近来的日子很不好过,天天被上门沾好运气的客人评头论足,当面夸成了一朵花,背后跟人说她还是个毛丫头,长的也干瘪,容貌还不出众,也就是脸比平常人白了那么一点点而已,真看不出来她哪里像是好命的样子。

这就酸的很失体面了。

玲珑唯一能做的就是,对上门的客人礼貌而含蓄的微笑,还要笑不露齿,一天下来,腮帮子都酸了,晚上不得不用煮鸡蛋滚了又滚,以免下次再笑的时候脸蛋子抽筋了。

因为平二郎高中探花一事,顾家就此没了安静清闲,每天都有人请顾爹喝酒,顾爹十次有五次都推不脱,真是欣喜又苦恼。顾祖父怕家里孙儿心思浮动读不进书,只能暂且休几天学,让孙儿们学着招呼来往客人,也学学人情世故。

邻居们过来走了几天礼,这事的热度又下去了不少,顾母刚歇了一口气,那边就收到了贴子,说平家人要上门来拜访。

顾母只得再打起精神,准备待客事宜,这回还让茹婳和玲珑帮着拟待客席上的菜品,拟好后经顾父过目,同意后,就让厨娘们备料,顺带着两个姨娘也不得不过去帮忙。

平家来人不止平二郎的叔伯近亲,还有平家主支的一位话事人,是平家的三老爷。平家大老爷是三品侍郎,二老爷是四品知府,三老爷没走仕途,而是把控着家族的产业。这次平二郎取得的好名次在平尚书那里挂上了名号,平尚书有心扶持平二郎,就让平三老爷来顾家一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