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袖子里拿出钱袋,摸出四两银子递过去。
我今天没有带散钱,多出的四吊钱就当我预定的,算进明天的货里。
慕朗接过四两碎银子颠了颠,又用手摸摸质感,心里有数:没问题是真银。
他在外做工多年,还是知道有人专门做假银骗人换钱,所以他怕被骗,专门做过对比;
现在他只要这样颠一颠,再摸一摸就能知道真假。
倒不是怀疑李薰给他假银两,而是他习惯这样做。
好,多的四吊钱就算到明天的货里。不过这成熟的柿子没了,明天只有给葡萄;我们现在正在做柿饼,约莫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柿饼的价格我们到时候再商议如何?
李薰虽然对没有柿子可惜,不过相较葡萄而言,还是葡萄更为受欢迎。
行,那就明天多准备点葡萄吧!
慕朗想起接货的事儿,出口提议道:你们明天来收货,还是在这里等我吧,家里有些事不太方便。
李薰对此自是没有异议,便点头同意了。
这时伙计们已经将水果装车,李薰上车后,马夫就往地上甩一鞭子,马匹四蹄就哒哒哒不快不慢地慢跑起来。
慕朗收回视线,挑起空掉的箩筐并没有往回走,他去昨天挖粘土的地方,又挖了两筐粘土回去。
回到家时,正赶上吃早饭。
他打算吃完早饭就和大家说说分家的事儿,上次二哥提因为征丁之事只能放弃,现在有解决办法,二哥和他都同意分家,那这事应该能成。
第49章
分家事宜
慕朗见大家都放下碗筷准备离开,他出声留人:大家都等一等,我有点事想说。
二伯母刘芳心里一咯噔,难不成想要告她状,说她收了他钱还嫌少的事儿吗?要是被慕明知道,肯定又要骂她眼皮子浅。
她还以为就是因为十几文钱的事儿,还不知道自己搬开石头的事情已经被他们知道了。
慕朗站起身,走出座位,朝着慕老爷子一跪。
慕老爷子大吃一惊,被他这动作惊得一抖,怎的这般,出什么大事儿了?
慕朗沉声道:爹,我想要分家!
你说什么!
慕老爷子站起来厉喝一声。
慕朗不回避地直视他:我说我想分家。
慕老爷子深吸几口气,缓了好一阵儿才静下心来。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如果分家,到时候征丁怎么办,你们都去吗?
慕朗朝他一拜:爹,我知道您是担心我们,我也知道征丁可能会因为分家按户数算;我这样决定是想好了应对之法。
慕老爷子眯眼看了他一会儿,盯着他的眼睛问:你先说说你有什么应对之法?
慕朗解释:我们分家暂时不分户籍,到时候真有来征丁的,肯定也是拿着户籍来征人。然后住的地方,我们就挨着侧面起几间屋子开个大门,这样两个院子就平排着,再给两个院子开个小门,这样即使分家也可以来往。
慕老爷子闭了闭眼,长叹一声:上次你二哥想分家是因为你老四,你分家又是为了什么?
慕朗:我就想让媳妇儿和孩子过点儿好日子。
慕老爷子是知道昨天的事儿的,他当时正好在屋里,听到声音也朝外看情况。
他听到了慕朗和刘芳的对话,也看到了被移动的石头。他都五十多了,见过的事情不少,怎么回事儿,他一看就有个大概猜测。
他动作缓慢地朝他们挥手,仿佛瞬间老了好几岁:要分家就分吧,你们都回去想想这个家怎么分法儿?
众人看着两老的脸色,都有了几分担忧,随后默默地离开堂屋。
待他们都走后,慕老爷子才撑着手坐在桌前,哑声问慕奶奶。
你说我是不是太想当然了,我还以为我们家现在这样挺好的;二儿子能挣钱,三儿子虽然挣的钱没老二多,但老实孝顺,两个孩子都在为这个家付出,都是好的。就是老四总是沉湎过去,不过现在也都好了啊,他做账房自己挣钱了。
看着几个孩子都有出息,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多好啊!我现在才明白,那只是表象!没有一味地付出,老二和老三以前一直贴补家里从没怨言,只是我们拿他们的付出给了老四,他们心里都有颗石头梗着。
老二媳妇又是精于计算的,这些年被压着,也时常为自家划拉好处,昨天又做了那么一出,老三也没提过什么。
其实是因为他们都从不在我们面前说不满的话,我一直以为这样安排是最好的,是我错了啊!
从不服输的他,这时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管的太多也不是好事,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也都长大,是时候该分家了。
慕奶奶看着她这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她用袖子抹去眼角泪水,一只手搭在他手背上。
不是你的错,是我,都是因为我!
要不是我粗心让老四大冬天落进河里,差点就让他没了,后来好不容易救回来,又体弱多病,过人的记忆力也没了。
我就想着对他好点,弥补我的内疚;你是因为我才由着我偏帮老四。
还有老二媳妇儿,我明知道她是个爱计较的性子,还在她面前没有顾忌的偏袒老四,才激得她更计较了。
慕老爷子反手把慕奶奶的手握在手里,另一只手在上面拍了拍。
有哪个做爹娘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各个都好,总想着过得好的帮衬帮衬过得差的。只是我们想差了,也做过界了。以后就让他们自己折腾吧,我们老了就不想那么多,过过清闲日子吧!
慕老爷子扶着慕奶奶进屋里休息,转身来到院子里。
看见把柿子搬出来晾晒的慕朗,吩咐道:老三,你今天去把老四叫回来吧,让他与东家告假两天,回来商议分家事宜。
慕朗放下手里的箩筐,看了看他的脸色,没有方才的愁闷,和平时的状态一样。
这才应声好。
他回屋又把另一个箩筐搬出来:云儿,我要去镇上一趟,柿子我搬出来放竹竿下了。
跟慕母她们交代一声儿后,就稍稍整理一下衣襟去镇上了。
慕父走后,她们先把柿子晾好,就去院子外的空地上制土砖了。
既然分家的事情已经敲定,慕月涵好些想法都可以提前实施,比如说在现代北方以前取暖炕。
分家后,她们家要建一间厨房,那正好可以给房间通上炕啊!
因此她做土砖特别卖力,等房子盖起来,差不多就到冬至了,冬至后特别冷。
听玉婷说,每年冬至过后没多久就开始下雪,她们要每天铲门前和过道上的雪。
下午,慕朗带着慕起回来了。
慕起刚开始听说要分家时,很是惊讶,怎么好好的就突然要分家了!
他问三哥原因时,三哥只和他说想让家里人过得好点儿。这什么跟什么,现在大家不都过得挺好的吗?
他很不理解!
现在人齐了,大家都围着桌子坐一圈儿。
慕爷爷看着他们问道:我就你们三个儿子,你们看谁和我们老两口一起住?
他们三人对视一会儿,也都明白对方眼里的意思,慕明开口:就让四弟和爹娘一起住吧,四弟现在还没成家。
慕朗和慕起也都纷纷点头。
慕爷爷:那好,我来说说家产,家里田地一亩二分,干地六分,我们平分成三份儿,一家一份儿。
再说家里的房子,老二家两个孩子单独住了一间,所以他们家多了一间;厨房和后面的猪圈就给我们和老四,至于老三,我们就给三吊钱补贴盖房子吧。
第50章
分家落幕
房子和地这么分你们有意见吗?
三个儿子都表示没有问题。
慕老爷子继续往下说: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那就说说口粮的分配。
家里今年收成的水稻三百八十斤,交税一百三十斤,剩余二百五十斤;玉米收成三百斤,交税一百一十斤,剩余一百九十斤;再加上买来的粗粮麸面现在还剩下四百零五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