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之漂亮女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舟舟沐免费阅读-笔趣阁(141)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芹姨,麻烦你了啊。

这麻烦啥,都是应该的。

王美芹去厨房做菜,田馨和苏蔚冬在屋里看孩子。

田馨压低声音,说道:后天咱们去过户,这次就不用舅妈跟着了,咱俩去吧,骑自行车,别坐公交了,路太绕。

家里有两辆自行车,每人骑一辆就成。

苏蔚冬点点头:行,早点过户完心里也踏实。

房东那处房子位于村子里,房东特地打听过,他家有房本,是私产,能过户完成交易。

田馨调侃道:折腾半天,买了村里的小平房,要是让别人知道,还以为我烧糊涂了呢。

苏蔚冬说:那房子面积大,这价格不吃亏,你看城里各个单位建房,得有地才行,说不定那个村子哪天的土地就被征用了,到时候还得赔给咱们钱。

田馨诧异的抬头。

苏蔚冬能想到这一层,很出乎她的意料,田馨因为明白书里的剧情,才会清楚时代的走向,可苏蔚冬不同,他的眼界是受局限的,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他能推测出城市外扩、土地征用,属实不容易。

苏蔚冬笑道:读史通今,这没什么稀奇的,在北宋的时候,就有了征地补偿的先例,宋仁宗给真宗修坟墓,征用了河南农村一千八百亩的土地,每亩地补给了农民三百八十文。说不准以后也会如此,征用村里的土地用于建设,给一些赔偿款。

田馨拍拍手:佩服,你想的很长远。

苏蔚冬又道:所以你买这房子我不反对,因为我也觉得划算,几百块钱博个希望,也不影响咱们家的生活,不亏。

田馨说:我觉得位置也不算太偏。

苏蔚冬:还可以,距离舅妈的四合院大概五公里左右。

田馨:

苏蔚冬一声不响的,倒是琢磨了不少,连距离都估摸出来了。

提起新买的平房,苏蔚冬说:有时间把房子加加固,花不了几个钱,能多挺一些年,我看后面那两间房如果不修缮,最多撑不过三年会塌。

修房子的事田馨不擅长,她点头道:你看着张罗吧,等放假时再说。

关于过户的事,房主比田馨还着急,把时间约在一大早。

田馨给了钱,办完了过户的手续,田馨又把十斤的全国粮票递给房东。

房东用同情的眼神望着田馨和苏蔚冬,心里暗想,到底是年轻,看着房子便宜就急匆匆下手。

村里的平房有什么价值呢,不如四九城的一个单间。

房东摇摇头,这跟他都没关系,拿着钱和粮票,他们一家去了外地,就能住三室的家属楼了,比窝在首都强的多!

田馨笑着望看房本,这一瞬落在房东眼里,只觉得可怜。

这破房子没价值,就砸在这对年轻夫妻手里吧,他们自愿买的,他可没撺掇!

171.第一百七十一章蔚兰的相亲(洒落红包

田馨和苏蔚冬买了房子,只告诉舅舅一家和林原。

林原听说田馨买了城外的平房,也是不太理解:那种房子买了有啥用?

田馨道:先留着,不会亏本的。

田馨做事一向都有算计,林原也没多问。

如今,林原有了自己的房子,赚钱的动力都足了。

田馨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林原问:田馨,毕业后要不要直接做生意?

她摇摇头:我还是想上班,找个专业对口的工作。

林原挠挠头:工作啊工资每个月可没几个钱。

关于这一点,田馨自然清楚。

端上铁饭碗听起来光鲜,大部分人都艳羡,但远远不如做生意赚钱。

就像林原,虽说卖服装听起来不太体面,可是赚得多。

田馨也考虑过,如果她上班,每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工资。

靠着工资,是不会发财的。

工作只是一个跳板,过些年田馨依旧会跳出来,等市场形势明朗一些,再好好做生意也不迟。

苏蔚冬的工作体面稳定,单位的福利很好,这就足够了,田馨的心思后面还是会放在赚钱上。

她并不想局限于做生意,房子是一本万利的事,攒下一些钱,可以囤几处房子。

做生意是有风险的,有赔有赚,可买房过些年总不会亏本。

城外的这处平房,是田馨购入的第一处房产,若是有合适的,她还会继续买。

银行存折里存着不少钱,除了做生意的成本外,剩下的都可以留着买房。

林原和田馨的想法不同,对他而言,有房子住就知足了,守着新买的四合院,林原没动别的心思。

几千块钱一处的四合院,纵然他赚钱能力强,再买一套也是费力。

至于田馨那套平房,说实话他有些看不上,和北淀村一样,都是村里的小平房,七百八?跟抢钱差不多了,又不能拿来住。

他这个小妹一向有主意,林原也没劝,几百块钱对田馨来说影响不大。

林原是过来看两个孩子的,带了一些玩具和吃食。

西西小跑过来,伸手要林原抱:小舅舅,想你哦。

北北对舅舅没兴趣,他咬着手指去翻林原带来的袋子。

北北要吃!

田馨抱过儿子:没礼貌。

林原笑着从袋子里拿出香蕉,递给田馨:把香蕉碾成泥,西西和北北都能吃。

北北挥着手:蕉蕉!

田馨起身:二哥,你看着点孩子,我去弄香蕉泥。

西西拽着田馨不撒手:妈妈,我也去。

西西格外黏着田馨,每次她回家,都要贴贴。

要么说闺女是贴心小棉袄呢,就是比儿子强。

生了孩子、临近毕业,有买了一处院子,田馨这两年过的踏实安逸。

茶水摊那边,每个月给田馨和林原分成,不过最近的分成越来越少。

田馨和林原交换过意见,现在茶水摊的管理权归了街道,他们两个只是局外人罢了。

茶水摊分成多少,田馨也不太在意。

从田馨开始做茶水摊生意开始,最初的想法就是赚点学费,后来林原把茶水摊的规模扩大,纯属意外之喜。

就算是以后不给他们两个分成,田馨也能接受。

田馨现在每个月去国棉三厂买一些瑕疵布料,有一笔固定的收入。

另外服装生意利钱大,守着首都的服装厂,一批货至少能翻倍卖。

田馨还有睡眠枕的生意,睡眠枕赚的不算太多,但好歹有进项,现在大部分交给金秋芳在管,也不用田馨费心。

田馨挺长时间没回省城了,自从生完孩子,就还没回去过,今年过年,一定要想办法回去一趟。

家里最大的变化,就是苏蔚兰正式上班了。

大专毕业以后,苏蔚兰选择留在省城,在省城的一所中学担任语文老师。

学校离家里不远,苏蔚兰也没住安排的教师宿舍,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家。

现在教师的待遇很好,苏蔚兰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十八元。

苏蔚兰是新老师,工资以后还会再涨。

报了师范专业,上了三年大专出来,就端上了铁饭碗,赵桂芬十分满意。

女儿有了稳定的好工作,她比谁都开心。

苏蔚兰虽然年岁不大,赵桂芬已经琢磨给她相亲了,女孩子还是应该早点相看,能扒拉到条件好的男同志。

苏蔚兰的婚事,赵桂芬托同事帮忙留意着,也给苏蔚冬和田馨写了信,说她们夫妻在省城的人脉也广,帮忙张罗张罗。

收到赵桂芬的信,苏蔚冬摇摇头:蔚兰才多大,还不着急嫁人呢。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