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之漂亮女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舟舟沐免费阅读-笔趣阁(126)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今天有面条啊?秦楚手里的馒头瞬间不香甜了。

早知道吃面条好了。

四两面量也大,田馨吃不完,就往秦楚饭盒里夹了一些:吃我的,我怕吃不完。

两个人关系好,秦楚也没客气,尝了两口面条,撇嘴:不好吃。

田馨不慌不忙的从挎包里掏出了辣椒酱,在秦楚眼前晃晃:辣椒酱能救救这碗面条。

辣椒酱最是下饭了,往面碗里舀一勺,清汤寡水的面条一下就有了滋味。

在她们斜对面坐着的是孔令西,田馨正好背对着。

刚才孔令西打完饭也过来了,和我打个招呼,我看她的意思是想一起坐,但我没谦让,她就讪讪的去了其他桌。

刘小青被揭穿偷饭票的事过去了很久,孔令西也跟刘小青断了往来,两个人现在形同陌路。

以前,孔令西对刘小青帮助最大,饭票这事也是刘小青自己理亏,不能怨别人。

没成想,她竟然恨上了孔令西,在班级里散播她的坏话。

刘小青名声不好,她偷饭票的事在同学当中隐秘的传开,此后班里的同学都远离了她。

刘小青的抹黑,大部分同学都不信,可到底还是带给孔令西很大的困扰。

自从两个人决裂以后,孔令西也低沉下来。

宿舍里,大家都不怎么住宿,只有秦楚和孔令西朝夕相对,她俩交集也不多,基本都是各过各的,见面打个招呼,维持个面子。

秦楚说:以前我觉得孔令西挺好的,后来她那么拎不清,即便现在醒悟了,感觉关系也回不去了。

田馨嗯了一声:不需要勉强自己,合不来就远着点,也不是谁弱势咱们就必须要同情,别委屈自己。

孔令西一边吃饭,一边往田馨和秦楚这边偷瞄。

秦楚发现了,低声说:孔令西好像有话想说的样子。

正好两个人都吃完了。

田馨站起来:去洗饭盒吧。

食堂西侧有一排水池,同学们吃饭完都来这里洗铝饭盒。

提起偷饭票的事,秦楚说:前两天这事弄明白了,你知道刘小青为什么留下饭票吗?还是因为贪心!

卖了一个关子,秦楚压低音量:咱们学校的饭票,即便是过期了,也能去兑换处换成新的饭票,刘小青手里有那三张,没舍得扔,就藏了起来,琢磨着后面事情压下来再去换,她跟孔令西形影不离,也没时间去换,过来说是就把这事给淡忘了。

秦楚感慨:老天有眼,让孔令西从包里把那几张饭票翻了出来,不然谁也猜不到,小偷竟然是刘小青。

刚上大学时,老师同学对刘小青的印象都不错,她还担任了班级里的生活委员。

后来余红来学校闹,说刘小青插足别人感情,影响了她的名声。

再之后,偷饭票的事抖落出来,刘小青的口碑一落千丈,别说当班干部,现在小组作业都没人愿意和她一组。

说话间到了水池边,中午吃饭的人多,洗饭盒也得排队。

秦楚又说:刘小青现在见谁咬谁,以前孔令西对她多好?为了她都跟宿舍决裂了,也不管用,照样记恨上,宿舍里,刘小青一直不满意你,你小心点,咱们不是怕她,这种人,招惹没必要。

田馨想起,当初余红来闹,刘小青楚楚可怜的样子。

不由得感慨,人的变化真快。

中午回宿舍午休。

宿舍里只有孔令西,互相点个头,就当打了招呼。

田馨认真想过,孔令西人不坏,但做事有些是非不分,她不喜欢和这样的同学交朋友。

朋友之间也是讲究缘分的,和孔令西,没缘分,就维持着淡淡的同学情,毕业以后就各奔东西了。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大二。

度过了懵懂新鲜的大一,现在同学们都成熟了不少。

隔壁宿舍的过来找秦楚,说是要买衣服。

林原那边的货秦楚一清二楚,她像田馨学,也偶尔做点同学生意。

上次那批按斤批发来的衣服,很受大家的欢迎,主要是太便宜了。

上次因为衣服,孔令西和田馨吵了一架,从那以后,田馨就没在校园里做生意。

秦楚还劝过田馨,让她别听孔令西瞎嚷嚷。

秦楚宿舍里还有几件存货,拿出来让同学选。

两名同学买完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田馨调侃:你可真是我哥的好帮手,在学校都不清闲。

谁让你不卖,你要是卖哪里还轮得到我。

这时,孔令西插了一句。

田馨,上次是我说话太狠,我当时有点迁怒你,要不你还是在宿舍卖衣服吧,我以后肯定啥也不说。

田馨摇摇头,淡淡道:不用了,其实你说的也对,宿舍不是做生意的地方。

孔令西卷卷手指,没再开口。

秦楚从上铺探头:你不卖我卖,我没你那么高尚。

行,跟林原卖衣服没多久,越来越财迷。

田馨和秦楚打趣,孔令西也融入不进去,索性蒙上被子睡觉。

傍晚,林原来学校找田馨。

田馨还以为二哥是找秦楚的。

秦楚去话剧社了,要排节目。

林原说:我找你,有件事商量商量。

这会儿食堂人少,适合聊天,田馨把林原带去食堂里。

二哥,你皱个眉,这么严肃,我都有点害怕了。

林原挤出一丝笑容:其实也不算坏事。

昨天,崔明亲自跑了一趟首都,过来找林原。

崔明怕电报说不清楚、写信又太慢,和苏蔚雁商量以后,打了张火车票直接到首都找林原。

崔明说,前几天有街道办的人找过来,说是想要参与到大碗茶的生意中来。

街道办是公职单位,崔明也不是老板,他做不了主,和红星商量着,这事还得找林原和田馨。

崔明买火车票来了首都,把这事详详细细给林原讲了一遍。

茶水摊安排了一些回城知青的工作,虽说帮助的知青数目不多,但也确实解决了部分人没工作的困难。

回城知青的工作不好安排,国营单位暂时也不可能完全安排就业,从去年就倡导着自主就业。

就像田馨,就是回城知青自主就业的典范。

街道办经过仔细考虑,现在经商环境宽松,他们也想参与进来,赚钱是其次,主要是解决就业这个难题。

大碗茶生意如今遍布全城,有好多个摊点,成为省城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就是很好的思路。

街道办说,想参与到茶水摊的经营中来,扩大规模,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当时给了崔明两种方案,第一是直接用一笔钱买断茶水摊,从此跟林原没关系,第二就是一起合伙,不过经营权主要在街道办这里,他们按月拿分红。

崔明哪敢拿主意?还得林原拍板。

这事很棘手,他也发愁,今天过来找田馨商议。

当然,还有第三种方案,拒绝街道办,还是自己做茶水生意。

林原说:其实来了首都,省城的茶水摊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离得远,自己管理不着,只能靠着崔明和红星,终究是不踏实。

田馨点点头:就算咱们拒绝了街道办,茶水摊说白了就是大碗茶,没什么含金量,就算有小商品吸引客人,跟小商小贩争一争还行,街道办他们底子厚,和街道办打擂台也不好看。

林原也是担心这点,更何况,街道办的出发点是好的,为着解决省城知青的就业问题,他们的茶水摊毕竟只是小打小闹,没形成规模,拢共也就二三十个人。

街道办要是想自己做茶水摊生意,从头开始也行,不一定比林原做得差,不过直接接手现有的茶水摊生意,更简单省时间,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林原和田馨对视一眼,看明白彼此的意思。

田馨又说:要么选分红的形式?咱们现在也有服装的收入,手里不缺钱,我估摸街道办就算给一笔钱,价格也不会太高,还不如当甩手掌柜,每个月拿分红,多少也不挑。

林原点点头:我也是想选分红,分红的形式更长久,万一街道办以后把这茶水生意做大了,咱们也能多拿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