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之漂亮女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舟舟沐免费阅读-笔趣阁(11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家俩孩子,都没这样的出息。

以后不用爸爸帮忙讲题,白亭亭开心极了,围着马争一甜甜的喊姐姐。

价格方面,金溪月和白映元都商量好了,每个月给五块钱的报酬。

作为学生来说,五块钱也不少了,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出头。

马争一也很满意这个价格,她盘算着,每个月的五块钱攒起来。

等下次回省城,直接交给姑姑,也能攒几十。

金溪月又说:争一啊,我们家学校的饭票也有,每个月再给你搭上几张,能去食堂吃两顿小炒。

马争一感激道:谢谢师母,五块钱已经很好了。

时间接近晌午,金溪月留马争一在家里吃顿饭。

白映雪也劝:你是争一的朋友,也不是外人,吃完饭再走。

田馨去宿舍找马争一,她啃的干巴巴的馒头,肯定也没吃饱。

田馨把马争一按在沙发上:吃完再走,给我个面子。

无奈,马争一只好留下来。

看着马争一和田馨,金溪月不免感慨,跟白映雪唠叨:你看谁家孩子都挺有出息,再看看我们家那个活阎王,上辈子来家里讨债的,从小到大没少惹祸,取个名字叫承志,他爸爸的志向一点都没承上。

白映雪劝:承志那孩子挺好的,品行端正,岁数小没定性,性格比较张扬,等以后娶媳妇,有媳妇管着,哪还用你操心?

提起娶媳妇,金溪月更来气:前前后后给他介绍好几个,都是你哥同事、朋友的孩子,家境好,也懂事知礼,你猜那个混账小子说什么?说人家女同志太乖了,娇滴滴的,他不喜欢。

哪个条件配不上他?他还挑三拣四的,人家能不能看上他都不一定!

顺其自然吧,感情这事急不得,承志在部队约束两年,脾气也能收一收。

儿子的婚事是金溪月最大的烦恼,跟白映雪提一提,自己也舒服点。

吃饭时,金溪月嘱咐:馨馨哪,你学校身边的同学朋友,有跟你表哥年纪相仿的,你帮忙留意留意,你哥岁数不小了,早就该成家了。

田馨扒拉一口饭,应承道:行,要是表哥愿意找,我帮忙留意着。

田馨叹口气,舅妈的算盘,恐怕是要落空了。

上回表哥回来,意思很明显,最近没有找对象结婚的打算。

光是父母着急,表哥的婚事,也定不下来。

田馨琢磨了一圈,她周围哪有合适的啊。

宿舍那几个扒拉来扒拉去,没一个般配的。

保媒拉纤的活,就不适合她。

139.第一百三十九章小姨离开(掉落红包)

马争一教了白亭亭三天。

私下里,金溪月跟田馨说:你这个同学真不错,辅导作业有条理,亭亭那孩子不好管,挺有脾气的,争一板着脸,她也怕,乖乖的写作业。

舅妈能满意是再好不过的。

金溪月又说:亭亭跟我说,马争一给她梳理了一下知识点,她自己都觉得开窍了。

白亭亭一个女孩子,现在恢复高考了,金溪月希望她在学业上能有成就,以后考上个大学。

马争一教的好,金溪月打算每个月给她涨一块钱。

舅妈,争一适合教亭亭,我也放心了,反正都在京大,过来也方便。

可不是吗?京大都是好学生,一个大学生,教咱们亭亭绰绰有余了,爷俩以后不会再为了学习吵架,我也省心,钱物都是次要的。

马争一的身世,田馨没提,金溪月也能猜出几分。

看这孩子挺节俭的,懂事知礼,从省城考来京大,也真是不易。

金溪月还是那套话:你是年轻人,周围女同志也多,有合适的,给你表哥介绍着。

田馨敷衍了几句:行,我帮忙盯着。

金溪月塞给田馨两张肉食补贴供应券、一张棉花票,还有三张面包供应票。

肉食补贴券是定向的,有指定的购买地点,是学校职工的福利。

至于面包供应票,是别人送的,一张票能五个面包。

金溪月说:家里票够用,馨馨,你拿去买点东西,买几个面包,早上不想做饭,吃面包也管饱。

既然舅妈给,田馨也就没再退让,收下了。

三张面包票,能买十五个面包!

田馨看供应到期时间,是下个月底,还有不短的时间。

肉食补贴券倒是不急着用,家里最近刚吃了荤腥。

棉花票用处不小,田馨正好想做一床被子,不用太厚,春秋盖的就行。

现在家里除了夏天盖的毛毯,只有两床厚厚的冬被,春秋盖着热。

马争一上完课,和田馨一起出来。

争一,钟霖后来找过你吗?

马争一点头:嗯,找过两回,我说我俩不合适,说了一些狠话,后来他就没来过。

就这么淡了也是好事。

钟家门槛高,谁嫁进去都得扒一层皮。

田馨笑道:咱们争一这么优秀,条件好的男同志一抓一大把,你守着京大,还愁找不到?

马争一摊摊手:我啊,真没想这些,我的条件你也清楚,哪有闲情逸致谈对象?先好好把大学上完。

马争一长叹:人跟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我没有一个好出身、好家世,就注定比其他人更艰难,不过我相信一句话,人定胜天,只要肯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

钟霖那头,马争一从一开始就没想法。

她深刻明白,两个人之间横亘的是什么。

跨越不过去。

田馨抽出来一张面包票,递给马争一:我舅妈给了我三张,我吃不完,你拿一张吧,别推让,就是票,还得你自己花钱去买。

金溪月预支了三块钱给马争一,她手头也有点钱。

行,我拿着,对了,上回你送我的裙子,班里的同学说好看,也想买。

田馨沉思片刻,她不想把生意做到京大,影响不太好,万一连累到舅舅,那就糟糕了。

周六我都去前门那摆摊,一般下午五点才收摊。要是嫌远,你提前联系我,我在你们学校对面的那条街摆一会儿也行,就不去校园了。

你来我宿舍也行,大热天的在外面晒着遭罪。

田馨摇摇头:我毕竟是外校的,去你们学校卖衣服,容易被人盯上,在校外更方便。

京大的学生不少都是本地的,要是父母是双职工,条件优越,钱上面宽裕,买件衣服轻轻松松。

田馨手头还剩下几件,倒是林原,全都卖完了。

田馨带着林原去了服装厂。

李厂长平时忙,田馨都是去找主任。

服装厂自从跟着《庐山恋》的风潮,生产女主角周筠类似款式的衣服,服装订单接到手软,还收到了几单外地的订购单。

李厂长和主任笑的合不拢嘴。

如今,《庐山恋》不光是在首都这种大城市热播,小城市也掀起了观影热潮。

周筠的服装时髦好看,比百货商场里的新颖艳丽。

年轻女同志喜欢跟风,有类似的衣服,哪有不买的道理?

首都这些商场里,有四五家是服装厂集中供货的。

百货商场卖衣服,除了钞票还得搭着布票。

即便如此,连衣裙和衬衣也时常很快售完。

田馨去逛过两次。

就拿那件连衣裙来说,田馨的卖价是十二元,百货商场里面最低也要十五元。

再算上布票,肯定不如田馨这的划算。

田馨和林原是散户,卖的件数少,即便是便宜,对百货商场影响也不大。

田馨把林原介绍给主任认识,说是她二哥。

一听是田馨的亲戚,主任也热情三分。

以后林原卖完衣服,自己直接来服装厂进货就行,不需要田馨再插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