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之漂亮女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舟舟沐免费阅读-笔趣阁(26)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田馨又发了一封电报,两天后,大嫂黄翠翠来了省城。

铁蛋在北淀村,让李梅花照看着,林军心心念念自己的砖厂生意,对来城里没兴趣。

黄翠翠第一次坐火车,一切都觉得稀奇。

林原忙,田馨晚自习请了假,去火车站接黄翠翠。

出了站,黄翠翠挽着田馨的手:小妹,这就是省城呀,房子真高,还有小轿车呢,路上骑自行车的人真多,火车上盒饭贵得要死,一盒得四毛钱,我偷着看了一眼,青椒炒肉丝,味道闻着不错,也不要粮票,就是太贵!冤大头才在火车上买盒饭吃!

田馨低下头,心里说,我就是那个冤大头,每次坐火车,赶上卖盒饭的田馨都会买,毕竟不要粮票呀,价格也能接受。

火车餐车人少,还播放音乐,在这样的环境下吃份不要饭票的盒饭,田馨觉得值!

不过田馨没搭话,换个话题:大嫂,我跟二哥一起盘了个饭馆,现在缺掌勺的,我思前想后觉得自家人才放心,这才让你过来。

田馨的话说的妥帖,听的黄翠翠心里暖洋洋的,她拍拍胸脯:可不是吗?外人不靠谱,小妹咱是一家人,大嫂肯定帮你好好管着饭馆。

黄翠翠这次进城,是要大干一番的,省城之前,李梅花千叮咛万嘱咐,说让黄翠翠好好帮衬田馨,别出岔子。

掌勺做厨子,还有专人教她,黄翠翠不担心。

她努力认真点学,炒菜就那些花样,无非是火候、调料,掌勺人的经验,她觉得自己能行。

田馨先把黄翠翠安顿好,现在天黑了,她带黄翠翠先在苏家吃了晚饭,做了简单介绍,明天让林原带大嫂去一趟迎客饭馆。

田馨想盘饭馆这事,已经跟赵桂芬提过,赵桂芬不懂,感觉风险大,毕竟是一个私人饭馆呢,省城一共才两家,心里打怵。

赵桂芬讲理懂分寸,既然儿媳妇愿意干,她也不拦着,大不了赔点钱,田馨自己做主。

再者赵桂芬也观察过,田馨那个二哥做生意是把好手,田馨茶水摊交到他手里,那可是越来越红火,规模都扩大了,在省城里小有名气,有这么一个哥哥支持,估摸着开饭馆也有几分成算。

趁着放假,田馨和林原带着钱,去迎客饭馆找田爷爷签饭馆的转让合同。

合同是田馨拟定的,这段时间她往商管所跑了几趟,跟所里的办事员有几分熟络,田馨带着两斤糕点,拜托商管所的人看了看转让合同,不合适的地方给提了修改的意见。

合同拟完,田爷爷田奶奶仔细看后,也觉得都很合理,双方签字按手印,田馨还找来街道办的人作为见证。

迎客饭馆的转让费用是二百八十元,店里的桌椅碗盆都给田馨留下,另外这笔钱还包括了这个店五年的租金,价格属实不贵。

崭新的钞票递给田爷爷,黄翠翠看的眼睛都直了,她还没见过这么多钱。

黄翠翠想,怪不得老二来省城做生意,还是大地方赚钱容易。

黄翠翠要跟着田爷爷学做菜,田爷爷不藏私,他做了一辈子的食堂大师傅,有几道拿手好菜,做菜的那些技巧也烂熟于心,教会徒弟,他这个师傅也饿不死。

国营工厂食堂的师傅不好当,大锅菜想炒的好吃也不易,田爷爷有一绝,他做的大锅菜味道没比食堂小炒差多少!这其中掌勺的火候、调味料取决于师傅的手艺。

田爷爷在国营食堂里翻滚了几十年,一手的好厨艺,现在有黄翠翠这个小学徒,学的认真,整天夸他,说他厨艺好,水平高,田爷爷愿意倾囊相授!

33.第三十三章【二更】食品厂

田馨和田爷爷签了盘店合同,又商量了后续的事情。

田爷爷这段时间还留在迎客饭馆,帮忙料理饭馆,等黄翠翠他们逐渐上手以后,田爷爷、田奶奶再走。

田爷爷把自己擅长的菜式写在本子上,他一时半会也记不齐全,想起一道写一道,走之前就留给田馨。

黄翠翠逐渐跟着田爷爷学菜,黄翠翠嘴甜,人也勤快,田爷爷、田奶奶也很满意。

重点要学习的就是蘑菇面,这是迎客饭馆的招牌。

过了几天,黄翠翠做好几碗蘑菇面,端给田馨几个人吃。

黄翠翠搓搓手,心里紧张的要命,厨房里的学问不少,她也在慢慢学习。

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来,田馨尝了一口,面条的筋道感在,但蘑菇的香气,总觉得差了那么几分。

黄翠翠有点气馁:田爷爷手把手教的,我也没学好。

田馨安慰她:人家田爷爷掌了一辈子勺,功力深厚着呢,不是咱们几天就能学完的,蘑菇面挺好吃,慢慢来,有田爷爷教你,大嫂你一点点学,不懂就勤问着点,还怕学不会?

黄翠翠心里忐忑,她是来给田馨帮忙的,不是来添堵的。

在家里,厨房灶台的事都是黄翠翠忙活,乡下吃的简朴,但逢年过节也会炖鱼炖肉,吃点好东西,黄翠翠做菜拿手,村里人都夸她做饭香,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味,做菜的天分,黄翠翠还有几分。

黄翠翠是有些自信在身上的,可如今,这自信被磋磨的失去一大半。

饭馆掌勺不好干。

黄翠翠没灰心,咬咬牙:田爷爷,你再教教我。

田爷爷摇摇蒲扇:欲速则不达,做菜心得静下来,用心体会,这放多少盐巴,什么时候出锅,这道菜能出什么新的花样,都要你去品,我教给你的是技巧,还得你自己融会贯通才行。

田爷爷给黄翠翠两张纸,上面写着菜谱,都是饭馆里的热门菜式,让她好好研习,田爷爷要带着田馨和林原出趟门。

国棉三厂的老郑是田爷爷的老同事、好朋友,负责厂里的采购工作。

国棉三厂也在城东,位置在郊区,好在离得不算远。

国棉厂里的采购量大,有固定的供货渠道,食堂的食材大部分来源于附近的食品站,国棉三厂的食材是每三天送一次,直接送到食堂后门,食材核对点清,送货就算完成了。

田爷爷带田馨去的时候,正好赶上送货,食堂忙碌的很,进进出出都在搬货。

三个人在旁边等了一会儿,食堂搬完货消停后,田爷爷找到老郑。

老郑,这是我上次跟你提到的田馨,这是田馨的二哥林原,以后这俩孩子还得你多帮忙。

老郑知道田爷爷要离开省城,唏嘘不已,认识几十年的老朋友,一起保障食堂供应,做着大后方的补给工作,这些年风风雨雨经历着,老郑红着眼圈,握住田爷爷的手:老田,珍重。

田爷爷笑道:我还没走呐,我的饭馆兑给了田馨,以后供货方面,还得你帮忙牵牵线。

这没什么难的,一个私营饭馆,跟三厂的食堂供货有没有冲突。

私营饭馆食材用量不大,跟几千人的国营食堂没办法比,老郑也就是牵个头,让双方搭上话,至于后面价格和供货,需要田馨自己跟对方谈,老郑卖个人情罢了,人家食品厂也乐意。

饭馆是私人购货,价格肯定比统一采购要贵,但和黑市上的价格比,还是便宜不少的。

田爷爷跟老郑关系好,又在老郑面前说了田馨不少好话,田馨笑道:郑伯伯,改天去店里吃饭。

老郑点头:放心吧,我指定去。

国棉三厂的猪肉是从下面镇上食品站购买的,镇上的食品站自己有个养猪场,也会从农民手里采购生猪,然后宰杀进行二次售卖,此外,还会定期用比较优惠的价格卖给职工们,算是一种福利优待。

镇食品站就在省城边上,离这些国营工厂都不远。

食品站搭上国棉三厂这条线,村镇的猪肉有了倾销的途径,除了国棉三厂,也会给其他国营工厂供货,农民卖猪得到实惠,食品站也得了钱,工厂买到质优价廉的猪肉,三方都得到实惠。

食品站的猪肉如果有供完货卖不完的,也会不定时进行售卖,但凡能搭上点关系,都想从食品站搞点猪肉吃。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