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竹又很赞同地点了点头,说道:所以,从厂子里直接进货是最好的。
抢不到货,必须经过一手,也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你们可以去南方看一看,见见世面也是好的。
先摸摸路子也不错。李向晚建议道。
林玉竹在一旁连连点头,可以做,就是得机灵点,别露大财。
马德才和林立杨一脸惊叹地看着二人,一句话都没插上。
后来在二人的建议下,拍板决定南下一趟涨涨眼见。
因为马德才和林立杨的决定,李向晚第二日与林玉竹和王小梅开了个三人会议。
会议上,李向晚说道:我手里有间铺子,这么空着也不是回事。
王小梅随口说道:那开间卖成衣的铺子。
林玉竹单手托腮,说道:小梅姐,眼光放大一点,李大美人岂会因为一间成衣铺子还开个会。
王小梅:......
李向晚被夸的想笑,想想正开会呢,要严肃,正了正脸色,问道:你们二人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吗?
是拿个铁饭碗,还是下海经商。
王小梅想都不想地说道:哪个挣钱做哪个。
李向晚向林玉竹,后者轻咳了一声,说道:容我去工作个一年半载,可行?
林玉竹心里还有些其它打算。
李向晚点了点头,说道:如果单位分的好,我们是先可以去工作个一年半载,积累一下人脉。
这对以后多少会有点帮助。
那接下来呢,是单干还是合伙。
王小梅没主见地看着李向晚和林玉竹。
她显然是想合伙的。
林玉竹一脸惊讶地说道:你竟然还想过单干?
此时看着李向晚的表情,简直像是在看一位负心汉。
王小梅正襟危坐,表示不说话。
李向晚:......
默默地说道:我是怕你们有。
王小梅连连摇头说道:我没有。
林玉竹轻咳了一声,说道:倒是想弄个小小的副业。她都学中文了,当不成作家也可以当个书商啊。
怎么也得弄个雅商的名头。
李向晚很是不美观地翻了个白眼,继续正色道:随着时代发展,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个人资产也是有限的。
比起个体户,我认为结合资产成立公司更有前途。
我们的公司不限于一方面,简单说,什么挣钱我们做什么。
在前端积攒实力。
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繁荣昌盛,早晚有一天会向国外一样,有商城、酒店等各类大型娱乐场所。
而我的目标方向便是此类。
所以...你们懂没?
王小梅转了转眼珠子,憨憨地说道:听你的。
林玉竹沉默了一会,其实是懂李向晚的意思,大家团结资产成立公司,更有实力去竞标地盘。
一个人的能力发展起来太慢了。
在以后的大时代竞争中,很容易成为末流。
也憨憨地说道:我懂,团结就是力量。
李向晚也不管这两货听没听懂,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知道团结,共同发展就行了。
先说眼前的,我寻思着,我们这店铺先开个小百货。
王小梅琢磨了一会,疑问道:类似于供销社?
林玉竹点了点头,说道:应该就是了。
小到针线,上到家电,我们都可以卖。李向晚一脸豪言壮志地说道。
话落,林玉竹和王小梅拍手鼓掌。
因为二人的极力捧场,李向晚嘴角勾起一丝笑容,说道:这事还要从长计议,先看马德才和林立杨那边怎么样。
要是能走通进货渠道,我们可以从他们那进货。
也就是说,做好拿钱的准备。
如果有什么挣钱的想法,也可以提出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
王小梅:没想法。
林玉竹:我再想想。
李向晚:好,那么,散会。
一场决定三人未来走势的会议,就这么草率的散会了。
王小梅坐在缝纫机边上,算自己的家底。
林玉竹则是琢磨着,那么大的一个后院,不用上多可惜。
于是......
第二天,在她拿出疑似一些家具类的手稿递给李向晚时。
对方一脸懵逼,大开眼界地问道:你这画的是家具?
林玉竹轻咳了一声,心里想着这是她发挥了最大能力照着图画的。
挺不错的呀。
自我感觉良好地说道:我美术虽然不大好,可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
我寻思着店铺后院的房间我们可以摆放一些家具,开个家具店不是。
家具的模样我大致给你想了出来,你看看能不能稍微在稿子上润润色。
这衣服都能画,家具不难吧?
李向晚看着稿子定神了许久,随后闭上眼睛,洗了洗脑子,她怕再看下去,连衣服都不会画了。
家具厂目前还属国营,不一定会接我们这种小单子。
可找木匠自己干,得找个可靠的。若是质量不好,就毁声誉了。
林玉竹摸了摸下巴,说道:木匠嘛,我二姐夫倒是个有手艺的。
就是得琢磨怎么把一家子给忽悠过来......
话说,她二姐好歹也算公务人员来着。
哎呀呀,这工作也不知道能不能舍得。
李向晚又把视线移到那所谓的图纸上,点了点头,也不是没有半点启发的......
PS:谢谢亲们的关心,小家伙是肘关节脱臼,可能是缺钙,如今养着看看,希望不会习惯性脱臼。
第421章可想想刚才自己好像吼了自家老娘
有些话靠写信和电话是说不明白的,林玉竹觉得还是要二姐一家过来子过来看看真实情况。
只有出来见到了真实情况,才更有冲击力。
正寻思着和林母商量要不要让二姐一家过来,就收到了大姐的来信。
等放学坐着公交车去了城里,特意把信给林母。
收到大女儿的来信,林母一脸喜气洋洋地撕开信封。
展开信细细看了下,信中内容不多,交待大哥一家、林二妹一家都挺好的。
信中又写到自己又有了身孕。
大姐来信主要说的就是这事。
林母看完,连老闺女都不理了,开开心心地去厨房找林父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林玉竹:......
家庭的地位愈发危机了。
因为林家大姐的信,林母高兴了好是一会。
林玉竹眼珠子转了转,有些话想说出口,又怕扫兴。
正寻思要不要说呢,只看林母拿着信坐在那叹了口气。
林玉竹眨了眨眼,小心翼翼问道:怎么还叹上气了?
你二姐都结婚这么久了,还一直没消息,也不知道,孙家会不会有想法。这孩子不在身旁,终究是让人担忧的。
林玉竹顺着这话说道:要不让我二姐和二姐夫来京城看看?
听了这话,林母面上略带些迟疑,想了许久,说道:那给你二姐打个电话?
林玉竹赞同地点了点头,说道:这年轻小两口一直没有消息也不定是身体原因,可能就是没到时候。
其实我是想让二姐和二姐夫来京城看看如今的形势。
林母听后,稍加想了下就琢磨出点意思来了,问道:你是想你二姐一家也来京城啊。
林玉竹承认地点了下头,随后说道:一些国营厂子早晚会转私营。
二姐夫的单位,应该是迟早的事。
我和向晚还有小梅想着把对面房子改成个小百货和家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