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大爷问您个事,你知道从哪能弄到磨豆浆的石磨不?
杨大爷是当地人,想了下,就知道去谁那弄。
给林玉竹说道:我给你弄去,到时候让你弟弟过来拉回去就是了。
这事你就别管了。
林玉竹咧嘴一笑,从布兜里又拿出两包旱烟叶。
杨大爷脸上立马出现了笑容。
聊了没一会,杨大爷就撵人了。
林玉竹摇头晃脑的出了院,刚骑上车子就听身后传来老头地声音,慢点骑。
唉。林玉竹答应了一下,冲着杨大爷挥了挥手,骑着小三轮车回家了。
到家的时候,三轮车堆满了东西。
最显眼的便是两缸大酒坛子,满满当当的占据了三轮车大半的地方。
其次还有暖水瓶若干个,和折叠小木椅几把。
缸里还放着几个大砂锅和瓷碗。
林母担心闺女,耳朵都是竖着的。
听院里有动静赶忙走了出来。
看到一车的东西,眼前一黑,上去就拍人。
气急败坏道:这脚才好几天,你瞧瞧你。
林玉竹揉着胳膊,委屈道:这都是我之前订好的,一直不取哪能行。
那不会让你弟弟去取啊。
立杨现在这么忙,我能办的就不用他了。
林母哼了一声,说道:客气也得分什么时候,你要是腿脚好好的,就是上天我都不管。
林玉竹笑了,我要是真上天了,你不得急死。
拿着电线杆都得给我够下来。
林母生气的表情是一刻也挂不住了。
气的又掐了林玉竹一下,让你嘴贫。
说完又看向了那若干个暖水瓶,当即沉了脸,说道:不是说投入成本小吗。
这些东西得多少钱。
林玉竹一脸正容道:是不多啊。
比起买房子的投入,可少多了。
林母:......
合着是这么个少法。
林母差点被自家闺女给气笑了。
林玉竹咧嘴一笑,嘿嘿。
林母还以为这些东西就可以了,当林立杨拉回来个石磨后,林母稍微淡定了许多。
毕竟想做花生酪,得用这个。
等林玉竹又骑回来一辆新的三轮车和一车的物料后。
林母已经不想多说什么了。
林父突然觉得身上的重担沉了起来,暗道:这要是没挣到钱,怎么面对孩子们和老伴。
愁的林父一晚上没睡着觉。
辗转反侧,跟烙饼似的。
林母实在看不下去,说道:你别负担太重,当初咱闺女说做衣服挣钱,我都不相信。
这一过来还真挣钱。
竹子和向晚都说能挣钱,那肯定能挣钱。
不挣钱也没事,买回来的东西都挺实用的。
林父想着一老堆的暖水瓶,暗道:这么多的暖水瓶,不得用一辈子。
不对,你在老家的时候就知道咱闺女挣钱了?
那咋不跟我说。林父话音落完,想到了什么,又问道:孩子们的房子都是啥时候买的?
别说你来后买的。
又是修葺过宅子,又是做了家具的。
是这段时间就能出来的?
第395章头是真的疼
林父一番盘问,弄的林母挺措手不及的。
心里笑道:老家伙突然变聪明了。
面色平常地说道:我记得在家的时候给你提过一嘴呀。
林父:.......??
有?林父自己问的都不确定。
有啊。
哼,到底是人老了,招人嫌了。
说句话都不放在心上。
连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老林,你行啊,我是看明白了,咱俩就凑合过吧。林母说完,拽着被子,生气地翻了个身。
林父慌了,说道:你这说的啥话,咋还就凑合过了。
这不是人老了,记性不太好了。
你看看你,竟抓人家小辫子不放。
林母哼了一声,懒得跟你说话,睡觉。
林父吧嗒两下嘴,翻了个身,睡了。
这会也不心慌了,再不睡,指不定又扯出来个啥。
既然想做小买卖,就要好好弄,林玉竹和林母做了两天的酸梅汤和花生酪,喝得大家看到酸梅汤就发麻。
等技术彻底掌握了。
才确定要卖。
第一天没敢弄太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在车间里工作了一辈子的林父老实巴交了一辈子。
你这会让他卖,其实挺慌的。
林玉竹决定休息日的时候她们在开业。
因为花生酪要趁热卖,父女俩早早就动身走街长巷起来。
林父开始有点不好意思,林玉竹却毫无心理障碍,脆生生地喊了起来。
在闺女的陪伴下,林父也敢开嗓了。
这种东西,一旦鼓足勇气迈出第一步就成了。
一听花生酪、酸梅汤,不少小孩子从胡同里跑出来,围着车子转。
一脸好奇。
有的家长心疼孩子,便过来问个价。
林玉竹笑嘻嘻地说道:大姐,花生酪三毛钱一碗,五毛钱两碗。
酸梅汤是两毛一碗,三毛两碗。
咱家这料都给的足,好喝着呢。
很幸运,大姐给父女俩来了个开门红,要了两碗花生酪。
拿着自家的碗出来接的。
林玉竹看着比她们的碗足足大了一圈,也没不高兴,做生意吗。
只要有得赚就行,这一碗的成本连一毛都不到。
名声打开最重要。
那大姐看林玉竹倒得满心里高兴不少,带着直流口水的孩子回了。
有一就有二,不少出来问价钱的。
有觉得贵,有觉得便宜的。
十个来问的,总有几个会要的。
林玉竹嘴又甜,人又乖巧,给人印象极好。
等十壶花生酪都卖完,也到中午了。
酒坛里还剩下不少酸梅汤。
两人直接骑到秀水街,挨着林母摆起摊来。
这边如今小有规模,又逢休息日,人流量很是可观。
天气又炎热,不少过来边坐着休息边喝碗酸梅汤。
人走后,用清水洗了洗碗继续用。
嗯,小摊子,干净程度,只能说就这样了。
国人是真的爱聚堆,只要有人坐过来喝一碗,就有不少人过来凑热闹。
都能买起衣服的人,也不差这一毛两毛的。
有位顾客看到木板上写着花生酪,问了下,一听没有,还挺失望。
林父笑了笑,说道:下回,我多做点。
那顾客点点头,要了碗酸梅汤。
喝过后,一脸惊艳地说道:老板,你这酸梅汤挺地道啊。
可听你这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林玉竹抢在林父前面,笑着说道:我家祖上是京城的,后来投奔亲戚去了。
我爸那会年纪小,都不记事,口音就改了。
那位顾客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几十年前是不少人出城。
林玉竹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林父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闺女,随后跟自家老伴嘀咕道:咱家老闺女这瞎话说的,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哼,你才知道啊。
也不知道随了谁,你们家那边有这么能吹的人不?林母好奇地问道。
林父摇了摇头,却偷偷瞥了眼林母。
随谁,自己心里还没有个数吗。
一天下来,酸梅汁这边也只剩了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