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书七十年代吃瓜群众的自我修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囧囧有皮-(157)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说起来,整个学校,本地学子更多一些。

男生宿舍那边,走廊里说的多半是京腔。

剩下的一位姑娘的名字就很有意思了,姓廉名泼,圆圆的小脸蛋红扑扑的,眼睛里一股子活泼劲。

天津人士,年纪与众人相仿。

李向晚听到她的名字的时候,愣怔了一下。

对方无奈的笑了笑,不甚太在意。

对于别人得知她名字后的反应,显然是在她意料之内了。

各自介绍完,李向晚便收拾床铺,屋内气氛原本还是算挺好的。

鲁玲玲主动上前来帮忙,二人聊着天,不自觉的就说方言了。

冷不丁的一个声音插了进来,方芳望着李向晚,半开玩笑似的说道:这沪市来的姑娘们就是不一样,说话柔柔的,长得也好看。

细皮嫩肉,白白净净,一看就没干过什么活。

还穿着小皮鞋,李向晚,你家条件应该挺好的吧?

鲁玲玲,同样是一个地方来的,你就比人家差了点。

皮肤黑了些,也粗糙了点。

这人美吧,就招人嫉妒,李向晚上辈子形形色色的人也见到过不少。

摆着一副开玩笑的脸,说着最不友善的话。

清冷的看着对方,淡淡道:我家祖上三代都是贫农,父母只是普通的工人阶级。

家境虽然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好,可穿的好,是因为我在下乡的时候努力劳动得来的。

我皮肤好,看着白嫩?

那没办法,天生天养,运气好。

晒不黑。

这点我确实挺得意的。说完,李向晚突然有点想笑,突然理解林玉竹自夸时的心情了。

鲁玲玲抿了抿嘴,瞥了眼方芳,没说什么,但表情上显然气到了。

方芳被噎了一下,冷呵呵的闭嘴了。

廉泼眼睛转来转去,在上铺冲着方芳耍了个鬼脸,随后又躺回床上继续看书。

303宿舍的气氛一时弥漫着些许的硝烟味。

林玉竹和王小梅也整理好了,便出来准备去食堂转粮本。

本着她们的心还是与李向晚连着的,二人便上去找李向晚一起去食堂。

到了303,林玉竹敲了敲门,也不知谁喊了一声进,林玉竹便轻轻地开着门。

探着身子看了下,正好与李向晚对视。

看没找错,才和王小梅进去。

与李向晚说道:走呀,去食堂。

李向晚表情明显一滞。

林玉竹眼睛转了下,说道:负责带你来的人没给你说?

李向晚想起那个跟她说一句话都害羞的不行的学姐......

可能是忘记了吧。

只听方芳噗嗤的讥笑了一声。

林玉竹眼睛亮了一下,怎么,这就有极品了?

报到第一天,就针锋相对了?

这也太敬业了。

李向晚:......

王小梅则是蹙着眉看着方芳,不大高兴。

她姐妹被欺负了,那怎么行。

方芳也察觉到目光,顺着视线望了过来,丝毫没把王小梅当回事。

视线则是锁在林玉竹身上,眼里有点不是滋味。

阴阳怪气地笑着说道:你们也是沪市的?

林玉竹玩味地看了对方一眼,说道:哪能呐,这北京大学还不要给我们这些小地方的学生一席之地了。

对方哦了一声,眼神略带不屑,似乎不想再多搭话。

王小梅的眉头拧的更深了。

林玉竹啧了一声,不搭理这人,而是对李向晚说道:走,咱们先办正事去。

李向晚点点头,拿好重要的东西,跟二人出去了。

关上门,王小梅就尖声说道:这人没欺负你吧?

要是欺负你了,咱们这就进去找她说道说道。

咱们是来上学的,又不是来受气的。

李向晚轻笑了一声,说道:无非就是说了点阴阳怪气得话。

也没什么,又说不过我。

屋里听的一清二楚的方芳脸瞬间黑了不少。

那还行,怼,往死怼她。

要是敢动手打你,你吼一嗓子,我和竹子立马上来帮你。几人都走到楼梯口了,王小梅还嚷嚷道。

林玉竹在一旁积极地点头。

李向晚心窝窝暖暖的。

303宿舍里的廉泼直接笑出了声。

跟方芳原本就是同学秦优良放下手中的书,说道:你这性格也该收收了。

长得妖里妖气的,让人看不惯。方芳冷哼道。

秦优良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看着手中的书。

林玉竹这边三人去食堂转完粮本,又各自回了宿舍。

再回去后,李向晚这边宿舍明显得清冷,无人聊天闲谈。

李向晚乐不得一直这样,她本就不是个多爱说话的性子。

而203的画风就不大一样了。

潘凤娟是个爱说话的,看林玉竹和王小梅回来后,就问她们下乡的村子怎么样。

林玉竹还没说呢,潘凤娟就开始聊上了她下乡的村子了。

她在的村子算是山区,想出去买个东西都难,当地小孩压根没学上。

周边的村没有一所学校。

土地收成也不理想,不少村民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一顿饱饭。

饿得孩子直喝凉水填肚子。

她们这些知青,有次馋的厉害了,把皮带给煮了。

听的几人唏嘘不已。

第357章某个罪魁祸首不该赔偿一下

聊天总是最能拉近距离的,潘凤娟说完,俞书华放下手中的书,也参与了话题。

我下乡的村子条件也不太好,山环着山,想去镇上要爬出几座山才能到。

当地老百姓最怕的不是秋收,而是运粮。

家里攒下来的鸡蛋,翻山越岭的送到供销社,还会碎上几个。

那心疼的模样让人看着就心酸不已。

说完,满是感叹。

林玉竹和王小梅大眼瞪小眼了一番。

看来善水村的条件算是不错的了。

适时,潘凤娟抬头问道:你们那地方怎么样?

挺好,我下乡没两年就建了学校。

孩子们虽然吃的不太好,有的吃的一般饱,可教育方面还是好上很多。

从村子去镇上的路也挺好走的。林玉竹实事求是地说道。

王小梅在一旁点头附和。

随后几人又聊了些当地的风土人情,有好人也有坏人。

水云苏没下乡,一直留在了城里,虽插不上话,却也听的津津有味。

没一会,大家就熟络了起来。

开始讨论,也不知,剩下的一位舍友什么时候到。

是不是也是下乡知青。

等到了中午,大家干脆结伴一起去食堂。

林玉竹和王小梅拿着饭盒先出去了一步,王小梅正蹬蹬上楼想喊李向晚,就见人和两位姑娘一起下来了。

跟着李向晚一起下来的是鲁玲玲和廉泼。

双方宿舍见面,边往外走边相互认识。

等廉泼这介绍完自己,大家明显都愣了一下,随后忍着笑,在想她父母是怎么想的。

给孩子起这么个名,太坑闺女了。

林玉竹却不大一样,而是与廉泼握手说道:这名字好,一叫出去如雷贯耳,印象极其深刻。

想让人不记得都不行。

好名字,好名字。

廉泼圆圆的眼睛亮晶晶的,闪烁着一丝自豪,拉着林玉竹说道:经你这么一说,还真觉得我这名字起的好了。

哈哈。

哟,听着口音,像是天津人呐。

我就喜欢听你们那边人说话。

幽默。

廉泼捂嘴嘻嘻的笑了笑。

二人一见如故,聊了起来。

正好后面方芳和秦优良也下来,看前面一帮人,冷了冷脸色,特意快走了两步。

听见林玉竹跟着廉泼学天津话,嗤笑了一声,嘀咕道:耍洋相。

林玉竹:......

这人莫不是有大病!

既然有病,就得治。

林玉竹直接不客气道:同学,您这阴阳怪气,夹枪带棒的讽刺谁呢?

什么叫耍洋相?我怎么耍洋相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