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是有点小失落的,失落的是小山不提前给他说。
这是防备着他呢?
主要的事全部商量完,许婶又开始说彩礼。
全程都是李小山一人开口应承。
李老四两口子退居二线。
老李家虽然弄不出三转一响,可弄出三转也是很了不得了。
许婶心下这才好受了点。
商量完,亲事算是定下了。
只等李老四一家找媒人上门过个形势。
李老四和李四婶从许婶家回去后,坐在炕上,神色有些萎靡。
尤其是李老四,躺在炕上一直不说话。
李小山看两口子这样,当场跪在了地上。
李四婶一下子起来,要扶儿子起来。
李老四却说道:你让他跪着。
跪完了,也算全了我们的养育之恩。
李小山一听这话,无奈的喊了声爹。
李四叔突然起身,生气的质问道:在你心里,我们做爹娘的就这么差劲?
是,这两年没少让你往家里汇钱。
就因为点钱,你就与我们离心了?
李小山是有点自己的小心思。
垂头低声说道:爹,我总不能白白娶了人家姑娘吧。
娶了不养,那娶回来干嘛。
李老四气得抽了一口气,拍着炕说道:你要把工资给你媳妇,我能说什么。
你是怕我不同意,特意才今天说。
你......
李老四突然啥都不想说了,继续躺回炕上,挺尸中......
李四婶抱着李小山,轻锤了两下,才说道:你怎么就这么想你爹娘呢。
是,咱家吃喝是比其他人家好点。
可也不是胡吃海塞的。
这村里人看咱家吃只鸡,煮几个鸡蛋,就说我们败家,指望你过日子。
可这鸡和鸡蛋都是自家养的。
她们天天看我满村逛游,怎么不看我回去的时候还踩了野菜回去呢。
光看你爸不干活,怎么没看你爸去河里摸鱼抓虾喂鸡呢。
咱家就三口人,懒懒散散的照样能活的下去。
不像别人家,一家十几二十张嘴等吃,是得拼了命去干活。
这些年你给家里的钱,虽然花了点,可娘也给你攒了不少。
你爹回回都盯着呢。
娘这就去把钱给你拿来。
说完,李四婶就翻箱倒柜的把钱给拿了出来,当着面数了数,说道:这些年攒攒也有个小七百了,给,你拿着娶媳妇吧。
看着自家娘苍老布满皱纹的双手,那手里的钱一时有些烫手。
李小山没有接过钱,而是哭着给老两口磕了几个头,说道:爹,娘,我错了。
你们打我、骂我都行,就是别不认我。
李老四本来说的就是气话。
儿子哪里是说认就不认的了。
一家人又坐下来和和气气的把话说开了。
李小山在许家人面前许诺的彩礼,李老四就猜测儿子手里的钱恐怕都是借的。
后来一问,才知道这些年部队里发的福利,大衣什么的,全让他转人了。
平时在抠抠搜搜点,攒出了不少钱来。
心疼的李四婶直抹眼泪。
后来两口子留了二百,给大儿子娶媳妇用,剩下的让李小山把钱给许红。
现在冰天雪地的,那房子是修不成了。
既然有钱,索性开春重新盖一个,反正两人领了证。
老两口也不怕人跑了。
给钱,无非是想让许家放心把女儿嫁进来。
眼看着儿子的假期没几天了,这亲事是越快点越好。
不然一拖,又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第311章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林玉竹都没想到,许婶承诺的大餐会来的这么快。
而且还是喜宴。
相当于娘家这边请了两桌亲朋好友。
这亲事来的突然,村里有不少人怀疑许红是不是怀了。
大家一时猜测起来,被许婶挖出来一顿骂。
她家小红就是想怀那也得有这个机会啊。
他李小山一年到头也不回村子,上哪去怀去。
难不成,还年前回来,年十五没出,就知道自己怀了。
谁有这本事在这么短的时间就看出怀没怀的。
之所以这么急着结婚,还不是迁就男方时间有限。
有些扯老婆舌的看许红那平坦的小腹,也编排不出什么了。
许婶冷哼一声,反过来说她们就是眼红,看人家给的聘礼多,后悔没把自己闺女嫁过去。
别说,还真被许婶说中了。
当自行车缝纫机一抬出来,真有不少人家后悔了。
可后悔也晚了。
就这么的,林玉竹回村后,又参加了一次婚礼。
许红的妆也是林玉竹给画的。
事后,许婶还给包了两毛钱的红包。
林玉竹接过红包说了一顿吉祥话。
给许婶说的是满面笑容。
后院三人组跟许红是同事,几人合起伙买了个龙凤呈祥的被面随的礼。
等跟着新娘一起去了李四婶家,这还是几人第一次来李四婶家。
因为婚事匆忙,婚房没来得及布置。
但收拾的还算干净整洁。
贴上红色的囍,看着也像回事。
李大山特意让出屋子做婚房,现在跟李老四两口子挤一个炕上睡觉。
都说李老四一家人缘不好,可结婚这天,还是来了不少村民,这家随一碗小米,那家拿两鸡蛋的。
场面一时也挺热闹。
看着收拾整齐的院子和屋子,有的村民不禁嘀咕道:这李四婶转性子了?
也就是娶媳妇勤快下罢了,这日子能不能好过,瞧等着呢。
等啥呀,人家老许家的说了,开春就盖新房,小媳妇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哟,还有这事,这过了门就自己当家做主,是挺好。说完还挺羡慕,都快当奶奶的人了,现在还听婆婆的话,可见是多么的意难平。
哼,也就那么一说,谁知道真建不建房子。
瞧你这酸的,是后悔没把闺女嫁给人家了。
呸,谁后悔了,我闺女以后得嫁个比这更好的。
后院三人组听着不时飘来的闲言碎语,相视一笑。
李四婶正好也过来发瓜子喜糖,到林玉竹这边,还特意给多抓了把糖果。
林玉竹帮助她找回了,家里最能下蛋的老母鸡后,两人的关系与日俱增,如今也算是朋友了。
林玉竹笑嘻嘻的走到李四婶身边,拉着李四婶嘀咕道:四婶,听她们说开春要建房,这是要分家了?
李四婶笑呵呵的边发糖和瓜子,边说道:这些老家伙,消息还挺灵通。转瞬一想就明白了,应该是许大嘴特意放话出来的。
估计是怕他们两口子搅和。
李四婶撇了撇嘴,拉着林玉竹说道:这许大嘴多余耍心眼,我们家都答应了还能反悔。
当我多愿意伺候新媳妇呢。
我巴不得这些儿子结婚了就分出去单过,到时候我该溜达就溜达,想吃饭了就做两人的饭,有什么不好的。
林玉竹瞧着李四婶说的挺真心实意的,笑嘻嘻的说道:四婶活的可真通透。
那是,也不看你婶子我是谁。
这人呐要想长命,那就得想的开。
林玉竹一笑,伸出白嫩的小手又从李四婶这抓了把糖果,笑哈哈的说道:嗯嗯,婶子最是大方不过的人了。
李四婶当即一笑,嗔了林玉竹一眼,继续给别人发喜糖去了。
回头,林玉竹就把李四婶的意思透露给许婶,许婶心下松了口气。
许红的成完亲,学校也差不多要开学了。
校长组织老师们一起打扫学校。
关二叔也回来了。
正如校长所说,镇上安排了新的书记。
新书记姓赵,四十来岁,戴个眼镜,穿着个中山装,气质文雅,一脸的正派。
也没什么官架子,来到学校,看这也好,看那也好。
把校长一顿捧。
校长面上笑眯眯,说些客气话,主要夸学校老师们也好,点子多。
还特意给学生们养鸡养猪改善生活。
赵书记脑子一转,就知道这是提醒他别在这上面做文章。
赵书记笑哈哈的一起夸这些小老师们。
心里想着:他哪里敢做文章,好好的一个年轻书记都被挤兑跑了。
他还是老老实实做人,见机行事。
就这么的,学校的沈书记变成了赵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