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5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对于赵平安这个名字,这两年一次接一次的袭来,京都的百姓听的都已经麻木了。

先是去年年底他弄出来的锅灶,说是取暖又能煮饭,瞅着还不错的样子。

不就是二两银子吗?还挺实惠。

嗯,他们买单。

没几个月,到了夏日,又捣鼓出来什么压井,说是安全省力,冬日还不会上冻,只要一瓢水下去就可以引水上来。

比之前贵些,毕竟安装工序比较麻烦,要五两银子

嗯,他们咬咬牙,也不是不能装。

如今又是沤肥,说是可以提高粮食产量……

用料的确不贵,但架不住他们地多啊!

嗯,看样儿来年又得大出血。

京都的百姓合计了一下自己手里的银钱,不禁想哭,赵平安上任才一年他们就花出去这老些银子,若是等之后他官居高位……

思及此,百姓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别问,问就是沙子里面进眼睛了。

第三百零四章火药出,北狄,危!……

北地迎来一场大丰收,而对面交界的北狄却因为没有储存够冬日的粮草,挨饿受冻了不少人,毕竟北狄虽然物产还算丰富,但其实气候并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入冬没多久,北狄冒险来北地掠夺粮草,接连打了好几场秋风,防线的几道关卡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但好在都守住了。

也因此,北狄安静了有一阵儿。

在这期间,薛祁命人整顿军务的时候,底下人回报说仓库里堆积了几个木桶,因为是少帅的东西,所以一直无人敢动,如今要整顿,便想问问他如何处理?

薛祁想了许久才反应过来,这是前几年她刚入主北疆时赵平安派人送来的,说是等到要紧时候再用,要不是这次整顿军务,她早前就已经忘了。

想到这,薛祁拿出一个木盒,里头都是她这两年与赵平安来往的信件。

不大不小的木盒,除了一沓子信件之外,里头还有一个锦囊,摸一摸,里头应当是是纸条,但内容就不可知了。当初信中说是紧要关头再打开,不过,因为这锦囊的封口处是被缝死的,要想打开只能破坏,这才叫她留到今日。

之前也不是没遇到要紧情况,但主要是没想起来,今日正巧想起,此时不拆,正待何时?

薛祁命人取来了剪刀,又顺着锦囊封口的边拆起了线,等打开后,锦囊里果然静静的卧着张纸条,因为时间太久,兴许是有些受潮,信纸晕了些墨,但并不影响阅读。

薛祁取出纸条,自言自语的小声道:“一张纸,还要费心思搞这些名堂,我倒要看看里头写的什么。”

“此物名火药桶,点燃引线即可实行爆炸,威力极大,一旦炸开,方圆十丈,轻则耳鸣,重则断肢丧命……”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