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苒实在是没办法听下去了,她的脸都快能拿来摊煎饼果子了!
陆羿却还没有消停,对着叶苒会心一击道:“如果当时我能够知道我现在会这么喜欢你,我一定第一次见面就争取给你留下一个好印象……”
叶苒有些沦陷了,这……这谁受得住啊……
第23章生意
回到家后,叶苒猛喝了一大杯水,摸了摸自己仿佛还跳个不停的心脏,深吸了一口气,但心里还是不自觉地回想着陆羿说过的每一句话,终于,她有些受不了的拍了拍脸,“真是……太受不了了……”
心中思绪万千,止也止不住,叶苒只好做些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她拿出了一个本子开始做自己今后的计划,首先大学是已经决定好了的,现在已经是七月底了,过不了多久,马上就会考虑重新开始选拔知识人才的话题了。
与过去的惯例不同,这一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12月份举行的,当时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但是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
对多数人而言,“高考”是青春岁月的“焦虑”代词。但在这个时候,高考是百万国人破除年龄、婚否、出身限制,逆转命运的唯一机会!
可是因为形势的迅速转变,并没有给人们太多的准备时间,真正得到高考的确凿消息也就是一个多月前,很多人甚至没有找到复习资料,那时中学的教科书一本叫《工基》,一本叫《农基》,和高考是两个路子的。
那些要迎考的知识青年,有基础好,有基础差的,更多的是没有念过高中,许多人连初中也没念,且又荒废了那么多年。
所以当时,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的出现,给渴望考上大学的知青们带来了自信和希望。为了能早日得到这套丛书,在新华书店门口出现了全家出动连夜排队抢购的壮观场面,印刷厂也是日夜赶印,但仍供不应求。正是因为这套丛书,很多人的命运从此有了改变。
想到这里,叶苒又回忆起了她的上辈子,上辈子的那个时候,她已经嫁给了徐清彦,一听说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徐清彦也有些坐不住了,可是他却不管拖了再多关系也找不到一册复习用书。
最后还是听说了消息的冉奶奶千里之外托人给叶苒送来了一册书,鼓励她一定要考上京市的大学,到时候在京市再会。
可是当时的她被徐清彦哄得已经放弃了高考,拿到了书之后便直接把书转手送给了徐清彦,也就是因为这样,徐清彦才成为了这十里八村仅有的几个大学生之一。
而有很多比他更认真,更聪明的知青和同学却没有考上,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