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主家的俏哥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林书漫(3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又怎么了?周华声音震如洪钟,十分粗犷。

周氏被吓了一跳,不敢再跟小叔子说话,周荣立马上前道:是这样的,周利那个未过门的哥儿,心心念念着另一个小白脸,想要兄弟你帮忙处理一下。

周华一听又是这个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由的烦神道:周利怎么回事?天天为了个哥儿要死要活,差一点把命都搭上,你们也惯着他?

可是周利是咱们周家的唯一香火。周荣嘀咕了一句。

周华重重吐了一口浊气,周家竟然出了个这么没出息的东西,道:叫什么,在哪里,我来处置。

好好。周荣赶紧将肖淳的模样形容了一番。

周华原本只是心不在焉的听着,听到后面,眉头越皱越深,这个人听上去竟然有些熟悉。

第44章

说要出来玩几天,自然不会因为临安的事情就赶回去,之后的行程是在周遭的镇上转了一圈,赵奉邺还在羊皮纸地图上画了不少的标识。

杜舟不关心他在做什么,心里隐约有些猜测,不也没有多询问,他一路上看到这边的惨状,家家户户的,妇孺带着孩子在田地里干活,个个面黄瘦的,看上去跟豆芽菜一般。

杜舟将自己的干粮送了一些给路边的小孩,小孩拿着不吃,送回去给家里病重的老母亲化开来吃。

这边情况怎么这样严重?杜舟回程的路上有些叹息,感觉像是活在了两个世界。

赵奉邺道:之后可能会更严重。

也不知道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杜舟忧心忡忡的说道。

恐怕很难。赵奉邺伸手揽住他的肩膀,道,这不是你的责任。

杜舟沉默片刻,道:朝廷不知道吗?皇上会派人来处理的吧?

皇帝,不是个昏君而已。赵奉邺目光愣了下来,看上去有些阴沉。

杜舟心里惊了一下,静默不语。

舟车劳顿了几日,终于回到了家中,杜舟一路上都没有吃好,厨子做的鱼肉也没什么胃口,倒是发现餐桌上多了个清炒的小菜,一根根碧绿晶透的杆子,宛如玉石一般,尝了两口滋味还不错,而且以前还没见。

这是什么野菜吗?杜舟问一同吃饭的沈泊君。

沈泊君拿着手帕擦了擦嘴角,道:还不是你同窗送来的东西种出来的,爬满了院子,厨娘便摘了拿来炒了当菜。

还挺好吃的,会结果吗?杜舟问道。

沈泊君耸耸肩,道:你去问问霍戚吧。

杜舟觉得这个不错,吃起来味道好,而且随便长长便爬满了院子,就算人不吃也可以拿去喂猪,他当天便去找了霍戚。

霍戚是从更南边的地方来的,听说前朝的时候,他祖上还做海上贸易,见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靠着海上赚的钱,他祖父这代,在南边捐了个官,管理着东南所有码头。

杜舟有事情来问他,霍戚顿时觉得十分扬眉吐气,立马带上自己的书童去杜舟家的院子里教他如何扦插这种藤子。

等到秋天的时候,挖开地里,就能长出很多红薯,就算干旱,这种东西也可以长很多,对雨水的要求并不高。霍戚得意洋洋的介绍道。

杜舟一听这话,顿时眼睛便亮了,这不是跟余十九说的番薯很像吗?

那我可以大力推广种植这个红薯吗?杜舟问道。

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喜欢做就好。霍戚没有任何意见。

杜舟当即就觉得可以安排上,最好再推广到临安那边去,杜舟将这个事情告诉赵奉邺,赵奉邺很支持他,说会让人去临安那边推广种植红薯,帮助他们渡难关。

按照霍戚说的,要将红薯的藤蔓剪出三个关节,让关节埋在土里,之后便会长出根须,日后这些根须上会长出红薯,而地面上的藤蔓也会爬的到处都是,嫩叶嫩杆可以炒了吃,老叶可以喂猪饲养家禽。

杜舟在南洲附近推广种植红薯,还是有不少阻力的,毕竟大家春耕的时候花了钱买了种子,功夫都花了下去,粮食种子才刚刚发芽,根本不可能拔了去种红薯,又重新劳作一番。

杜舟还被一些人阴阳怪气的嘲讽了一番,他只能在自家自留的田地里,让人种上红薯。

唯一支持杜舟的竟然是余十九。

杜舟见他来问自己要一些滕苗的时候,还十分诧异,便让人给了他很多包了土,长出根须的小绿苗。

想不到真的让你找到了?余十九目光复杂的看了一眼杜舟。

杜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露出这样的眼神,反问道:不是你让我去找的吗?

余十九心里一梗,他当然不觉得杜舟可以找到,才让他去找的,而且按照原文里写的,这一带发生了大旱灾,加上临安那宦官亲信为患,天灾人祸,许多人落草为寇,最后爆发了农民起义。

那时候正好是赵肖淳登基当上了皇帝,开始派兵镇压,这场农民起义按照文里写的,应该持续了很久。

那时候杜舟已经成了皇后,而杜舟的父君却因为没有及时撤离,在战乱中失踪,多半是凶多吉少。

找到就好,我想大家知道这个事情的话,应该会感激你的。余十九这话算是诚心诚意的,他是和平年代的人,自然不想生活在战乱中。

杜舟莞尔一笑,心情愉悦。

杜舟将没有派出去的滕苗,送到了自家的田地里,让大家种下去,还浇了些水。

这个事情在附近的佃户当做个热闹看了,觉得杜舟有些想当然,一天地都没有下,就能搞出大产的新粮食,简直是痴人说梦。

事情传来传去,便传到了隔壁镇上,王农户知道自家的种子是长不出来了,租的是杜玉坤家的几亩地,距离水源又远,天天挑水灌溉,看着灌溉发芽又被晒焦了的粮食,这已经买了第三次种子了。

他听说杜舟不要钱推广种植红薯,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上门要苗。

王农户以为之前因为佃租的事情闹了沈泊君,会碰壁,没成想还挺顺利的,杜舟还给了一个整理出来的种植指南出来。

王农户千恩万谢的感激了,便带着滕苗回去种下。

杜舟回去的路上,遇上了苦巴着一张脸的翠儿,她看到杜舟,欲言又止的。

杜舟也很上道,问了句:怎么了?

少爷,让我去你院子里伺候着吧,之前那个肖淳跑路了,王婆子竟然叫我喂猪。翠儿觉得这种粗活不该是自己干的。

杜舟也有些吃惊,翠儿一直都是自己的丫鬟,伺候在他院子里的,虽然之前聒噪嘴碎了一点,倒是没有犯大事,便问:谁让你来喂猪的?

是姑爷,他不喜欢我,便将我安排出来干粗活,少爷,以后咱家真的要他当家吗?这可是杜家,是你的家。翠儿情深意切的说道。

杜舟点点头,道:既然你不想干粗活,也可以。

少爷,我就知道你对我最好了。翠儿喜上眉梢,杜舟脾气软和,最好拿捏,而且平时又大方,给她的赏银又多。

她正打算打铁趁热再说几句,便听到杜舟又道:我院子里也没有你可以呆的位置,不如你找管事的拿了例钱,去别处找活干。

少爷,我错了,我我我我没有不干的意思。翠儿差一点哭了出来,家里还等着她的银子给弟弟娶媳妇,要是她现在被赶出去,肯定会被父母随便嫁给旁人。

杜舟淡淡的看了她一眼,道:行了,你走吧。

翠儿不敢吱声,心里却下定决心,应该另谋出路,之前鸳儿已经跟她炫耀好多次了,真不知道她到底走了什么狗屎运,不鸳儿是不是可以帮她也引荐给冯公子?

杜舟回了屋子里,刚刚翠儿说的是肖淳跑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