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方寿山石自己刻的随形章:快走踏清秋。
好一个踏清秋!
安韶华紧抿着唇,狠狠地出了一口气,他捏了捏眉心问立秋:可曾见过这枚闲章?在三皇子、蔡仲康或者李赞那里?
立秋想了好一会儿才说:我盯着李大人的时候,李大人身上有个袋子,里面有好些个零碎东西。我趁李大人睡着了察看过,有从蔡大人那里拿的一个龟甲,一块墨,我看那回没见到这个章。
略想了一会儿,立秋又加了几句:还有顾将军上次剔马掌用过的削蹄刀,烤肉时候嫌钝扔了的半截匕首,前几日射兔子的一个箭头。
都是我家公铁十一没忍住问了出来,看到安韶华的表情又赶紧停住。低着头站在当地,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听说什么都不知道。心里把李赞翻着家谱往祖上骂一直骂到前朝。
还有刘将军家里的一个茶宠。立秋补充。
茶宠?安韶华纳罕,不知道这个茶宠何必单拿出来说。
一个金蟾。说完,看安韶华表情依旧不解,立秋难免多说两句:总之,都是些不大的物件,拿在手里或者拢在袖袋里,没人发现。
安韶华揉着眉心,缓缓的问:立秋,你们要是沿途往回传信息,要用几日?
对比了暗卫跟十三卫的速度,安韶华决定用暗卫。让他们一路往回寻访沿途各州县郡府,看是否有无名尸首,尤其要查访各地义庄。
你说。看到铁十一欲言又止,安韶华让他说。
大人,我们找到那女尸的时候,人已经让当地村民装殓好了。
安韶华皱着眉头看向铁十一,面露不解。
村子里有好些个人,终生未娶。他们的亲戚见到女子反正已经死了铁十一说话声音又一句小过一句。
好在安韶华听懂了:结冥婚?
好在安韶华听懂了:结冥婚?
是的。
唉。安韶华想了一会儿,深觉得此事不好办。
死者已经入土为安,挖坟掘墓那可是大罪,谁敢贸然前去?
再说那些村民,他们明知道女子死得不明不白,还是把人葬到自家祖坟,自然是宁死都不肯让人在挖坟验尸的了。可是死者的冤情要怎样诉呢?
安韶华想了大半夜,还是无解。深夜,顾銛来叫他回去休息,见他这幅模样便出言询问。
作者有话要说:
次日,安韶华告诉立秋,让人假扮云游的道士和尚,沿途说看到此地怨气冲天,只怕会引来灾厄。装模作样地掐算过后就说此地有人跟厉鬼结了冥婚。告诉那些村民,若是跟横死的女人结了阴婚。那女人的怨气会坏了一家的功德,轻则夫妻一同托生到畜生道,再重一些则家破人亡,若是赶上阴日阴时,还会坏了此地的风水,不出两年必有大灾,庄稼颗粒不收,全村鸡鸭死绝。
破解的方法倒也简单,只要把女尸落葬之处指给天师,由天师找人掘开坟墓,为死者化解戾气,待厉鬼转生之后,自然也就平安了。
再让人假扮天师,守株待兔即可。至于刑部的仵作,就假扮成天师身边的人。
作者有话说
从本章开始,我每章都会放一定的字数在作者有话说里。原因很简单,因为V章修改只能加字不能减少,我怕我完结大修的时候会因为字数问题导致不能修改,干脆现在开始预留。
PS:欢迎捉虫
第174章回门
立秋领命,却有些不放心。大人,如今只有我二人跟随,如果我们再离开,大人跟顾将军身边便没有暗卫了。
不待安韶华说话,队伍前方有喧哗之声传来。队伍最前面开路的步兵不知道为何停了下来,骑兵、步兵拥堵在一起,马车也停了下来。
此时顾銛在队伍后方压阵,安韶华在前面领路。他吩咐福贵去叫顾銛,自己策马上前察看。却见到远方有一队人马驻扎在路边,约摸二十余人,营帐整齐、锅灶齐备、人马精神。见到顾銛他们的车队,对方的人齐刷刷地站在路边,人数不多却气势凛然。
安韶华想了想,一手拿出文书,另一只手按住剑柄策马向前迎了上去。对面的人很快都上了马,却被为首之人制止了,那人独自
来者何人?安韶华大声问。
是不是二銛子?銛子!来人大声喊着。
安韶华心中暗惊,这么远的的距离,这么空旷的地方,这个人的声音得有多大才能这么清楚的传过来?
熙哥!顾銛从后方赶来,见到来人十分激动,连日来的懒怠一下子不见了,打马奔去。
能让顾銛叫一声熙哥的,应该是镇北军中郎将余熙。
此人战场上是一员虎将,勇冠三军,悍不畏死,是顾石的心腹爱将。可惜此人骁勇有余计谋不足。上辈子顾老公爷遇难之后,镇北军给了原先赣南道上的陆将军。后来一次跟北蛮的大战中,余熙将军枉顾军令孤军深入,结果一整支人马都让北蛮人吞了。
据说余熙誓死不降,他手下的兵也各个彪悍,虽然全军覆没,却拉了七倍于自己的北蛮军当垫背,还杀了一个北蛮的大将军布吉葛图。消息传回永安京,顾銛正在病中,闻言砸了碗,红了眼。好半天才说:熙哥杀了那么多北蛮人,他一定会说,痛快。只是
只是陆将军刚接手镇北军不到三个月,原先镇北军的几员大将先后都战死了,京中一时间也流言四起。好多朝臣私下都斟酌犹疑是不是要参他一本,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
毕竟只要是作战就没有不死人的,此事虽然蹊跷,那些将军也着实可惜,但人已死,又无实据,也就放下了。只是半年后,陆将军在一次狩猎是时候不慎伤了小腿,本不是什么大伤,哪知伤口外邪入侵,三五天功夫人就没了。
当时有人说是冤死的将军们回来索命,安韶华却是不信的。
如今想来,着实心惊。
也许索命的不是死去的将军们,而是皇上的暗卫。上辈子朝中也不是没人参透这一层,只是大家都不说穿而已。
之间余熙到了顾銛身边,先是骑着马绕着顾銛走了两圈,哈哈笑着直说:长大了,越来越像将军!
顾銛笑着下了马,熙哥,好久不见,嫂夫人可好?猫儿可好?
好,好,好,你嫂子,好,猫儿好,二猫也好,都好着呢!你嫂子前不久又生了,还是个丫头。叫三猫子!余熙笑得有些腼腆,黝黑的脸上透出古铜色的红来。来来来,让哥看看。
余熙把顾銛拉到胸口,比划了一下顾銛的个头,可惜还不到他喉结。余熙却睁眼说瞎话直说:长高了,长高了,还是京城的水土养人。
熙哥你变了。顾銛让提溜着来回转,我走的时候你还不会这样说话的。而且我上次见你我就跟你一般高了。
余熙拍了一下顾銛的脑袋,笑着说:瞎说,再给你个脑袋你能跟我一般高?你也不看看绿沉伯什么个儿。爹矬矬一个
对啊,爹矬矬一个,锉顾锋么。
顾锋是长得随了绿沉伯。余熙的重音放在长得二字上。
安韶华没憋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顾銛原本没反应过来,见安韶华笑了,略一想明白过来,拉着余熙追问:顾锋长得随了我爹,我呢?熙哥的意思我没太听明白。
余熙也发现说错话,笑着朝顾銛赔罪。
顾銛不依不饶,问安韶华:哎哎,探花郎,你给破破这个题,熙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