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嫡妻为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魏先森-(6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赏心公主与驸马去府里了,老夫人让爷回去。

这是他们约好的,二皇子毕竟是皇子,而安韶华等人已是朝臣,皇子不可明目张胆结交朝臣,否则被御史参上一本就够受的了。所以平常若是要议事,林致远都会带着赏心公主来,然后以公主驾到要他迎接的名义将他叫回去。

路上福贵把事情跟安韶华说了一下。

巳时初,顾锋来了,带着陆中元。顾锋面色凝重,陆中元面色苍白,十分慌张。

陆中元本来是按照王家家主的意思去了百家学宫,恰好当时乔往正在侃侃而谈。陆中元原本就不齿于郑家鼓吹的那般论调,又有了恩师的命令,自然是上前与乔往辩论。直至天黑未分出胜负,便约好了第二日下午申时再辩。

那日晚间王家的人就把乔往的家世查了个底儿掉。乔往的父亲是礼部印铸局一名主事,在这个位子上呆了十多年没动弹过。那个乔往家中还有个姐姐,叫做乔莱。姐弟俩是由一对老仆夫妻俩照顾长大。这在如今并不是稀罕事,好多人家用人都是请夫妻,方便照应。

年前乔莱已经跟礼部侍郎王大人家的庶三子订了亲,婚期也定下来了,只等今年科举放榜之后就成婚。也算是一桩门当户对的美事。

哪知道乔往蠢笨,自己家里有姐姐有男仆,这么大个把柄在外面露着,还敢四处跟着郑氏说什么男女大防。

陆中元本来也不愿意将此事当众点出,乔往糊涂,可乔往的姐姐只是一个闺阁女流,于此事上并无错处。若是此事被说破,乔往的姐姐不管在娘家还是将来在婆家处境都十分尴尬了。

可当时话赶话确实失了分寸,就把这事喊出来了。时候陆中元也十分懊恼,所以并没有报官,也没有追究乔往动手伤人之责任。

乔往本来只是崇山书院一个普通学子,大约只是想攀上郑家来谋个前程。那日辩论之后乔往发现势头不对就想抽身。谁知郑氏有人找到了乔家,说乔往的姐姐闺誉有损,要么嫁给乔伯,要么背上个闺誉有损的名声一脖子吊死了,也就罢了。总之跟礼部侍郎王大人家的公子的婚事是肯定不能成的了。

乔往虽然是个混账,却是真心疼惜姐姐。他次日就找到了那个王公子,还以为王公子见他会像往常一样礼遇有加,哪知道王公子本来就看不上这个小小的穷主事做岳丈,此事一出正是瞌睡得了个枕头,王公子咬死了不松口,非要乔往的姐姐死了或者出家,总之他是不娶的,还逼着乔家给他退聘礼。

乔往的爹虽然只是个六品主事,却也是个根骨清正的人。听说王公子如此说,当即亲自带着聘礼、庚帖去王家退亲。王侍郎却并不愿意退亲。一则是同僚之义,定亲时也不是不知道乔家的家世,怎么当初不嫌弃现在忽然就开始嫌弃?这个说不过去。二则是自己这个庶子自幼顽劣,不服管教。早听闻乔主事家的女儿精明懂事,是个难得的聪慧之人。王侍郎也是存着让儿媳过门管教儿子的心。三来王侍郎是王家人,这时候王家家主正卯足了劲跟郑氏对上了,他这边为了这个理由退亲,将来如何面对同族中人?

都说儿女都是债。

这边乔主事在王侍郎家说退亲的事,那边乔莱自己去找了陆中元。

见面就问:陆公子,我与你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你为何要置我于死地?

陆中元脑袋上还裹着白布,说话也没有力气,说出的话却十分犀利那天下女子又是如何得罪了令弟,他要对天下女子口诛笔伐置人于万劫不复之地?

乔莱觉得,就算陆中元有心要救天下女子,那就一视同仁,怎能以自己作伐。

陆中元却说,那就要问你的弟弟,为何自己家里有云英未嫁的姐姐,还有多年的忠仆,却要去百家学宫说什么闺中规矩?

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竟然比那日在百家学宫说得更精彩。陆中元感叹于乔小姐思维之敏捷,学识之渊博,哪里是个普通女子?若是女子能科举,她只怕是三甲!

乔小姐也暗地里钦佩陆中元的风骨与辩才,尤其是知道陆中元是商户子,终生无缘科考,却屡次拒绝王家给他安排的好几次过继。

其实大祐虽然不许商户子孙科举,却允许过继改籍。多少商户子都是这样参加科举,考□□名,出将入相。

可陆中元却说怎能因为自己的前程连祖宗父亲都改了?那还如何光耀门楣?岂不是本末倒置?

总之一见之后,两下里都是有意的。

安韶华笑着问你倒是知道的清楚。

福贵小声说:爷,且听我说完。

几天后,王公子跟乔小姐的亲事还是退了。

陆中元知道这个消息,十分高兴,赶紧托人回乡,请父亲来京帮他提亲。

哪知道就在昨晚,郑家的门生们又去了乔家,竟然要逼着乔莱自杀。乔莱也是个厉害的,打发弟弟去报了官,当着衙门官差跟街坊邻居的面大喊:我若是死了,就是他们郑家的徒子徒孙亲手杀死的!

安韶华听到这里,也点点头:这乔往那般糊涂,竟会有这样一个通透的姐姐?

福贵低头接话:兴许正是因为乔家小姐如此聪慧,事事都为他想到了,所以乔往才会那般莽撞。

那今日是何事?

半夜,乔往听到姐姐房间里有声音,去了一看竟然是一个学子。那学子欲行不轨,被乔往制住了。

报官了?

福贵看了安韶华一眼,面色古怪并无,现下人在陆家。

什,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论道这个词的本意是1.谋虑治国的政令。2.议论、阐明道理。

但是老魏这里用来当做辩论道理这个名词,大家就当这是百家学宫的一个特有的现象吧。架空的朝代么,创新几个名词算什么~

第110章炎凉

在陆中元家做什么?

福贵愣了一下,说陆公子的父亲陆老爷正好在永安京,昨日已经上乔家纳亲了。

安韶华看向福贵,面色古怪。

福贵忍着笑继续说是啊,乔往成了陆中元的小舅子。顾公子听说的时候正吃果子,结果呛得惊天动地的。爷,我接着说。昨晚的事情,虽说贼人没有得手,却惹怒了乔主事。偏那个贼人还要强词夺理,说什么反正乔家小姐也是个不检点的,还因为这个被退了亲,退了亲还不知悔改,可见是个人尽可夫的,那为什么他不成?难道他还不如一个老奴?

此人该死。安韶华说完,又发觉不对,这人不是让乔家和陆家安韶华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那人活的好好的,据说从昨晚开始,该吃吃该喝喝还睡了一觉,醒来继续破口大骂。骂乔家当面人背面鬼,阳奉阴违。骂乔家老爷行私刑,干涉刑律。骂乔家小姐跟人暗通款曲,私德败坏。乔家深觉此时不能瞒着陆中元,便一早将此事告知陆中元。陆中元却是个精明的,将贼人扣在家里,四处通知人去了。王家家主得知此事,一早入宫求见皇上了。福贵小声跟了一句顾锋公子亲自带着人进宫的。还拿走了顾公子写得那个檄文。

郑大儒出了这等学生,只怕安韶华笑了一下,没再继续说。

欢喜等了一下,才接着说:只是,那乔家小姐,今儿早家里没人的时候,上了吊了。虽说是被救下来了,还是不大好。

安韶华正走得急,闻言停了一下,一只手指竖在嘴跟前,远远近近比划了几下,张了张嘴,没有说话。最后狠狠指了一下福贵,转头继续走。

乔家小姐自杀的时机很有意思,多少人逼她死,她不肯死。为什么却要在此时寻死?要么,是那贼人得了手。要么,就是想用自己的一条命把这事情钉死了。无论是哪个原因,郑大儒提出的这个女规上辈子叫女规,这辈子郑大儒还没想好名字呢不管叫什么吧,郑大儒这些日子折腾的这些事情,除了直接间接害死几条人命,什么好处都没有。将此事呈上御案恭请圣裁,皇上必定会斥责郑大儒。

可话说回来,她若是真死了,反倒可惜。此女如此才情人品,配陆中元,当真是天作之合。可惜了陆中元不能科举,朝廷少了个好官啊。

爷!衔春等在流光院的门口。看到安韶华来了赶紧跟上,小声说刚才沈府有人来报信,说是沈相也入宫了。

安韶华停下脚步,示意衔春继续说。

原来沈翎回家把最近郑大儒写得这些个文章都拿回去给沈相看过,沈相虽不赞同,却觉得只是小打小闹,各家内宅的小事而已。

直到继后先是以此给二皇子跟顾锋赐婚,后来郑琴心又因此死了,沈相这才觉得不妥。但沈相处境尴尬,并没有亲自出面,只是让自己的门生户部尚书扈正擎上折子,直曰此风不可长。

昨晚的事情如今很多朝臣都知道了,行动快的已经上了折子弹劾郑大儒,行动慢的大约都在写折子。

安韶华急匆匆回家,可等他到家二皇子等人已经商量出了一个基本的章程,那就是这次事情,除非皇上问到,否则作壁上观,不要沾手。

其实哪里需要他们再插手。

都说墙倒众人推,这句话用来形容郑家还是轻了些。

从那日开始,整件事情就像热油里扔进去了一块冰。

一时之间弹劾郑大儒、弹劾郑祭酒、甚至弹劾继后的折子从四面八方飞来,打了郑氏一门人措手不及。等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已经失了先机。郑大儒几次要求面圣,都被拒绝了。继后在宫里的日子更是不好过。

郑琴心死后,继后病了半个多月,皇上只差人去问过两回。头一次皇上差人问过之后,继后马上精心装扮,一副西子捧心的姿态去见了皇上,谁知皇上只见了她一眼,就说既然身子不好就好生养着,到处跑什么?病了再添乱。不光没关心几句继后的病情,还把协理六宫的职责给了林妃娘娘,说是为了让皇后娘娘好好养病莫要费心神。

继后咬碎了一口银牙,却也只能另想法子。她叫了本家几个貌美未嫁的堂妹来宫里侍疾,谁知在宫里竟然遇见了几个入宫述职的平西军将领,皇上说你们郑家的女儿最是重闺誉,可别回去了一脖子吊死,都嫁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