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嫡妻为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魏先森-(6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众人大笑,尹赟斜着眼说我这生出来就能昭告天下,这是我嫡长子。

尹勍抬起脚踢他,尹赟跳着跑了,嘴里还贱兮兮地喊着打不着~打不着~

他怎么怎么这样?顾銛哭笑不得。

他打小就这样,长大之后收敛了些,但安韶华挑眉他这个性子不是年岁能更改的。

第107章女规

到了天将黑,小豆苗也跟着安韶光来了。几日不见小豆苗竟已是一副王孙公子应该有的样子,不光衣着打扮变了,整个人的气质都不同了,举手投足间已经有了小小的气势跟分寸感。这个改变不能单纯地归于人靠衣装,不由得让人感慨安韶光年纪轻轻做太傅果然是有他的手段。

大家互相见了礼,都是自幼的交情,很快就找到了彼此相处最舒服的距离。小豆苗跟景和下了学,有的吃,正是最高兴。一时间孩子嬉闹,大人玩笑,整个院子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尹赟人逢喜事,又喝了两杯,闹腾个不停,不大个院子简直要放不下他这尊大神。

二皇子把小豆苗叫来,问了几句功课,夸了几句就放他去吃饭。

安韶华让景和骑到自己脖子上,去檐下看一窝新燕。

语梁跑来通报顾銛公子,有个刘七公子来访。

顾銛一愣,安韶华问谁,顾銛说不知。安韶华想了一下,说请。

既然是请,那就是需要礼遇。语梁自然知道,于是毕恭毕敬的去请了。

只是来人却着实让顾銛有些惊讶,竟然是穿越老乡。刘七娘。

刘七娘一副男子装扮,十分别扭地行了个男子见面的拱手礼,还错了。几人面色各异,却面带微笑回了礼。

刘七公子跟二皇子见礼,二皇子回了个礼。顾銛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尹勍笑了人家既然扮了男装来,必是有不得已之处。何苦拆穿?

简单一句话,顾銛竟然听愣了。他还真以为古装片里男扮女装的桥段上演,原来大家竟然都看出来了,只是不拆穿。再看尹赟,居然也收敛了方才的样子,只是围着朱羽转。

刘七娘拱了一圈手,却径直走过来,对着二皇子噗通一下就跪了下来,众人皆停下手中的事情看着她,这人却直直盯着二皇子求二皇子救救天下女子。

二皇子略沉吟了一下,说你先说说怎么回事?

刘七娘并未起身,说了郑大儒前些日子写得那些个女子闺训。

确实有些偏颇,但若是大张旗鼓反驳,只怕他们会说林致远说。

沈翎手搭上林致远的肩,林致远马上收声。沈翎小声接话。此事分寸最难。

郑家如今已然失了分寸。二皇子说前几天郑琴心死了。

众人皆默然,郑琴心怎么死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没想到郑琴心死后,郑大儒虽然伤心欲绝,却死不悔改,认为郑琴心死得其所,有心给自己的孙女也捐一个贞节牌坊,谁知开隆帝却说此风不可长。

郑大儒不敢跟皇上力争,便暗地里发动学子在百家学宫大谈节妇传烈女传,要为这些民间的贞洁烈女著书立说,以传后世。每每说完民间贞洁烈女,都要说到京中的烈女表率,郑琴心。言毕都要说上一段为郑琴心请命的话,或是要立贞节牌坊,或是要上表皇上请赐哀荣。

一时之间,擅长写青词的,写了好多歌颂郑琴心的词,说她是九天玄女落凡间。会写诗的,写了好多酸诗,四处传阅,满篇阿谀之词不忍卒读。就连那天桥说书的,也说起了女烈传。

这些事情,他们住在京中,自然都知道。只是该不该出手?

前不久,殿下带着我跟唯清已经去百家学宫讲了学,顾锋小声说此时再去,还是大张旗鼓地跟郑氏唱对台戏,是不是有些急躁了?

小豆苗,你怎么看?安韶光在一旁问小豆苗,声音不算小。

闻言,众人皆看向小豆苗。小豆苗想了想说若我是一个女子,有个人整天不许我说话、不许我出门、不许我见人,还动不动找理由逼我死,我恨死他了。所以,说到这里,小豆苗眼睛咕噜咕噜转了几遭,看了看顾銛才慢慢的说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一定不是让读书人仗着自己能说会道,用言语来害人的。

一番话,说得刘七娘露出些许轻松神色。她今日出门确实费劲。刘家十多年前突遭大变,一度风雨飘摇。如今虽然还是京中勋贵,却已是大不如前。刘家的女儿定亲的人家一家不如一家,刘七娘的生母早逝,嫡母原本并不大管她。可前不久继后二皇子赐婚的事情震动了整个刘家,刘家的女儿这么多,为什么要赐婚郑家的女儿?哪知京中的夫人们都说,郑氏的女儿是女德表率,刘家的女儿,呵呵。这一个呵呵惹恼了刘家的夫人们,刘家的小姐一下子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刘七娘是穿越来的,当然知道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才想方设法求援。

小豆苗还要说,安韶光在后面推了他一下,小声说所谓当权者,要随时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切不可让人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说出口的话,能用一个字,别多半个音。越是人多,越要多听,少说。

小豆苗闻言,回头向安韶光行了一礼。安韶光受了,眼睛里溢出笑意。摸了摸小豆苗的头。

且不说师徒俩再一边说什么。单是刚才小豆苗的一番话,二皇子等人都有了想法。

衔春端来了解酒茶,大家一边喝茶一边议事。等到晚间散去,已经大致除了章程。此时不是好时机,等到有人牵头反对,他们再暗中拱火,等两边激化到一触即发,他们再说动皇上出面。敲定了大方向,天已全黑。众人各自散去。

流觞阁重修之后,顾銛还没在此处睡过。倒是常听到语梁在耳边叽叽喳喳,安大人为了这个院子日夜费神,每一处都是爷亲自督造的。爷为了讨公子欢心画图纸直到半夜,一早就去看石料了。如此种种。

今日进来,果然是美。从流觞阁二楼往外望去,朗月当空,流云暗星。荷塘波光粼粼,鱼跃,惊起蛙声,水面一圈涟漪。风起,树影婆娑,沙沙声入耳,带来花香袭人。烦闷的心情看到这幅景致也有所疏解。

安韶华拉着顾銛躺下,说尹赟说过,二楼要到夏日才最有情致,我却以为听风看雨都要在楼上,闻花赏雪却要在一楼。

顾銛却有些心不在焉。

安韶华知道他心中想的是什么,便说此事需得从长计议。

这种挑动民心民意的事情,郑家做起来最是顺手。这是第一步,接下来呢?上辈子郑大儒先是写了一部女规,从言、行、德、工几处入手,规范女子一切举止。当时二皇子已然式微,七皇子却如日中天,皇上已然年迈。这部书最初是在民间传阅,后来上达天听。那时候的安韶华醉心探案,并不知道在朝堂上这本书是否经过朝臣的热议,想来是没有。总之等安韶华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皇上默许,继后提倡,七皇子到处蹦跶鼓吹。

没两年,满街都是带着帷帽的女子,等到后来,连灯节街上都见不到女人了。

试想一下,作为一个闺阁女子,一生不得出门,思及可怖。

他们自下而上,我们就自上而下。安韶华说明天我让沈翎说动沈相出山,写一个折子奏请皇上。

他们那叫什么自下而上?能念得起书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顾銛小声说一个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认识春夏秋冬几个字就自以为懂得万事万物的规律了。净是一群傻逼。

何谓傻安韶华问到一半才想起来,顾銛每每气急,就会说些民间粗野之词。想来这句也不是好话。

咳。果然,顾銛的表情局促了起来不是什么好话。你说这些学子们,既然是念过书的人,多少也该明些事理,他们的母亲也是女子,将来的妻子也是女子,至亲之人皆是女子,怎么会怎么会四处鼓吹这些。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