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韶华对于顾銛那神乎其技的起死回生之术虽然叹为观止,却依然心存疑虑。当时顾銛说过,只有七成把握,如今人已经有了脉搏,只要交给郎中,就没顾銛的事情了,顾銛救人之功已有定论。可现在顾銛要是继续跟上去,将来万一救不好,就真说不清了。更别提齐霈元那个老狗正围着这件事嗅来嗅去,有任何不妥,只怕就洗不清了,不是屎也是屎了。可话说回来,英儿究竟是安韶华的妹妹,但凡有一分希望,他还是想让她活下去。
守心可会医术?
开药啥的不会,我就是想去帮忙。
别去了,都是女眷,不方便。
经安韶华这么一说,顾銛才恍然间明白,这事情也许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
一行人到了如松堂,沈翎同林致远跟二皇子坐在一桌,早就候在这里了。顾锋带着三个孩子在院中玩耍,冯嬷嬷跟几个二皇子府来的侍人伺候在一边。
安韶华吩咐福贵在堂中摆上屏风,方便询问女眷。齐霈元又阴阳怪气地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被众人无视了。齐霈元走到堂中,还来回走了几步。可二皇子却坐在那里稳如泰山岿然不动。齐霈元借他个胆子也不敢坐下,只好站着开始问询。
众人说辞一致,二门外的还我读书处,宴客之时往来频繁,并不记得有什么特殊之处。孩子们所在的厢房并无人来,二皇子跟顾锋午间是在这里歇晌,为什么?二皇子想在哪里歇晌,还要有为什么?
齐霈元倒是心里为二皇子找到了理由。他路过的时候去还我读书处看了一眼,那里十分简陋,只有住孩子的屋子像个人住的地方。这么说来,传闻中顾二公子跟安韶华两相看厌也许是真的。这么说来,歇晌而已,在哪里都可以,自然舒服一点的厢房更好。
至于案发之时,因为仵作还没有查验出确切的遇害时间,所以并不知道是宴中还是宴席之后,自然也无从判定各人的行踪。为求稳妥,齐霈元要各人都说了一下行踪,李达在一旁挨个记下。
这一查问,就持续了一夜。当时在流光院的,除了参加寿宴的七个人,还有各自的随从小厮,二皇子还带了七八个侍卫。此外还有流光院三门之内的姨娘、小姐,和伺候她们的下人。外加来帮忙的侯府下人,竟有百余人人之众。天光渐亮,齐霈元呵欠连天。李达写到后半夜手就支撑不住了,由京兆府的另一名师爷接替。
二皇子、顾锋说完,留下一句有事遣人通传一声就带着三个孩子回了二皇子府。齐霈元干瞪眼不敢拦阻。
尹赟派人来说了一声,明日一早必定亲自上门。
沈翎与林致远说完就想走,被齐霈元拦住了,两人也没强求,转而坐在一旁静听。
辰时,齐霈元叫为英儿诊治的郎中问过英儿的情况之后,决定去侯府问询英儿。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修改得匆忙,没来得及精修。欢迎捉虫。
第65章英儿(倒V)
一行人行至侯府,严嬷嬷正等在二门口。
虽然已经听报信的丫鬟说过,英儿大好了。安韶华还是有些担心。正巧这严嬷嬷正是这回母亲派来伺候英儿的人,安韶华少不得追问几句。
回三少爷的话,英儿小姐寅时便醒了,喝了药又歇了一会儿。三少爷可放心了,严嬷嬷说着给顾銛行了一礼,顾銛虚扶了一下,严嬷嬷对顾銛说,多亏有顾公子出手相救,水山真人保佑。侯爷说了,等此间事了,要让英儿小姐亲自跪谢顾公子救命之恩呢。谢过顾銛之后,严嬷嬷继续说侯爷一早去告了假,也在福寿堂,哦,对了,老太君知道了英儿小姐的事儿,昨晚就把人直接接回了福寿堂,亲自看着。
听说是祖母出手了,安韶华深觉舒了一口气。
祖母身为女子,从未在朝为官,却是难得的沉稳睿智。从当初守着虚爵幼子能重振安家就能看得出,祖母乃是女中真豪杰。
安韶华又问了几句祖母的身体,最近吃用香不香,伺候的人是否用心。母亲近日心情可好,几位庶妹是否有好好学女红?
不觉间,他们几个就落在人后了。安韶华拉住顾銛,说崔十一以前是十三鹰的吗?
顾銛一愣,恍然间发现,从昨日起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不见崔十一了。按理说崔十一不是应该随侍在顾锋身边的吗?看出顾銛有疑问,安韶华小声说昨日我让崔十一去办些事,按理说早该回来了,可他还没归来。
四目相对,皆是郑重之色。你不便亲自去。你只说如何联系,我想办法。安韶华小声说。
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顾銛给了他一个哨子。
到了福寿堂,大家先见了安老太君。老太君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清粥小菜,齐霈元表示,他想赶紧问英儿一些事情,省的时间长了英儿忘记。给安老太君请安之后就要人带路去找英儿。安老太君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种小场面掌控地游刃有余。老太君场面话说的十分客气,留饭的意思却不容拒绝。难搞如齐霈元都挑不出理,也跟着吃了几口饭。
吃饭时,老太君慢条斯理地坐在一旁,缓声敲打他们:英儿虽说是就起来了,但是郎中说了,如今身子还是很虚的。经不起大悲大喜的。你们呢,问可以问。但是无关的事情就不用提了。
齐霈元左右看看,心知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便也回了几句,客客气气,不卑不亢。
齐大人啊,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安家啊,子嗣单薄,所以在外人看来,庶女不算什么,但是在我们安家,嫡庶一样,都是爹娘的心头肉。这要是英儿有个好歹,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可都,唉!可都受不了啊。老太君言辞凄切却面色如常。说完话,也不等齐霈元回答,就开始吩咐娇杏,别哭了。去告诉侯爷,齐大人要来问英儿一些事情。让他陪着,省的那些后院的女眷们不当回事。
安瑜也来?这是齐霈元没想到的。不过就算安瑜来了,该问的还是要问的。
英儿在福寿堂的里屋,娇杏娘家姓花,早年间都是老太君身边伺候的人,因为人本分又眉眼生得好,老太君把人给了忠勇侯。花姨娘守在英儿身边,已经止住了哭,眼睛却还是肿着的。
安瑜坐在床边,目光如水。他昨日亲自到流光院门口接人,都等了一个多时辰才把英儿接出来,更不用说那一院子哭声连天的女人们。想想就头疼。这是让人欺负到门上了。听说二皇子也在,这事情背后就大有深意了。
可如今看着这个呆子,面对齐霈元还表现得文质彬彬有礼有节。安瑜看着就觉得气不打一处来。这不就是前不久郑氏那老酸儒写得那叫什么以德报怨么。什么狗屁以德报怨?要安瑜说,就得是以拳头抱怨!人家说他是武夫。他知道,郑家那个老酸儒把他们这些武将背地里都称作匹夫,莽夫。安瑜自问是个老莽夫,谁知道老莽夫家里出了个小酸儒,安瑜看着眼睛疼。
安韶华隔着人看了一眼英儿,吓了一跳。英儿的右眼眼白充血,整个一个血红眼睛,怪瘆人的。安韶华看了眼顾銛,顾銛小声说英儿看起来不错。
这还不错?不过人是顾銛救回来的,他经见的多了,自然懂得多。他说不错就是不错。
红眼珠什么的齐霈元倒是看到了。他以为那是起死回生惹怒神灵的因果业障,与他无关。此刻他只想知道是谁犯下的案子,又是谁胆敢在二皇子在二门外的时候,大白天地在忠勇侯府杀人。
尽管他话说的漂亮,但在他背后,安瑜看他的眼神却夹杂着不屑与不善。这个齐霈元字字句句都有深意,安瑜猜测,大约是与二皇子有关。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