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热闹的基本都是女人,都生过娃,见过刚出生小婴儿的模样,谁见了不说一声丑。
皮肤皱巴巴的,还通红,没睁开的眼睛肿肿的,做父母的怎么能说自己娃丑呢不是。
她们可不咋相信顾父说的,一个刚出生的小屁孩能好看到哪儿去。
在边上,一个安安静静挺着大肚子洗衣服的女人,眼里冒出恶狠狠的光,嘴里不屑:不就是个赔钱货?还供着跟个宝似的。等我儿出来,羡慕死你们。
这个女人是五楼男人彭带财的婆娘崔琴,跟顾家的情况正好相反,连生了好几个女儿。
现在都四十多了,还再生,势必要生出个儿子来。
崔琴说话的声音不小,原本高高兴兴跟大家讨论的顾父,听到这话,立马止住了笑声,拎起手里的搓衣板就走到女人走面前。
说啊,继续说,刚刚太远了,我没听到。现在走近些,我顾良承就好好听着。
一向笑着待人的顾良承难得板着脸,气的手上的青筋直冒。
要不是看着这满口胡言的崔琴怀着身子,还是个女人,他恐怕两下子就把搓衣板给她抡过去了。
他家乖宝才出生呢,就这么不受待见。
崔琴见顾良承脸色不好,手里还拿着搓衣板,瞬间闭嘴了。
顾良承不善的瞪了她一眼,放下话:我闺女招你惹你了?又不是你们家的,你们不把闺女当回事,我们家当,关你们屁事。以后把嘴给我擦干净再说话,我顾良承也不是软柿子。
旁边的李婆子也怕这崔琴出点什么事,闹出来不好听,上前劝道:顾家的,你别跟彭家媳妇见识,你也多多少少听到过她们家情况。和气生财和气生财。
顾良承听了这话不乐意了,李大娘,她家情况关我闺女屁事,我家闺女有什么错了?平白无故遭这话。
见顾父不肯退步,周围的女人都开始劝崔琴向顾父道歉。
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崔琴死活不松口,当顾父不存在,站在那儿搓洗衣服。
大概是有人通风报信,顾亦一路小跑过来了。
随后而到的还有崔琴丈夫彭带财。
爸,你跟一个求而不得的孕妇计较什么?再不抓紧洗乖宝的衣服,乖宝过几天穿什么?
顾亦轻飘飘的一番话,就像刀子一样唰唰唰的插进彭家夫妻二人心里。
没儿子是他们老彭家的一痛处,丢了脸的彭带财一脚踹翻装着衣服的木盆。
洗个衣服都能给老子惹事,你怕是好日子过多了。
崔琴也是逞一时嘴快,见丈夫怒气冲冲的样子,身子瑟瑟发抖,生怕被踹的那是自己。
没带财,我想说什么来息怒丈夫的怒火,又不知道说什么。
还不快洗干净滚回来,净干些丢人事。彭带财忒了声唯唯诺诺的媳妇,又转过身来,向看着他俩的顾良承道歉。
顾兄弟,我这婆娘嘴贱了些,我向你家闺女说句对不起。我们这邻里街坊的,以后还要多多互帮互助。
彭带财又从口袋里摸出两颗包裹着亮闪闪纸壳的糖果,递给他:我现在这身上也没什么好的,这糖果给你闺女的见面礼。
顾良承目不斜视,直接拒绝:留着给你们孩子吃吧,既然彭大哥都这样说了,那这事就算了。
说完,转身对儿子顾亦说:来都来了,帮我洗点,快些。
顾亦和两个弟弟年纪相差不大,对小时候的弟弟也没什么印象,见到顾父手里小小的衣服物件,新奇极了。
看热闹的人见当事人都走了,纷纷散去。
彭带财见顾父没有收下糖果,也没在意,自己剥了一颗糖果往嘴里塞。
给家里那几个讨债的吃,还不如自己吃了。
也没看身后大着肚子的媳妇,彭带财一个人潇洒的离去了。
各家的媳妇儿老婆子看了,叹气也闭嘴了。
这两人,多亏凑一家去了,要不然还要祸害两家子人。
低头掉眼泪的崔琴,想喊住离去的彭带财,忍了忍还是没开口。
听到周围的人都在窃窃私语,她头低得更低了。
然后艰难的弯腰把被踢翻的衣服捡进盆里,回到洗衣服的台上,默不作声的洗着。
崔琴想到自己在婆家受尽的苦楚,还得不到一声好。再看看为媳妇儿和闺女洗衣服的顾父,心里不平随即而起。
都是女人,凭什么兰荟有这般疼爱她的丈夫和婆婆,还有三个儿子,生的女儿还这样受宠爱。
崔琴敢怒不敢言,眼底闪过一丝不明的算计,恶狠狠的扫视了周围的一众人。
等她生了儿子,等儿子有出息接她享福,一定要这些人好看。
帮着顾父洗完衣服,回家路上,顾亦平静的开口:爸,刚刚我要是不来,你要怎么收场?准备和一个孕妇干一架?
顾良承刚刚的硬气瞬间泄气了,摸摸头,一副骄傲的样子,哎嘿嘿,这不是我的好大儿来了嘛!怕什么,再说了,那婆娘的嘴太臭了,居然说我们乖宝是赔钱货,你听听。
刚刚他不在场,也不知道那女人说了什么,这听到顾父的复述,眉毛拧的紧紧的。
爸,以后少和彭家人接触,这次那个女人丢了那么大的面子,指不定心里又存什么坏心思。
这我还不知道,就是这楼上楼下的,难免碰到,也不好太过僵着。顾父也见到过彭家人怎么对那四个女儿的。
前两个女儿还不到20岁,就已经给嫁出去了。
吃相太难看了,就为了那么点彩礼钱。
三女儿和四女儿也没让读书,一个在家伺候一大家子人,另一个在厂里做零工,挣来的钱全都给彭带财了,听说大点的那个也在相看人家了。
造孽啊,多大点孩子,摊上这样的爸妈。
两人说着说着就到了家里,顾父这时也没什么事情,你去看书吧,你妈乖宝这边我和你奶奶照看着。
顾亦点点头,朝卧室走去。
顾珥现在在外面,家里房间也不够一人一间。所以,顾亦和顾散就住一个屋子。
大哥。顾散见是顾亦,从做题中抬头,喊了声,爸没事吧?
没事,以后离五楼那彭家远些,尤其是那个崔琴。顾亦想了想,还是叮嘱一番顾散。
防人之心不可无。
临走前他回头看到那个女人的眼神不对劲,就她突然怕搞事。
顾散察觉到大哥语气不对,我知道了。
也没问刚刚发生了什么。
小区就这么大点,要想知道什么,他知道的渠道多了,没必要再让大哥晦气一次。
第三章书里的大哥瞎了一只眼睛
顾妤十二月份出生的,一个月很快过去了。
春节也快到了。
兰荟也从月子里出来,顾妤的小模样也愈发舒展开来。
顾散自从顾妤出生那天回来,就再也没回来过,倒是电话联系过几次。
顾老太太前几天也回乡下了,虽然很舍不得香香软软的乖宝,但想着乡下的老伴儿以及大儿一家子人,还是回去了。
不过也快过年了,回去后过些日子三儿也会回老家。
顾妤在这一个多月来,很好的适应了婴儿这个新身份。
顾亦是高三学生,在安宁县最好的安宁一中读书,常年霸榜高三成绩。
校长和老师都对他寄予厚望,希望出一个清华北大的苗子。
不过,安宁一中离家比较近,顾亦选择走读。
中午和下午都在学校吃,早出晚归。
晚自习下了大概十点多,不过他成绩在那儿,老师们也特许他可以不上晚自习。
所以,他一般都选择在晚自习时间,找老师借个办公室,为需要的同学进行课程辅导。
赚取一些生活费。
高三的同学,都开始紧张起来,对顾亦收费教学的方式也没有异议。
老师后来也知道了,知道顾亦家中情况,又了解到收费都在恰当的价位,就没有过多的干预。
每天晚上到家,顾亦第一件事就是去顾父顾母卧室看看妹妹。
婴儿的睡眠说不准。
顾妤偶尔醒着能感受大哥在好奇的戳戳她,和她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