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北朝那块地,就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人都不建议去。女士也没有非要去不可的态度。
对于今天的问题,亨利想了想后,说道:“也许他们是真的不需要援助吧。而不是像北朝那样,只是打肿脸充胖子。”
“为什么你会这么想?”
亨利说道:“就是态度上给人的感觉。他们不像那种专制国家出来的人,一言一行都非得要维持着高高在上的态度,生怕被人看轻了。
“他们不怕使用调侃自己国家的言语,尽管这是非正式也非公开的场合。但是敢这么说话,一种是他有资格这么说,一种是他说的就是实情。
“不论是哪一种,都代表他是来自一个不会因为乱说话就惹麻烦的地方。所以尽管他的说话有些出格,不像一个合格的外交使节。
“但考虑到他是和老板您在闭门的场合交流,也就不那么意外了。甚至……”
“甚至什么?”奥黛丽·赫本问道。
“甚至从他们的话中,还可以感受到一股居高临下的鄙视感,批判着他口中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我也有些搞不清楚,他们这样的态度是从何而来。”
奥黛丽·赫本仔细品了一品,先前的对话还真有这样的感觉。
这跟常去一些落后国家,有些国家的官员喜欢做出色厉内荏的感觉不同。瓦坎达的这位联合国代表,真的有种莫名的自信,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他的言语。
“所以,我们就真的不去了?”赫本女士问道。
“假如要听我的建议的话,那就是别去了。既然对方觉得自己不需要帮助,我们还硬要凑上去的话,只会两面不讨好吧。联合国的人做事麻烦,瓦坎达的人也不高兴。”亨利实话说道。
“那你觉得有其他合适的地点吗?我记得你先前整理给我的报告,中美、南美好像已经间隔一段时间没去了。”
亨利语带保留地说道:“老板,这部分,我们上儿童基金会之后再讨论吧。看看工作小组有没有整理好的资料,提出其他建议。”
“嗯,也好。”话才刚说完,赫本女士突然脚步一顿。微微弯着腰,扶墙站着。
亨利连忙上前,问道:“老板,没事吧?”
“没事。刚刚只是突然腹部绞痛,现在又没了。”赫本女士站直身,就要继续走。
在一旁,不知道该不该伸手搀扶的亨利无奈地说道:“其实您这段时间的休息,我就觉得不太够。好像以前累积的一些病痛,趁着这空档全都跑出来了。
“要不我们再休息一阵子。虽说挂着亲善大使的头衔,但只要我们不提出要求,儿童基金会的人也乐得轻松。哪像您,现在都把这工作当成正职的了,天天跑。”
“哪有那么多话。”女士撅起嘴抱怨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