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玖支起半边身子,一头青丝散到腰际,笑容疏朗,定定地望着萧衡,嗓音低磁:过来。
萧衡点亮宫灯,乖巧地凑近卧榻边。顾玖抬手替他整理衣裳,将衣袍上细微的褶皱一一抚平,看见他的玉佩,微微蹙了一下眉:天子之佩,用白玉,结系玄色的丝带。你这样胡乱佩戴,怎么行?
小狼崽当上皇帝,已经有半个多月,却依然佩戴着诸侯王公专用的山玄玉,系着朱红色的丝带。不过,估计除了负责记录帝王言行、撰写《起居注》的起居郎,别的官员应该还没有注意到,毕竟,上朝的时候,百官不能直视天子的龙颜。
萧衡也知道这样不合礼仪,但这枚山玄玉玉佩是顾玖送的,他舍不得替换:这是先生送我的玉。
顾玖解下他自己的一对昆山羊脂白玉佩,一枚玉环,一枚玉玦。一并递给萧衡:早上时间紧,你先佩这个。
萧衡只接了玉环,却坚决不肯接玉玦:先生的玉从不离身,现在借给我,先生怎么办?
顾玖:送你了。我不戴玉饰,是名士风流,率性潇洒。你乱佩玉佩,别人只会说我没教好你。
萧衡推回白玉玦,摩挲着白玉环,幽幽地说:先生,玉玦不可以送人的。
古时候的帝王,外放臣子,如果想要召回,就赐玉环,请臣子还朝。要是希望永世不再相见,就赐玉玦,暗示恩情从此绝。
赠送玉玦,有与君相决绝的意思。顾玖轻咳一声,收回玉玦:别瞎想,你呀,难道梨子都不能分着吃了?
萧衡认真地说:梨子确实不能和先生分。
顾玖:
谐音不吉利而已,至于吗?
顾玖:那只赠玉环,玉,坚洁不渝;环,始终不绝。开心吗?
送礼的人非常不走心,收到礼物的萧衡却十分欢喜雀跃。这是顾玖从满月起,贴身佩戴至今的玉,被养得极其温润。何况寓意也很美好,坚毅纯洁、长长久久、圆圆满满。
萧衡佩在身上,美在心里。连举止都变得优雅了三分,主要是怕磕坏这枚玉佩。
萧衡:我也有东西要送给先生。
小狼崽亲手雕的龙纹玉簪,纹饰别致秀雅,玉质细腻通透。簪身上刻着篆书铭文: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顾玖让汤饼去皇家的小金库,取来一对白玉佩,和萧衡一人一枚,将玉佩重新配成一双。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礼记》
而且,佩玉一般需要成双成对。平民不可以佩玉。贵族男子的玉佩,至少是一双,比较考验个人的修养。假如走路带风,大步流星,边走边跳,玉佩的撞击声就会非常凌乱。慢吞吞地学乌龟也不可以,那样玉佩不会发出声音。非要像顾玖一样,行止坐卧,时刻从容,脚步不疾不徐,才有环佩轻鸣的效果。
萧衡在顾府待了几年,一直没能学会的优雅,居然在佩上顾玖的玉之后,自然而然地达成。他也头一回领悟到玉佩修身养性的作用。
顾玖莞尔:阿鸷,不必如此小心呵护,若是磕出裂纹,我再送你新的。
就这样,萧衡和顾玖佩着形制一模一样的玉,一起上朝去了。
萧衡是君王,坐席高高在上,没几个人发现他的玉佩和平常有什么不同。顾玖位列右侧第一个,容貌、气质、风度都极其显眼。
散朝之后,几个友人兼同僚,聚在崔府小酌。
崔璟把手伸到胡桌底下,猛扯顾玖的衣袖,声音压得极低:玉环怎么换了?攸之,你终于弄坏了一枚!你一定要诚实,对家父实话实说。家父老让我学你,还说你的玉佩二十四年从不离身,没有坏过。
每隔几年,崔璟的玉佩总会磕出一个小小的缺口,不得不换新的。这对世家子弟来说,是修养不足的体现。崔司空抓住机会,总要说教一顿,君子比德于玉。让崔璟加强德行修养。顾玖就是那种什么都好的别人家的孩子。
新的玉环,虽然也是西域进贡的昆山白玉,但是玉质比不上几十年前的那批贡品,不如旧玉那般温润无暇。被小世子看出来,很正常。
顾玖也压低声音:没有坏,当成定情信物,赠予陛下。
崔璟吃了一惊,随即坏笑:心机太深,以后陛下走几步,听见环珮之声,都要想你。
照这样说,小狼崽更心机,发簪固定满头青丝,岂不是情丝万缕皆系萧衡?顾玖咳嗽一声:伯珪邀我们小聚,不是为了打听这个吧?
没有歌舞,也没有请家伎或倡优前来陪酒,肯定是有正事要和他们商量。
崔璟起身,将门窗全部关上,才说:最近到处都在传,陛下并非武帝的子嗣,根本不是什么皇室血脉,而是攸之的男宠,是攸之伪造了他的皇子身份,将他推上皇位。
作者有话要说: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出自《诗经》
第60章平分虎符
=========================
皇室血脉,不容混淆。如果传言属实,萧衡根本就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很多重臣甚至可能因此改变立场,支持萧昀复位。
堂屋之中,气氛陡然变得凝重。
崔璟入尚书台,最初的官职是尚书郎,任满三年之后,称作侍郎,成为尚书令的副手之一。
尚书台是最高权力机构之一。百官的奏疏表谏,全国各地的政务,都会集中在尚书台,经过汇总,初步审阅,再由尚书令转交给皇帝。那些格式不对、不符合要求的奏疏表谏,通常刚刚交到尚书台,就被刷下来,退回官员手中。
因此,每逢有什么风吹草动,崔璟最先知道。
顾玖眉心微蹙:每个皇子出生,宫里都有簿册记录,有据可查。陛下的身份,我曾经取簿册核对过,没有问题。怎么会出现这种谣言?
荀嘉看看顾玖,又看看崔璟,沉声说:昨夜,我又去查了一遍,陛下陛下的降生,找不到任何相关的记录。帛书存放在太极宫,已经焚毁。内府的簿册被人做过手脚,替换了一些内容。内府的老宦官,几个月前的休沐日,醉死在家中。
荀嘉是侍中,本朝的侍中,权力相当于半个宰相。能够出入宫禁,接触到宫内的档案库。
关于萧衡的皇族血统,物证和人证,都已经不复存在。反倒是他的另一个身份清河公的男宠,一直在暗中流传。近两年,谣言愈演愈烈,很多人更愿意相信这种小道消息,认为这才是真相。
假作真时真亦假。
顾玖疑惑:禅让大典之前,必须先查验簿册,确认陛下的血统,太常卿为何没有提出异议?太常掌管祭祀、礼仪,禅让大典应该由太常主持。
崔璟白了他一眼:攸之,你当时超凶,让禁军围着皇城。一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架势,谁敢有异议?太常卿赫昭是杨瞻的姻亲,原本就是惊弓之鸟,尿都快吓出来了,怎么敢惹你?别说赫昭,连我都吓得做噩梦。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