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炮灰徒弟重生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炮灰徒弟重生了——姜鱼(15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这信,是顾兰君留下的信。

她在信上说,自师尊猝死、大师兄谢玄卿叛逃,小师弟燕不平身中剧毒昏迷不醒后,宋惊风被众人簇拥下迅速成为新宫主,她不相信谢玄卿会杀死师尊,暗中调查真相许久,找到了宋惊风与血丹堂勾结的证据,但她也暴露了,险被宋惊风所杀。

是阮灵昭救了她,他们二人一同逃出紫霄宫,阮灵昭用聂家留给他的半篇天水诀救了顾兰君,却不能治疗她的重伤,他竟铤而走险,将自己的寿元分了大半给顾兰君。

那个时候,顾兰君和阮灵昭才明白对方的心意,他们在星落镇定情、成亲,还有了阮秋。

因为宋惊风和血丹堂的追杀,他们被迫隐姓埋名,只能暂时隐居。谁知峰回路转,他们成亲不久,就重逢了失踪多年的大师兄。

他们都没有后悔过为师尊报仇,也都默契地隐瞒了他们因为重伤只剩下不多寿元的事。

后来,就跟谢玄卿说过的一样,谢玄卿经历十年苦难,重回化神境,打算回去救小师弟、为师尊报仇,但已经修习紫阳剑法的宋惊风和血丹堂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也如很多人知道的一样,宋惊风的挑拨离间成功了。

顾兰君明白,谢玄卿经历过背叛,又背负着深仇,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根本经不起挑拨,她想过劝说谢玄卿。而谢玄卿是看着阮灵昭长大的师兄,阮灵昭自然不可能背叛他,只是宋惊风故意为之,他为避免谢玄卿和顾兰君步入圈套,便将计就计,假意投诚,实则是去救燕不平。

将寿元分给顾兰君大半时,阮灵昭就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唯有大师兄谢玄卿重回紫霄宫,才能让为顾兰君和燕不平找到一条活路,他去时,就没想过活着回来。

结果便是众所周知那样,阮灵昭拼命证明了他的清白,救出燕不平,而谢玄卿一枪血洗血丹堂复仇,清理门户杀了宋惊风,重回紫霄宫,但他救不了燕不平和顾兰君。

那时紫霄宫正是百废待兴之时,燕不平的伤已经令谢玄卿焦头烂额,顾兰君不想再成为谢玄卿的累赘,便孤身一人离开紫霄宫。

她也在路上遇到了被谢玄卿放走的宋新亭,其实她本来是迁怒宋新亭的,可看到他一身伤,像个乞丐一样躺在街边,为了一口吃的被打得一身伤,她也动了恻隐之心。

收留宋新亭,是顾兰君考虑了很久做下的决定,那时她已经在停云观定居,也生下了阮秋,因为宋新亭是真心对阮秋好的,也是在生下阮秋后,顾兰君才放下了仇恨。

唯有爱,可以消弭仇恨。

顾兰君一生中有过很多在意的时刻,一切还没有发生,还是众人口中艳羡不已的紫霄五子时、师兄弟们平和相处时、与阮灵昭成亲时,她也在意过很多人,姐姐、师尊、师兄们还有师弟等等,她最放不下的两个人,便是阮灵昭和她的孩子阮秋。

阮灵昭曾与她结发为夫妻,也为了救她耗尽寿元。

阮秋因为她生来与常人不同。

她不敢将阮秋的秘密说出来,满心挣扎地看着阮秋慢慢长大,她的路也还是走到了尽头。

那时,她意识到,她必须要给阮秋找到一个可以庇护阮秋一生的人,她想过将阮秋送到自己的亲姐姐身边,也就是苍耀圣后身边,没想到先收到的是顾兰因的求救信。

于是顾兰君背上双剑,带着阮秋前往苍耀国都,救下小天子李钰,然而刚刚经历过逼宫的苍耀皇宫还未彻底平静,圣后难以兼顾苍耀与小天子,她也无法将阮秋留下。

顾兰君预料到自己将撑不过那个秋日,为了让阮秋好好活下去,她为阮秋定下了去处

紫霄宫。

她跟阮秋说,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娘已经走了,你无需留在停云观,带着双剑去紫霄宫,去找你的大师伯,他会代替娘照顾你。

在多年前的那个秋日,顾兰君看着门外与宋新亭玩闹的小阮秋,撑着病体写下这封信时,心中充满自责不舍,更多的却是不甘。

她还没来得及看到阮秋长大成人,也始终将阮秋身体的异状根源归结于自己。她这封信断断续续写了很久很久,只是几张信纸,根本无法将自己想跟阮秋说的话写完,但她也确实没有时间了,她就只能到此为止,搁下笔,将这封信收进剑匣里。

最后,顾兰君还是同阮秋说了她曾说过很多遍的对不起,也希望谢玄卿不要再介怀当年阮灵昭的死,连宋新亭,她也是希望他能真正放下仇恨,自由自在地活下去的。

阮秋看完信,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小时候不懂娘为何总跟他说对不起,长大之后知道真相,确实也因此痛苦过。但现在看到信,他想说娘完全没必要跟他道歉的,他生来这样,也不是娘所期盼的,但娘早已经不在,他这些话也找不到人说了。

小秋?因为阮秋沉默了太久,神情很是低落,殷无尘忧心不已,轻轻握住阮秋的手腕。

阮秋缓缓回神,朝殷无尘摇了摇头,再看向谢玄卿时,不由得轻叹一声,便将信交给他。

我想这信不仅是留给我的,也是留给大师伯的。

谢玄卿有些不敢接,他怕会看到顾兰君的斥责,过分的自责压抑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但在阮秋那双清澈的秋水眸注视下,他还是僵硬地伸出手,又小心地接过了信件。

看过这封信,阮秋对谢玄卿也多了几分真正的信任,他看着谢玄卿难掩颤抖的指尖,不忍心叹道:大师伯,娘没有怪你,她一向很清楚爹是因何而死的,当年带我离开,只不过是不想拖累你和燕前辈。

谢玄卿手上猛地一震,双眸睁大,呆呆看着信纸。

李三思大抵猜到什么,偏头看了阮秋一眼。殷无尘也不再问,只是用力握紧阮秋的手。

这种无声的安慰叫阮秋有些好笑,他其实没那么难过,能再看到娘留下的信,他是开心的,他也轻轻捏了下殷无尘的手心,告诉他自己没事,他只是有些担心谢玄卿。

在今日之前,他对谢玄卿一直持观望的态度,如今知道当年爹的死确实如谢玄卿说的那样,他才算真正认下谢玄卿这位大师伯。

况且娘能在临终前将他托付给紫霄宫,可见她对谢玄卿的信任,那么阮秋也愿意相信他。

一直以来,谢玄卿都将阮灵昭的死认定为自己的责任,为此自责多年,已成心结,也认定顾兰君当年离开是因为怨恨他害死了阮灵昭,尤其是在知道顾兰君离世之后。

为此,他一直不敢提当年的旧事,也不敢见顾兰君,不敢去找他们,便只在紫霄宫等着。

他觉得自己是没有资格出现在顾兰君和阮秋面前的。

只能祈求他们的原谅。

但没想到他会在今日知道顾兰君离开紫霄宫的真正原因,也看到了顾兰君留给他的劝慰。

原来顾兰君没有怨过他。

谢玄卿许久不语,也许久都没有回神,他忽然想起来,阮灵昭临死前将顾兰君托付给他时,也从未说过怨恨,他却说过一句话

灵昭不悔做过大师兄的师弟。

对于谢玄卿的心结,阮秋也知道几分,由此猜到这封信对他的重要。阮秋也不知谢玄卿能不能放下心结,只能说:大师伯,在爹娘眼中,你如兄如父,是他们最重要的人,他们的死和离开,你也很难释怀,但已经二十年了,你该走出来了。

谢玄卿沉默须臾,哑声道:我想单独陪陪他们。

他抬头望向墓碑上并列的两个名字时,眸中泛起微红血丝,也闪过一缕不易察觉的水光。

阮秋不由怔住。

顾兰君当年能将阮秋托付给谢玄卿,如今阮秋就对他有着足够的信任,再看一眼父母的合葬墓碑,看向殷无尘和李三思,李三思没说话,识趣地默不作声往山下走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