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选手惯用右手,那么左手浪对于选手而言就是反手浪。
反手浪比正手浪难度高上好几倍!
时满感觉到海浪正推动他往前驶去,而海风的呼啸声也在耳边响着。
这次,他几乎没有任何失误地完成起乘动作,完美又利落。
三号选手的起乘动作非常轻快,没有任何失误。主持人的讲解继续着:可以看出他对于身体的控制很好,而且基本功也非常扎实。
等等,他起乘后居然直接进行BottomTurn!
BottomTurn,简称底转,这个动作是起乘后在海浪上的第一次转弯,也是冲浪中最重要的技巧动作。
对于冲浪者来说,这个动作非常重要,因为它代表着一切动作的开始。
专业运动员可能会在起乘后直接底转来节省时间,但是大部分业余选手会在起乘稳定后再进行底转。
但是三号选手明明只是初学者,居然在起乘后几乎是同步进行了底转!
主持人语气激动道:只有在专业冲浪比赛才会看到专业冲浪者会在起乘的同步进行BottomTurn,而通常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接下来的组合技巧。
果然,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能力不容小看,三号选手在进行底转后,朝着浪顶追了过去!
现场的观众们睁大眼睛盯紧屏幕,不想错过一分一秒的表演。
不过不少人自言自语道:他这是想干吗?
评委席上,徐沐盯住海面情况,良久才开口:OffTheLip。
而在他旁边的评委听到这句话愣住了:你说三号选手要用冲浪板从浪尖顶部垂直冲出然后再翻转回切?
不。徐沐缓缓说道:他很可能结合OffTheLip和Air360度的翻转跳跃。
旁边人停顿两秒:那不是徐老师你的成名动作?
嗯。徐沐的视线回到海面,眼前的青年仿若与十九岁时的自己重叠。
青年那360度的翻转回旋身影不光映在徐沐眼里,更是印在现场观众视线中。
阳光透过青年身体的缝隙,折射出类似于金色的光辉。
观众席的时间像是被凝固住,连呼吸声都已停滞。
直到青年平稳地落在浪壁上,他们才爆发出雷霆般的掌声及欢呼声。
作者有话要说:
某次温网比赛时穿橙色鞋底被警告的那位是我的男神~费神~
我在这本书设计冲浪比赛规矩时也参考了不少网球比赛的规则,类似于职业化、滚动积分制之类的。
满满在向徐沐致敬,他其实挺崇拜徐沐的。
设定上徐沐年龄是28岁,是冲浪界的大神。
第16章
与此同时,九组体育的直播间里已然是爆炸的状态。
【天啊,我居然能再度见到徐神的成名作!】
【我也没想到,OffTheLip加上Air360度的翻转跳跃是徐神十九岁时首战成名作。】
【这位选手动作真标准,组合动作能达到徐神的效果。】
【不愧为国家一级运动员。】
评委席上,评委们也是连连发出感慨。
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徐老师的成名作。
对啊,看来这位选手很崇拜徐老师,这是在向你致敬呢。
三号选手不愧是一级运动员,对于动作的掌控还有身体素质都挺不错的。
这时,某位评委突然接了句:不过比起徐神,这个组合动作的完成度还是稍逊一筹。
徐沐眉峰微挑,转了过来:我倒是不这样认为。虽然他的这组动作和我当时很像,但是却更改过细节。
细节?
嗯。徐沐点点头,继续科普:听说过杠杠效应吗?
啊?其他人不太懂徐沐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句话,有些懵逼地看着对方。
当你的角度、施力点不同时,便能以较小的力道产生极大的作用。徐沐语气中带着赞许意味:这位选手实际上修改我那套组合动作里的细节,并以此达到了与我当时相同的效果,实际上来说他改良后的动作更为出众。
原来如此。其他人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
不过徐沐有句话没说,当初他在表演这套组合动作时,所用的力度以及角度都经过精心计算和考量的。
而三号选手修改后虽然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但是却让他看出对方的缺点。
力量不足、熟练度不够以及身体动作无法跟上脑子。
看来还是训练不太够的缘故。
徐沐把视线挪到电子屏上,他看到特写中青年那有些稚嫩的脸。
对方的眼眸中带着一些狠劲和掩藏不住的兴奋。
很好,搞冲浪这项极限运动的人就应该有这样的眼神。
想到这里,徐沐摸了摸下巴:也许过两年,这家伙将会是奥运会上最强的那个冲浪者。
而徐沐未发觉的是,在他身后出现另外一位棕发混血青年的身影。
那人在看到他盯着屏幕中的选手后,眸色沉了好几分。
棕发青年那双褐色眼眸犹如浅色玻璃,而左眉的眉尾处有着一条淡淡的断痕,薄唇微微抿紧。
突然棕发青年身后传来声音:菲尔?
棕发青年转过头去,淡淡道:教练。
你来找徐沐的吗?中年教练笑呵呵地说道:你跟你哥哥感情真好。
菲尔眼眸微闪,纠正道:他只是我父亲的养子而已。
那还不是一起长大的。教练走过去拍了拍菲尔肩膀,说道:不过你可能要等到比赛结束才能去找他,评委席是不可以随便进去的。
不,我不是来找他的。菲尔的视线在徐沐身上转了几圈,然后转身离开比赛现场。
他才不是来找徐沐的,而且徐沐关不关心自己比赛成绩也跟他没关系。
*
时满驾驭着冲浪板,站在板尖上俯视着下方。
他感觉自己逐渐和海浪融为一体。
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本该属于这里,属于这片大海。
但是,这还不够!
单单一米左右的反手浪,还不够!
他觉得自己还需要更高、更为激烈的浪花。
能遮天铺地将自己笼罩在里面,让多巴胺分泌得更为旺盛的那种海浪!
比任何运动、任何事情都要刺激,属于感官终极体验的那种。
这时,时满的耳机里传来漆方急躁的声音:时满哥哥,预测图上传来潮汛变化,马上有浪高超过三米的海浪袭来。你快点回到岸上!
三米?哪个方向?时满的视线扫向身后,声音中带上兴趣了然的味道。
西北方向。漆方继续说道:还有三分多钟就到达了。
听到漆方的话,时满眼眸中的兴奋色彩越变越烈,他眉峰微挑:小方,哥哥带你去乘风破浪。
啊?漆方的思维没有跟上去,但是危机感却让他警觉。
从小到大,大院孩子玩打仗游戏的时候,第一个冲锋陷阵的都是时满哥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