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全一听,连忙道,“回禀万岁,安亲王十日前已经出发,想必最慢也就这两日。”
德全伺候了启元帝几十年,虽然不能将他的心思揣摩的一清二楚,但是七七八八的成分还是有的,加上他的双胞胎哥哥福全又专门统领着后宫差事,两人前朝后宫配合的相当默契,所以对于发生事情,自然知道的十分清楚。
安亲王风头出够了,可不得皇上和其他皇子们头疼么!
“惠妃哪里打听出什么消息没有?”启元帝轻笑,惠妃小心谨慎了一辈子,临到老了,却还要为这个不省心的儿子逢场作戏,也真是委屈她了。
“惠妃娘娘的手段万岁爷也是知晓的,奴才这些没读过什么书的庸人,哪里能比得上啊!虽然什么都没有打听出来,倒是奴才觉得,惠主子现在的演技越发敷衍了,早没有当年的走心。
自您加封妃位之后,娘娘每日打扮得珠光宝气,日日在御花园赏花听戏,时不时还要宴请六宫娘娘,那日子过得是再舒心不过了。倒是奴才听说,每次娘娘和其他各宫里的娘娘聚会后,贵妃娘娘和娴妃娘娘哪里,内务府总要新送上好几套一模一样的茶具。”
德全一五一十的说了,他也不怕得罪后宫里的娘娘们,反正他是皇帝的人,他的主子是皇上,生前有幸伺候皇帝,死后那也是要跟着主子一起走的,所以他有什么可怕的呢?
要他来说,这后宫里的女人,别看着出身高贵,但要是真进了宫里,尤其是遇上像启元帝这样一位大权在握,又有一番抱负的明君,几十年下来,过得还不如他这个奴才体面和尊贵,说起来还真是令人唏嘘。
就拿贵妃、娴妃、惠妃三位娘娘来说,前面两位娘娘出身大家,前朝后宫那都是出过不少大人物的,可是那又如何?皇帝需要贵妃制衡皇后的时候,贵妃那才能起来,等皇后一倒,紧接着娴妃又跟着起来制衡贵妃,等两人斗得乌鸡眼的时候,其他花枝招展,各色各样的小姑娘又被送进了宫里。
那还能怎么办?只能接着斗呗!
就连惠妃娘娘,那样聪慧进退有度的女人,早年间还不得跟着皇上一起做戏,压得皇后和贵妃两人喘不过气了?等两人回过神来,下面的皇子一排排的生,好几个甚至都是同年同月出生,前后生日就隔着几天,那还争什么争,压死了前面大的,后面小的立马就能填上来。
就跟地里种萝卜似的,一个坑一个萝卜,都不带眨眼的!
前朝后宫消停了,惠妃的作用好像也利用完了,于是大家发现,宠冠后宫的谢氏女,哪怕给皇上生了一个皇子,最后也只给封了一个嫔位。
这么多年惠嫔紧闭宫门,从不主动出门露面,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若不是这次安亲王冒出了头,大家都快要忘了安亲王的生母可还是在后宫好端端的。
启元帝一笑,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对着德全道,“惠妃虽是个女子,但是心思不输男儿,要不然当初朕也不会和她联手,一起拔出了江家、王家、谢家几大家族在前朝后宫的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