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祝龚(52)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在众多学子的心中,还有一样恩惠让人难忘。

那就是谢舒举办的金陵文社。

在此前,像应试之类的知识一直只在学院或是大儒之中流传,哪里会像谢舒这般大张旗鼓地举办文社,相聚起来以揣摩举业为目的,并且还得到了官府的扶植和奖励。

一开始也有人认为谢舒是想在文人之中博取一个好名声,可渐渐的,众人发现这文社虽然参加条件有诸多限制,需要参加应试的举子或是童生,还得在应试上有一些心得,但举办的文会,却不拘身份。

即便是愚夫凡子,不识一字,也可以在旁倾听,无论牧童樵竖、市井少年,还是白面书生,绪锦乡绅,也不会阻拦。

众人这时也看到了更大的格局,谢舒这不是要改变金陵举子的境遇,这分明是想要改变圣学不拘泥在儒生文士的局面!

他这样做,知不知道有多么艰难,又真的有用吗?

不过当文社以及讲学流行开来,成为社会化的传播事业之后,众人无不为此奔走逢迎。

富商们愿意出资赞助,百姓也以此为风尚,没到文会举行的时候,往往拥堵几个街头。

不知不觉,金陵文人风气大起,与之前有别。

现在金陵文社已经到了一席难求的地步,能成为文社中的成员,也让人欣羡不已,并且以此为荣。

今日的文会也在绘幅楼举行。

如今绘幅楼早已成为文人一大盛地,即使没有到举行文会的日子也有许多人在此观赏流连。

现在临近春闱,更是盛况空前。

谢舒身穿一件墨色的长衫站在高台上,玉冠博带,容颜清冷俊挺,长身直立,讲学完毕,众人纷纷予以热烈的掌声,他下台后,仍有不少人注目。

身为金陵文社的组建者也是文社中心人物,谢舒自然不会缺少别人的拥戴,甚至大家还冠了他一个文首的称呼。

当然,这个称呼,谢舒也觉得承受起来太过沉重,但他不得不这样做。

若能让金陵百姓皆知自性、自灵、自完、自足,何愁不能慨然于山林海滨,天下王土?

谢舒走到台后,这时万天云将手中的记录递给他,这是今日文会大致的人员来宾以及赞助商的名单,如今谢舒将一部分交给万天云负责,有这一层知府公子的身份在,无往不利。

万天云见谢舒点头,便想转身离开,这时又回头挑了挑眉道:今日倒没什么闹事的人,不过你还是小心一些吧。

万天云口中闹事的人,这段时间里不少,文会不拘身份,因此出入人员鱼龙混杂,其中大有心怀不轨之人。

虽说最后都能解决,但调查起来却总查不到太多,可见这背后之人的手段,谢舒也有了大概的猜测。

谢舒沉吟片刻,淡淡笑道:恩,如今春闱在即,想必对方也在等一个机会。

万天云听到谢舒这番话,心却微微一沉,难怪顾家没了动作,原来是等着春闱的时候。这春闱才是真正的试金石,若是谢舒像之前两次乡试一样,再次落第,那么这些好不容易堆积起来的名声都付之东流了。虽说万天云也觉得谢舒这次总不会真的一个名次都没有,可若仅仅是上榜还远远不够......

不过看谢舒这样子,倒是不慌不忙,他干嘛要关心那么多?

此时文社一散,谢舒也拜别众人,回到家中。

看到虞楚息朝他展颜一笑的时候,谢舒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他快步走上前去,轻轻牵住郎君的手。

不知不觉,他和郎君已经度过了一个春秋。

而后,还会有下一个春秋。

第076章

乡试的主考官是由京中派遣的学政担任,其他十多位同考官则是由本省的进士官员选出,二月中旬,派去江南省的学政便已经到了,接着所有人会闭关一起出乡试的考题,直到批改完所有的试卷,才会出来。

眼看着离考试开考的时间只有不到半个月了,谢舒不再举办文会,让文社的成员也各自安心复习,迎接即将到来的乡试,他自己也每天都泡在书房里。

今日,谢舒却没有继续在书房看书,而是邀请郎君一起出游。

现在还是二月底,霜寒虽褪,但路边的枯树枝头还未长出细嫩的绿芽。这样的天气里,也看不到什么行人,只听得到车轮转动的声音。

虞楚息穿着一身秋香色的鹤氅,半张脸藏在白生生的里绒中,只露出深秀的眉眼,他手里抱着暖手的汤婆子不放,语气带着几分慵懒:你不好好在家里看书,带我出来做什么?

谢舒微微一笑道:如今考试在即,我即便读一两句也不起什么作用,倒不如放松心神会更好些。

虞楚息闻言点点头也觉得谢舒说的有些道理,本来他还想问谢舒去哪里,现在倒也不必再问了,只轻轻勾了勾唇角。

谢舒看着虞楚息,心头同样泛起一阵欢喜。

这些日子,谢舒一直专心学业和文社,虽然也能找到时间和郎君相处,可总觉得让郎君受到了冷落,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和郎君同游的机会。

快下午的时候,到了谢舒早已安排好的湖心小筑。

昨日山中下过一场大雪后,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天边白云上下一色,湖边仅有人影两三点,湖光如镜,空明摩荡。

谢舒牵着郎君从马车上下来,两人上了一艘青蓬船,向着湖心轻轻幌去。

船内净几暖炉,茶铛旋煮,冒出袅袅青烟。

谢舒这次来,不仅是带郎君赏玩湖心之景,更是品尝一种当地名为雪鱼的美味。

这种雪鱼只有冬天会从湖底游出,肉质白细鲜嫩,清口不腻,但因数量十分稀少,雪鱼又仅在冰水里活动,金陵城内很少见到,谢舒便想着自己试试。

谢舒虽然没有太多钓鱼的经验,好在这里的钓竿还算好用,和现代的抛竿有些相像。

在谢舒挂上鱼饵的时候,虞楚息也好奇地凑过来看。

谢舒见虞楚息感兴趣,便手把手地教他。

只是这冬天钓鱼本就不易,两人又没多少技巧,免不了手忙脚乱,但虞楚息仍然不肯放弃。

谢舒担心虞楚息手冷,又不敢叨扰到他,只好给他倒些热茶,免得受凉。

后面玩了一天,才钓上几条小鱼,却也十分尽兴。

等天色渐渐暗淡,小舟停靠在岸边,他们正好碰上一位提着鱼篓的老叟,总算不至于毫无收获。

到了终于吃上雪鱼的时候,这鱼肉不仅比谢舒想象的要好,还有一种甘甜的感觉,能够在心间细细回味许久。

*在逃小香猪

容展,这对策你需记着最关键的一句话,以古之鉴,求今之宜便是。

姜鸿注视着谢舒微笑着说道。

姜鸿所说的这八个字道明了时策的要点,考试中除却经义、诗赋、试论之外,还有一种试题,叫做策问。

如果说其他三种考题测试的是士子的学识,那么策问反映的就是考生真正的处事能力和政治才华。

从科举兴起以来,策问所占的比重就不断加大,尤其是当朝实行科举改制之后,策问也从两道增加到了三道。

而策问大致分为经义策和时务策,经义策考察的自然是经义中的内容,时务策考察的便是解决朝政的能力。

从泰安元年开始,策题已不再以经史作为重点,反而有重时务的倾向。

但由于策题往往要言国家得失,军国利害,若是任由民众随意谈论,恐生其变,再加上西部跶坦虎视眈眈,泄露机密,也不是妙事,因为这些种种缘由,朝廷禁止印刷有关策论的文字。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