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祝龚(26)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看来此事他需要尽快禀明邵祯。

就在众人猜疑之际,忽然看到一辆马车缓缓驶向姜府。

等等,这辆马车上面的徽记倒是十分眼熟!

众人看清之后,不免大笑起来,这不是虞家的马车吗?看来这上面坐着的人便是谢舒了!

自从几个月前,谢舒一举在诗会中扬名后,倒是扭转了一些先前的印象。

众人对谢舒是又酸又羡,没想到他这入赘,竟然有这般数不尽的好处来。

不过后来,虞家的事情一出,众人又笃定,这世上哪有如此十全十美的事情,这虞家再富贵,这少当家长得再漂亮又如何,他那性子有谁能接得住?

加上谢舒之后从不应邀什么聚会,众人更确定无误。

时隔几月,没想到谢舒终于露面,还直来直往向姜府大门而去,自然是惹人发笑。

毕竟在座的人,即便有心思,也只是派仆从送去拜帖试探一二,哪里会巴巴地上去吃个闭门羹!这个谢舒,真以为自己有了一些诗名,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因此众人都站起来,纷纷往窗外一望,等着看好戏呢!

紧接着,只见那马车到了姜府的门口后,停了停,便畅通无阻地进了大门。

*

时隔十天后,谢舒再次见到姜鸿,只见姜鸿的装束已与之前焕然不同,一身褒衣博带,广袍长屐,风范尽显。

谢舒见此,倒也不惊讶,他来之前便已知道了姜鸿的真实身份,于是依旧恭谨地和老师见礼,同时将手中的礼物递上:承蒙先生看重我,愿意收我为徒,只是那日实在仓促,来不及给先生备礼,今日登门,特地和......内子一起选了一套文房四宝拿来,还望先生不弃。

姜鸿面上不显,心中是有几分满意的。

其实收下谢舒前,姜鸿除了从玄真口中得知谢舒是虞家的赘婿,十四岁便中了秀才之后之外,一无所知。

然而姜鸿没想到,竟还有意外之喜。

他这学生不仅在诗作上有天赋,还难得头脑冷静,处事沉稳,善于判读。

今日一见,又处变不惊,有礼有节,更增添几分喜爱之意。

姜鸿让童子收下礼物之后,便带着谢舒来到了他这几天布置好的书房里。

当谢舒看到这万卷藏书之富,不免呼吸一顿。

其实来到这里之后几个月,谢舒也在收集一些稀有的古籍,可即便以虞家之力,也并不容易。虽然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印刷术和造纸术,但并未普及,一般文人要想看书,仍以抄书为主,抄一本书往往也要耗费几百文以上作为购买纸笔为用,还不谈其中的时间与心力。

而古籍善本更是属于奢侈品,交易量很少,鲜少流通。

这时姜鸿负手逡巡一眼,喃喃自嘲道:这二十年来,我也不算白忙一场了......

紧接着姜鸿又话锋一转,目光骤然犀利起来,直视谢舒的眼神道:你可知,我为何要收你为徒?

第038章

谢舒见姜鸿神情忽然沉肃下来,与先前完全不同。

听到他的问题,谢舒何尝没有过疑惑?

之前谢舒不曾多想,是因为他尚能够找到一些理由。

可现在姜鸿如此一问,这证明其中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说来也是,姜鸿到底身份非同凡响。

谢舒之前的想法其实并不能说服自己,他虽然不会妄自菲薄,可也不是不知世事的人。

姜鸿身为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祭酒,门下监生不知凡数,而京城乃是一国之都,人才济济,振鹭在庭,这二十年来,姜鸿不至于找不到第二个合乎心意的弟子,却独独回到金陵的时候,看中了自己。

这世上不会有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想通此处之后,谢舒却依旧不闪不避地看着姜鸿,他将问题抛给对方,只沉着应对道:学生不敢自骄,但先生既然收我为徒,必是因为先生觉得我身上有哪点不同,有过人之处。

闻言,姜鸿绷起的脸不禁放松了几分,他这学生真是心境舒朗,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这般不卑不亢,不过这正是他看中对方的原因之一。

但姜鸿很快又压下嘴角,他也不卖关子,直接揭开了谜底。

谢舒,你出身寒门,非世家子弟,这意味着你以后只能靠科举进入仕途。你的夫郎是商贾巨富,那么你今后为官,不缺钱财,不需要为五斗米折腰。你的身份是商户赘婿,即便进入仕途,也不会一步登天,引人注目,反而可以一步步地积攒实力。

姜鸿说这番话的时候,目光极慢地从谢舒的面上扫过,不肯放过他丝毫的表情变化,然而让姜鸿也有些意外的是,谢舒除却一开始露出一分惊讶以外,竟很快沉静下来。

姜鸿眯了眯眼道:我说这话时,你可明白了,我是在利用你包括你的身份。

闻言,谢舒只是淡淡一笑道:先生,您如此细致地分析我的背景,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是因为先生对我寄予一份厚望,而这一份厚望,大概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所以即便是先生,也需要再三斟酌。

谢舒刚才已经听出姜鸿那一段话里的言外之意,也许旁人不知道,但谢舒很清楚科举的发展历程。

科举是封建社会取用人才的必经之路,只有用科举,才能够笼络天下有识之士,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现在正处在科举早期的时段,整个社会急需要新的变革。

因此统治阶级会优先任用寒门子弟,所以这是最根正苗红的出路。但就这样想要在官场出头,却仍然困难重重,要当一个官不容易,当一个好官更是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前期需要一些财力,同时在积蓄力量之前,不能锋芒毕露,惹人注目。

这三点,谢舒刚好都具备。

姜鸿听到谢舒的话,忍不住露出微笑,脸上闪过了一丝赞赏之意。

但不到片刻的时间,姜鸿便收回了笑意,他目光如电,神情凛然道:谢舒,我必须要告诉你,我收你为徒并非是希望你在官场上营营苟苟一生,也不希望你像我一样,只懂学问,却一事不成。我希望你今后有一天能够做到以天下为己任,为百姓开太平。

姜鸿说这话时,心中不是不怆然的。

这是他曾经的志向,却最终步步渐远。

如今天下看似长治久安,实际积弊多矣。

世家骄恣,党争频繁,吏治沉疴,边备不足,财用大匮。

偏偏帝王垂暮,储君不稳,若是再这样下去,整个大庆将注定步步滑入衰落的深渊。

当然姜鸿也清楚,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解决的,面对曾经那位学生的反面无情,他都有心无力。

姜鸿为此深深反思过自己,他辞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曾经有过就此隐居的念头。

不过姜鸿还是很快重整旗鼓,他一步步走到今天,所经历的世事坎坷远不止如此,这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他攒下的一身本事不能就这样浪费,所以姜鸿一直在思考,自己将来要收一个怎样的学生。

而谢舒完美符合了他的要求,甚至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面对姜鸿暗含期许的眼神,谢舒却微微一怔,没有立刻回答。

因为这是一个他承受不起的要求。

虽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已经有几个月了,但谢舒并没有真正融入这个世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