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祝龚(1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第二天,也不知道丫鬟们是怎么传的,谢舒总觉得她们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

不过谢舒也没管这个,他现在还有事情要做。

自从昨日参加了诗会之后,谢舒也有了新的打算。

虽然这个世界对谢舒来说,尚有些迷茫,但有些选择,却不需要等太多的时间。

在这里当着上门赘婿的生活固然悠闲散漫,可谢舒又何尝不知道,这是因为所有的压力都分担在了郎君一个人的头上。

虽说谢舒并不清楚在这个世界上双儿的身份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过很明显的是,郎君因为这个受到了许多限制,所以他明明是虞老爷唯一的嫡子,在虞家的地位却仍然受到威胁。

之前来找过几次麻烦的虞万春现在看似销声匿迹,但谁又说得准,他日后会做什么?

谢舒知道自己在生意上什么都不了解,帮不了郎君什么,不过他也有别的擅长之处。

而在古代,恰恰有一条被称为青云路的大道。

这条大道,叫做科举。

也只有科举,才可以在古代这样一个阶级森严,等级鲜明的社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向普通的寒门庶族敞开通往高处的大门。

不管是为别人还是为自己,谢舒都决定自己应该亲自探一探这青云路。

谢舒很快了解到大庆的科举考试开始的时间并不长,不到一百年,制度也不像他所知道的那么繁琐。

大庆的科举考试主要考四个内容:诗赋、经义、论、策。

而谢舒如今的身份是秀才,他要通过的下一关便是乡试。

乡试听上去有些普通,但实际上相当于省考,只要通过乡试,就成了举人,有了做官的资格,即使会试不能及第,也可以安排一定的官职,因此率取率极低,难度也最为艰巨。

至于后面的会试、殿试,暂且不论。

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一共有三场,去年泰安二年已经举行了一次,下一次是泰安五年,也就是说,谢舒还有两年的时间。

这两年,谢舒需要通晓四书五经,还需要好好研究这四种题型,这对于谢舒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难度。

毕竟在现代的时候,谢舒虽然对此有所研究,可也没有到这样的地步。

其中诗赋和经义倒不担心,前者只需要根据题目做出相应的解答,后者则是出题者从四书五经中截取一些话,让考生阐述义理,这些自己看书也能知道一二。

而试论和是试策就需要对史事、时务有所见解了,这些光从书上是很难知道完全的,所以谢舒还要仔细考虑一番。

不过这些都还不着急,谢舒先从四书五经开始复习。

因为之前原身的课本和笔记还算详尽,谢舒需要的东西并不多,缺什么让洗墨去买就是,而洗墨见了主子开始专心向学起来,更是高高兴兴,办事极为用心。

过了几日,关于西园诗会的盛事渐渐在文人之中流传起来。

尤其是谢舒和崔成做的两首诗在坊间更是津津乐道,人人都说,这两首诗以桃花为主题的诗做的极好。

不过崔成大家都知道,在金陵向来有名。

可这谢舒又是何人?能够在顾三公子举办的西园诗会上,力压众多才子,还留下了这么一首风流别致的桃花诗。

毕竟在此之前,人们很少见过这样风格细腻,语言婉约,情感蕴藉的诗篇。

据参加诗会的人说,这首诗还是谢舒为他的夫郎所作,当天更是为夫郎向顾三公子讨了一枝桃花。

人人不免好奇,这谢舒到底是谁?

很快,大家就发现这谢舒的名字还有点耳熟,这不是三年前那个亲自上门去虞家当赘婿的那个穷秀才吗?

这几年,时常还听到有传言,说谢舒和虞家的少当家其实感情不和,许多人也这样认为,毕竟谁不知道虞楚息的性子有多厉害,谢舒主动上门当赘婿又是为了什么。

没想到这个谢舒和大家想的大不一样,竟是这么一个有才华,又钟情之人。

虽然众人还是有点半信半疑,不过人们都喜欢八卦,伴随着谢舒的诗名,这件事也流传得越来越广。

这天,虞楚息也听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020章

虞楚息正在对账,听到下人汇报的时候,他握着毛笔的指尖忍不住微微一抖,落下一道突兀的墨痕。

那下人并未注意到虞楚息的失态,依旧详尽地回禀道:外面的市坊都传遍了,说是谢相公才情独绝,那日在诗会上竟是一挥而就,写下了这首桃花诗。当时虽说是被称为诗鬼的崔成夺魁,但崔成回去后,却到处跟人说,他不如谢相公......

虞楚息心情慢慢平复下来,他又细细勾勒,重新用笔锋将那墨痕圆润过去。

那下人偷看了一眼虞楚息的神色,继续道:外面的人还说,这桃花诗是谢相公为您所作,而且当时还亲自向顾三公子讨要了一枝桃花。

那下人说道这里的时候,忍不住去看虞楚息桌上摆放的一块青釉瓷瓶,那里面就插着一枝光泽鲜艳,色如胭脂的桃花。

可是今天已经是西园诗会举行的几天后了,再怎么也不可能保存地这么好。

因此那下人也放下了心,毕竟这次他来禀报的原本不是这事。

但那下人并未注意到的是,虞楚息的目光却在此时有些游离,原来那日,他不仅带回了一枝桃花,还作了一首诗吗?

他作的诗,又是什么样的诗呢?

虞楚息忽然问道:你可抄写下了那首诗?

那下人点了点头,从袖中拿出一页纸张,小心翼翼地呈递在虞楚息的案头。

虽说他听着到城里头的传言,也觉得夸张无比,只要在府里跟着虞楚息做过三年事的人,哪里不知道这少当家和谢舒的真实关系呢?

但他听这坊间对这首诗颇为追捧,也不能免俗,即使不懂什么诗赋,还是飞速找了一张纸抄了下来,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

然而那下人将纸张递到虞楚息眼前后,见虞楚息只是默不作声地看着,并没有发表其他言论的意思,他自然不好再说别的,不过也暗自感叹,看来这谢相公做的诗真有那么好啊,连郎君都爱不释手一样......

过了一会儿,虞楚息方才回过神,他长睫微闪,收下纸张的同时也不动声色地冷了语气道:这就是你探查到的东西?

那下人心头一慌,忙低下头道:哪能啊?少当家你之前让我调查的事情,我已经都探听完全了。

他说话快而清楚地交代道:谢相公一家子一直住在西边的平乐坊,他们家交情不多,家中关系也不复杂,仅有三人而已。谢相公的父亲谢老爷原是京城人士,听说曾做过文官,十年前来到的金陵,之后便赋闲在家。他的生父谢阿爹是一个和善人,也是京城人士,自从四年前谢相公的父母双双因病去世后,谢相公家中便只有他一人了。

虞楚息见他语言累赘,但并未催促,只默默听着。

那下人也意识自己没说到重点,于是话锋一转道:谢家和周围的街坊邻居关系也和睦,谢阿爹还时常接济邻近的一户人家,因此两家人关系匪浅。

听到这里,虞楚息目光微微一暗。

那下人小心地斟酌着用词道:那家人姓卫,一共有五口人,一直以来在街坊中名声不好。卫家人时常酗酒赌博,平日不务正业,因此都不爱和他家交好......不过卫父卫母除却生养了两个一脉相承的儿子以外,他家还有一个双儿,倒是长得漂亮......

说到这里,那下人不由得有些犹豫。

其实双儿数量很少,若是哪家人生有双儿,周围人都知晓。而双儿能像女子一样受孕,但几率却是不同的,因此有的双儿求娶的人不少,有的却......

而影响这一切的便是那颗代表着双儿的红痣......

恰巧他们虞家的少当家也是双儿,红痣还长得那般偏,因此那下人不免纠结该不该继续说下去。

不过他转念一想,他们少当家是何等人物,怎会计较这些?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