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小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了。
恨他也好,只要心里能一直记着他,哪怕是恨他,怨他,怎么样都好。
外头的天色也渐渐亮了,沈清源不好在此逗留太久,便要起身离开。
临走之前,他还是放心不下小景。
担心自己一走,小景一个人孤零零的,要是又掉眼泪怎么办。
小景,师兄尽量抽时间过来看你。你的修为增进得很快,恐怕再过几年,师兄也不是你的对手了,但是,凡事不要太急于求成,否则容易伤到你自己。
小景当然知道,所以他修炼时都很小心,不敢太过急切的。
这个沈清源犹豫了许久,才将一支道簪拿了出来,可以请你收下么?
这是林景的道簪,也是属于小景的。
应该物归原主了。
小景定定地望着递过来的这支道簪,隐隐察觉到,这应该是林景的东西。
再一次的,小景拒绝了:我不想要。
就当师兄请求你,也不肯收么?
嗯,我不想要。
沈清源也没再坚持,转而又拿出了一串赤红色的念珠,他道:这个是我前阵子亲手雕刻的,一共七十二颗珠子,全部打磨光滑了,上面还刻了你的名字。
我的名字?
小景愣了愣,顺着沈清源手指的方向望了过去,果然看见一颗念珠上,并排雕刻了两个小小的字:常轩。
刻的是常轩,不是什么林景,也不是小景。
只是常轩。
送给你,往后你心烦意乱时,就转一转念珠,便会静心许多。顿了顿,沈清源好像有点担心小景不收,直接就抓过他的手腕,二话不说就套了上去。
然后转身就快步离去,一点不给小景拒绝的机会。
小景抬手看着手腕上的念珠,心里暗暗想着。
如果当初和沈清源的初见,不是那么的不堪,那该有多好。
也许,他能和沈清源好好相处的。
关禁闭也不全然都是坏事儿。
最起码没人过来打搅,小景可以静下心来,好好修炼了。
他最近发现,自己修为蹭蹭蹭往上涨的同时,六识也在慢慢恢复。
譬如说,他从前反应迟钝,很长时间都在发呆。
现在反应很灵敏,相距百丈外的一草一木都能看得见。
甚至能看见很细微的东西,譬如地上的小蚂蚁窝,能看清楚得看见里面的每一只蚂蚁都在搬运什么食物。
甚至能嗅到从前嗅不到的气味,尝到从前尝不出来的滋味,听见从前听不见的声音。
整个人很轻盈,好似身上不染半分红尘,洁净得好似泡在了深山老林中的泉眼一般。
但也有令他感到苦恼的事情,小景发现,自己渐渐也明白了爱恨嗔痴是什么意思。
像个普通人一样,会生气,会难过,能哭会笑。
小景也不知道,这样的变化对他来说,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但他坚信,峰回路转,否极泰来,一个人不可能倒霉到喝口凉水都塞牙。
即便他一直那么倒霉,也可以苦中作乐,相信总有一天,头顶的乌云会彻底散开。
小景被关禁闭后,也就意味着林家兄弟不能缠他了。
隔着一扇房门,林惊鸿就站在外头,跟叫魂儿一样地轻唤小景的名字。
小景一开始在打坐,遂没理他,后来被喊得次数多了,想起此前林惊鸿对他的维护。
便也没像从前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
小景会轻轻嗯一声,问他有什么事情。
林惊鸿的声音听起来很温柔,也有些发颤,可能是不太习惯小景对他这般平易近人。
踌躇了好久,他才说:我从家里给你带了很多很多礼物,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你也从来不跟我说,所以,我挑些贵重的,稀奇的,对你应该有点用的东西送来了。
小景:哦,那多谢林公子了。
林惊鸿不想担他这一声谢,私底下跟小景独处时,他有些局促不安,像个孩子一样揪着衣袖。
小景,我很想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可以进去看看你吗?就一小会儿,看你几眼,我立马走,不会耽搁你太长时间的,我保证!
小景道:抱歉,我被罚关禁闭,按照门规是不允许有人私见我的。更何况
顿了顿,他才又道:你并不是道宗的弟子,那便更不合门规了。
那好,我不进去了。
林惊鸿犹豫了很久,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小景,不要跟自己的师尊有太过亲密的举动。
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小景拉回正途。
更加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能让越无尘放过小景,不要再对小景作出那般有辱门风,不知廉耻之事了。
可又怕话说出口,秘密就彻底守不住了,事情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若是不说,这事又像块大石头一样,死死压在了林惊鸿的心头。
让他坐立难安,夜不能寐。
只要一闭眼,眼前就浮现出越无尘亲|吻小景的画面。
林惊鸿不怪小景,他一点都不怪小景。
只是心里忍不住怨恨越无尘,如此为老不尊,如何枉为人师,枉修正道,居然勾引座下的小徒弟,简直就是不知廉耻。
如果小景因此受了什么委屈,那么林惊鸿就是粉身碎骨,也要让越无尘身败名裂。
作者有话要说:
说师徒之间,绝无可能的是师尊,后来泥足深陷,割舍不下的人,还是他自己。
那个啥,我再点一波火,然后先刀个人祭天,大师兄先祭,罗素玄再跟着祭。
第71章师兄想将小景拥入怀中
小景的禁闭,并没有维持多久。
不过三天越无尘就放他出来了。
从敏言的口中,小景得知,原来七星阁的人上山接回秦朝尸首时,还疾言厉色,让道宗把小景交出来问罪。
还说了好些难听话,但最后都被越无尘挡了回去,以秦朝违反试炼规则在先,侮辱宗主座下亲传弟子在后,还拒不认错,撒谎成性,品行不端。
道宗原就是看在秦朝年少无知,以及七星阁的颜面,遂才仅仅是将他逐出师门。
乃秦朝自己畏罪自刎了,当时在场有诸多的人证。
总而言之一句话,越无尘铁了心要袒护徒弟,旁人也无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