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局食摊,郎君靠捡[美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8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盒果子,一套笔,一天到晚搞学习。

一杯饮子,一沓纸,一年到头不休息。

萧屹隐约记得今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是马上被关鹤谣的热情感染,专心讨论起著作问题。

先起名字——关鹤谣说要有“青帘居”的名,这个虚名可算是她家最有格调的东西了。萧屹则说既是寒食之日开始写,便可以体现出这一点,最后两人定了书名——《青帘居寒食录》。

再定体例——以四季各为一卷,记录当季应时食材和适宜食用菜肴。每卷又分脯鲊、饭粥、汤羹、菜蔬、牲族、羽族、水族、甜点、茶酒饮等等章节。

应着时节,关鹤谣先写了自家做的这些寒食菜肴。

关鹤谣请萧屹帮她,想法很简单:就如写《天外杂记》一样,要有人把她那白不白、古不古的半吊子文字润色一下。

本来她想,写食谱怎么也算是她本行,在现世的时候她也有经营着美食公众号和小视频什么的。况且,古菜谱又比古文章好写多了!给国公府写蒸梨和油焦面食谱时,她还挺得意的,觉得自己表意清晰,用词精简。

可是萧屹给她改了两张,关鹤谣老实了,还是比不上人家正经念过书。

比如她写如何制蕈油,而后想起可以同样的方法制作“笋油”,就在最后写“亦可以此法制笋油”,挺精准了吧?可萧屹只写四个字——“笋同此法”,简单明了。

又比如她写如何炒螺,用好几句啰嗦螺蛳一定要等锅热了再大火炒!多放油之类的,萧屹写“炒螺三义:锅热,油厚,火猛”,居然还很有画面感。

关鹤谣满意极了,“五哥,你放心,我一定给你署个二作。”

咱们可不搞那学术造假。

第43章子时之约、洗手蟹不就是亲一下吗,速……

转眼,关鹤谣和萧屹就写了四五份食谱。

仍是关鹤谣先用白话写,萧屹再润成书面文。

又写了两份,关鹤谣直接开始口述。她说一遍,对面基本就记住了,顶多一边写一边问几句细节,如此效率高了不少。

不用她主笔了,关鹤谣却仍皱眉写着什么。萧屹好奇,她也挡着不给看。

边写边嚼杏脯,直到关鹤谣把那一格子杏脯都吃完了,才扭扭捏捏地把纸递给萧屹,“我写了一篇序…五哥帮我改改。”

瞪着眼,红着脸,她色厉内荏,“写得不好,你不许笑啊!”

萧屹在被勾画得面目全非的纸上,辨出了这篇《青帘居寒食录》的序言:

瑞平六年,仲春十五,皎皎银辉,畅畅香风,有客乘月踏花而来。

余之居所,庭芜然,壁徒然。恐见笑于客,左右扫洒,内外装点。窃刘公之慧,以青布缀门,名“青帘居”。

既有嘉宾,却无笙瑟。惟以粥以饭,以茶以汤相供,以“斯是陋室,惟吾饭馨”为号,客、妹与余皆捧腹。

天地一隅,容余三人,尝人生五味,谈市井百态,怡然自乐,此乐何极?

寥无丝乐,幸有笑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