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子不好怎么办?还能真的打起来?四房可没男人撑腰,家里没有顶梁柱还带着三个孩子。换了你们,你们还能怎么办?”
“所以才说这宋家人心狠啊!才刚嫁过门第一日就逼着人分家,得亏于娘子能干,手里还有点嫁妆银钱,这才能顺顺利利的带着三个孩子在晋城落脚,还拜了夫子读书识字。”
……
宋三嫂本来只是想找找四房的麻烦,确实存了几分欺负四房的心思。哪想到会突然被这么多人指着鼻子骂?
这些乡亲对宋三嫂可不那么的心慈手软,想怎么骂就怎么骂,根本没有给宋三嫂留半分的情面,俨然要为宋家四房出头的架势。
如此一来,宋三嫂的面上就甚是挂不住了。
宋三嫂是想要不管不顾骂回去的。他们宋家的事情,关这些人什么事儿?需要他们站在这里指手画脚、唧唧歪歪?
可宋三嫂同时也知道,这些乡亲都是趋炎附势的势利眼。以前怎么没见这些人跳出来为四房抱打不平,主持公道?
现下他们之所以会站出来,无外乎是发现四房已经发达了,日后怕是会大有前途,这才想要表现表现,跟四房示示好。
撇撇嘴,宋三嫂自然没办法跟这么多人吵架,便也只能认了。
等着看好了,真以为于灵兮是好相处的?即便宋修明日后真的大有出息,单是之前那几年宋家村这些人的冷眼和无视,就足以让宋修明记仇了。
而今再想要讨好宋修明,不就跟她这个三伯母一样,根本不可能得半分的好脸色?
说句不好听的,她这个亲亲的三伯母都被于灵兮赶出来了,没能占到半分的便宜。这些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所谓乡亲还想从中分走半杯羹?想想也是可笑。
宋三嫂心下的这些想法,一众乡亲确实不知道。即便知道,他们肯定也是要为自己辩解的。
谁说他们是想要占宋家四房的便宜和好处了?他们不过就是寻常乡亲罢了,还能让于灵兮母子给他们每人分点银钱、还是送点东西?
即便于灵兮母子真的有这个心,那也送不起啊!更别说,他们这么多的人,也没脸要不是?
虽说他们而今才出声为宋家四房鸣不平,确实有宋修明三兄弟都变成读书人这一原因。但他们更多的,何尝不是在一吐这些年的不快?
以前不出声,是确实没有合适的时机。总不能莫名其妙跑来宋家对着宋三嫂这些人大骂一顿吧?这不显得他们有病?多管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