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林红秋的六十年代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5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跟金家认过亲之后,林红秋每次休息的时候都要带上源源过去陪二老说说话,解解闷。

韩氏喜欢源源,每次源源过去都要稀罕半天。

金老也好相处,人总是笑呵呵的。

来往的时间长了,林红秋如果有什么事要出去,韩氏就帮她带源源,源源也不会哭闹要找妈妈,跟着韩氏能玩上好长时间。

小孩谁对他好,他是知道的。

过年于父没有回来,他经常给源源寄玩具寄各种东西,有时候还专门给源源写信,一写就好几页纸,对孙子可比对儿子关心多了。

每次爷爷来信,源源都会非常认真的听着爸爸或者妈妈读爷爷写给他的信,久而久之,他就开始主动跟着爸爸妈妈学认字了,认字的速度的还非常快,说话说得也流利了,会说的句子越来越长。

原本过完年就想要退休的于大伯并没有如愿退休,他可能还要再干上一两年。

不是找不到接替他的人,是没人比他当钢厂的厂长更能笼络职工的心,毕竟他在位十几年了。

刚厂也是他一手建立的跟于家还有渊源,厂里很多的老师傅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他要退休,怕是很多人都要跟着散心了。

他也不会再干多久,钢厂两万多职工,每天操不完的心,太累了,他已经六十了,身体虽然还行,但也不比年轻人,到了退休年龄就该退休,安安稳稳的在家享清福。

于家于峰跟郭秀梅终于迎来了第二个孩子,不过于峰的弟弟于小七要下乡了。

跟他一块下乡的还有林红月,以及大杂院刘家的春花,他们今年高中毕业,要响应号召,下乡去更广阔的天地去。

于小七跟春花去的是外省,林红月主动要求去的三合县杨林村。

她也是杨林村的第一批知青,还是唯一的女知青。

林红秋知道的时候,她已经报完名马上要走了,走之前特意过来看看她,跟她道别。

红月来看她时,她正在院子里洗床单,源源自己在一边玩。

“四姐,我明天就要下乡去咱们老家了。”林红月今年十六岁,已经长成大姑娘了。

她比林红秋要高一些,也比她的两个姐姐长得秀丽,她性格开朗,说话声音清脆,眉眼间还带着一丝男儿才有英气,看着就是个活泼的姑娘。

“你怎么这么急着下乡?不等等了?工作还是能找到的。”林红秋没想到她这么快就要下乡了,这还不到六月份呢。

红月拿过一个小板凳坐过来,帮她一块洗。

“不等了,我想好了,下乡去老家待几年,我挺喜欢咱们老家的。”她以前跟四姐去过一次老家,后来再没回去过,但是直到现在她还记得老家的山山水水,以及老家那些善良淳朴的亲人。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