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林红秋的六十年代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4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苏家出事是牵连到他一些,但影响不大,一是有于厂长顶着,一些人不敢太嚣张,二是他祖上八辈贫农,还一个好大伯,一个好弟弟,可以说他根正苗红,不能把他怎么样。

只是有时候他感觉心累。苏慧云变了,变得面目全非,再不是那个善解人意聪慧大方的贤妻,人变得尖酸狭窄,还经常疑神疑鬼,他下班一旦回来晚了就各种质问各种猜疑,好像他在外面做了见不得人的事。

他说什么都不相信,怎么解释都没用。

之前怀着孩子不想刺激她,他就忍着让着,现在孩子生了,如果她还不收敛些性子继续作闹,他也不想再忍她了。

想着这些,林红军开门进了屋。

许是意识到自己之前作的太过,林红军回来时,苏慧云就收起了刚才对林红秋的冷脸,换上恰到好处的笑,人也看着恬静下来。

林红军心里松了口气。第三胎他们得了个女儿,他挺高兴的,苏慧云一直想要个女儿,这次终于如愿也很高兴,他们儿女都有了,可别再折腾了。

借机会林红军跟苏慧云长谈了一次,之后苏慧云虽然还是不太搭理林家人,但出了月子跟从前一样知道照顾孩子,照顾家,人变得理性多了,她这样,林红军就知足了,就是为了孩子,这个家能不散还是不散的好。

林红军两口子事林红秋不太关心,她有自己的日子要过,哪会时刻关注别人。

他们一家三口从钢厂家属院出来,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于家。

老爷子去世之后,他们回于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于家大院跟从前也不太一样了。

于大伯一家还住在后院,还有于峰一家跟他弟弟,老爷子去世不久,于家三伯就买了房子带着全家搬出去住了,三房人口太多,在大院根本住不开了。

正房仍就是归大房,不过正房东边的房间一直空着,没人住进去。房间里还有一些老人生前用过的家具,布置也都没改动,就像两位老人还在一般。

只是老爷子去世,院子里的海棠树就不开花了,今年开春又见了枯象,于大伯就让人给砍掉重新种了一棵……

他们一家在大伯家吃的过午饭,饭后于少林在堂屋跟大伯说话。

于大伯问了问他们两口子的工作情况。说起药厂,就自然提到新厂长林瑾年。

“林瑾年人不错,能力也行,他外公金老就是咱们省里原来的领导,金老儿女都是烈士很早就都牺牲了,他也没有别的后辈只林瑾年一个,挺不容易的。”于青远叹了一声。

人老孤独,没有儿女的金老想必也是很孤独吧。

金老的情况,于少林知道一些,他跟林瑾年现在是朋友,两人从认识之后没少切磋过武义,算得上不打不相交。

当然,切磋结果他是胜的那个,他基础比林瑾年牢固,他三岁就练武,练了二十年了,林瑾年是半路出家,根基差了些,当然身手也很不错,如果跟他一样从小开始学的话,他未必是他对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