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林红秋的六十年代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在三姐家没多呆,留他吃饭也没吃,心里不大痛快,谁家都没再去就回来了。

离开十多年了,好些人都生分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估摸以后来的越少了,人走茶凉,林家的罗烂事儿他就不去掺和了,没的讨人嫌。

回来还有事儿跟杨大哥商量,看看能不能换点山货回去。

头两天小秋的事麻烦不少人,他得还人情。别的也拿不出手,就在村里弄点山货带回去送礼。

杨学民一早上出去,现在都给联系好了。

不止有野物山货还有几条冻鱼,一条都有七八斤十来斤的野生鱼,这两天刚弄回来的。

林长生用的也是工业券,当然少不了钱,乡下人还比较认钱的,有家里人口多的,换了钱用处大着呢。上学,结婚,生老病死的,哪一样能少得了钱。

林红秋姐俩回来时,杨婶正张罗做饭,这两天家里都改三顿饭。

林红秋跟她说他们都吃完了,不让她忙活,林长生也没让做,他跟杨学民唠会嗑,又把家里带来的东西给拿出来。

东西是陈桂花给装的,什么香皂肥皂,毛巾劳动手套,还有黄胶鞋,红糖,水果糖的,饼干点心,装了半袋子。剩下是一些粮食。

比如江米面,这边不种这个,不好买,城里倒是有,还拿了几斤富强粉,两套蓝色工装,虽旧了些,可这衣服质量好,耐磨,干活穿省衣服。

杨婶见了这衣服眼睛都是亮的,工装都是男款大码的,她家男人跟大儿子都能穿……

杨学民说今天村里有人家杀年猪,林长生就去跟那家买了一只猪后腿,拿回去过年的肉就不用愁了。

林红秋还让二叔买了些大肠跟猪心,她想吃了,林长生自然没有不乐意的,这些东西都便宜。

这也是杨林村偏僻加上整个村子都是亲戚,杀猪卖肉的事儿大家心照不宣,反正猪任务交完了,剩下的猪不杀留着它还能过年!

人那家也是姓杨的,还给送了一盆烩酸菜来,林红秋跟红星可是过足了嘴瘾了。

其实谁家不可能总这么吃,就说杀猪这家,听杨婶说还欠着不少饥荒呢,卖的猪钱都不够还账的,村里这样的人家还不少呢。

在乡下,别的还好,守着大山不缺一口吃的,饿不死。就是你别有病,有病了小病还行,几分钱整两片药或者找赤脚医生开两幅中药,吃吃就挺过去,要是大病急病都没钱上医院,交通又不好,有时等钱凑齐了再把人送进医院,人都没了。

杨婶是十分健谈的,跟林红秋家长里短的说了一下午。

说她家宝庆过年也要上初中了,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村里没有学校,孩子上学要去别的大队。离着六七里地呢。孩子太小根本走不动,所以村里孩子都九、十岁了,或者也有十一二的才上学,这样阴天下雨的也省的家里惦记。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