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剩下的七面水银铜镜,就不是那么好拿的了。
凌裕想了想,“花的银子前三者能拿什么?”
张绕摇头,“那酒楼老板也没有说,只说是珍奇宝物。”
徐呼道:“说不定不是什么稀罕物。”
凌裕摇摇头,笑了。
“郡主这几日在做什么?”凌裕派人去看看那酒楼,花些银钱买下三枚水银铜镜,除此之外,前三者去试探试探,是什么宝物,忙完这些事,他询问身边管家,临安郡主小世子十岁,天真活泼,整日里玩乐,不过她的父亲母亲,包括哥哥也不拘束她,十分疼宠,同样也多有操心。
管家答:“前几日又举办诗会,今次在柳侍郎家。”
柳侍郎不是什么大官,但临安郡主向来无所谓身份地位,就喜欢凑热闹。
侍郎府上,凑热闹的贵女也正在讨论一模一样的话题,那就是新来的外邦商队。
起因,是轮到办诗会的柳侍郎之女,他们家呈上来的吃食。
在熙朝,贵女出门交际很自由,但也有门风严谨的拘束闺阁女儿在家很少出门的,在权势之家这样的情况更为明显,她们之间交际大多数只讨论诗集,时兴衣裳,对吃食的谈论也较为风雅,她们举办诗会,从吃食上彰显实力,可不是外边买来的新奇东西多好吃,而是自家府上的厨娘,这是有实力的象征。
柳三举办诗会时,自然考虑到了这些事。
主菜依旧是自家操办,不过样式和火锅烤肉类似,新鲜时蔬都是从酒楼下面采买。
绕是如此,贵女们也足够觉得新鲜了,临安郡主坐在首位,她好奇的问,“这些是什么东西?怎么我没见过?”
这席上最尊贵的姑娘说出这种话,自然是没人笑的,柳侍郎之女,柳烟更是主动解释,“这是庠城最近的外邦商队带来的新鲜东西。”
有个叫李冉冉的女孩便笑,“柳侍郎府上便是没有厨娘了吧,下次诗会,尽可找我家来借。”
柳烟生性内敛,被这么一说,脸就立刻红了。
李家乃是邵王的部下,关系一体,临安和李冉冉关系不错,但此时一笑,帮柳三解围,“我真是孤陋寡闻,竟然不知道庠城来了外邦商队。”
她身边有小姑娘提醒,“郡主前段时间才回来,自然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