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他,那是你十三哥。胤禛轻斥他一句后,起身对刚进来的胤祥道,十三弟。
胤祥是拿着自己写好的章程过来向他请教的,等看到书案后竟然坐着胤祯时微微一愣后赶紧开口道:十四弟。
十三哥。胤祯敷衍地回应一声,随即道,四哥你帮我看看我刚写好的这部分怎么样。
十三弟你先坐。胤禛招呼胤祥在旁边坐下后才接过胤祯的折子看起来。
原来十四弟也是来向四哥请教章程。胤祥笑着道。
胤祯看他一眼,话里不自觉就带着点刺:怎么,不行吗?
怎么会,只是觉得我们心有灵犀。
从胤祥入府后能直接到书房来就可以看出,他和胤禛关系确实十分亲近。
既然如今胤祯与胤禛关系缓和,便是看在胤禛的份上胤祥也会对胤祯宽容一些,更别说对方也是他弟弟。
谁和你心有灵犀
胤祯心里腹诽,但伸手不打笑脸人,胤祥态度这么好,他也不好太过分。
你的章程写完了?胤祯余光扫到他手里的折子时不由问。
胤祥摇头:还没有。
他话落,见胤祯一直盯着自己手里的折子,抬手问:十四弟可要指正一二。
行。胤祯确实有点好奇,不客气地伸手接过来。
一目十行地看完后,胤祯不得不承认写得还行,不过嘴上却道:你这不如四哥的。
胤祥倒是不在意,反而在没看过胤禛章程的情况下就点头认同他的说法。
胤祯本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性格,当初会和胤禛这个亲兄长走得远,反而和胤禩他们走得近,未尝没有胤禛只会冷脸训他,胤禩却待他温柔可亲的原因。
这会胤祥顺毛摸,搞得他也不好再找茬。
于此同时胤禛已经认真看完胤祯写的章程,等他和胤祥说完话就开始详细指点起来。
接下来,两人一起写章程变成三人。
胤禛和胤祥还好,二人十分专注,胤祯写着写着却忍不住叹气:我为什么要写这种东西
十四弟这般聪颖,区区章程又算得了什么。胤祥鼓励道。
胤祯看他一眼,忽然觉得他好像也没那么讨厌,探头扫向他面前的折子后问:你写多少了?
才刚开个头。胤祥没说的是他已经在胤禛的指点下完善章程,这会是在正式誊抄。
胤祯听见他的话,想到自己已经写好大半,重新提起动力来。
他们这边在组队写章程时,另一边其他阿哥们也都在忙着完成章程的事。
正如胤祯所猜测,胤俄出宫后直奔胤禩府上请教,等胤禟后面过来时,便也是三人一起写。
除他们外,胤禑、胤禄这对同母兄弟也聚在一起共同探讨章程。
比起大冷天的还要努力写章程的他们,承安就要幸福得多。
康熙带他回乾清宫后,为了以防万一先带他去泡了个热水澡。
冬日里洗个热乎乎的澡还是很舒服的,洗完后承安坐在软榻上小脸红扑扑地捧着吸杯喝奶。
小家伙虽然已经能吃饭,但奶还没断。
阿玛要不要喝呀~承安又喝一口后忽然举着杯子问。
康熙见他用吸杯还能喝到嘴角上,拿帕子替他擦一下后道:朕不喝。
好喝呀~小家伙见他不喝,又捧回自己面前咕噜咕噜喝起来。
等他喝完奶放下杯子扑进康熙怀里时,康熙顿时感觉他身上奶味更浓。
乱扑什么。见他刚喝饱就乱扑,康熙伸手搂住人在他背上轻拍两下。
小家伙冲他笑起来,随即靠在他怀里分享起之前和哥哥们逛御花园的事情。
安安和二哥看花花呀
这会御花园里能赏的大概也就是梅花,听到他说梅花好看,康熙顺口教他念起和梅花相关的诗来。
小家伙学得不错,尤其是最后一句念得格外清晰。
十分有成就感的康熙当即摸着他的脑袋道:承安完整念一遍给阿玛听听。
羊角呜枝梅
凌。康熙提醒道。
凌寒咕自开~
遥。
嗷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错。康熙鼓掌后道,这次朕不提醒,承安自己完整念一遍可好?
得到夸奖的小家伙点点头奶声奶气地再次念起来:羊角呜枝梅,凌凌寒咕自开。嗷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还是小家伙头一次完整念下一首诗,康熙当即龙颜大悦。
候在一旁的梁九功听到小家伙小小年纪就能念诗念得这么好,脸上也不由露出点笑容来,等看到康熙的表情后更是忍不住凑趣夸赞几句。
承安见阿玛这么高兴,也觉得自己很棒,不由捧着自己软乎乎的小脸道:安安咿害呀~
哪有自己夸自己的。康熙笑着打趣一句,随即却是搂着他道,不过确实很厉害。
两日后,阿哥们不约而同地来到乾清宫呈送关于整顿八旗子弟的章程。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示意他们免礼后想到待会大概要花不少时间,等梁九功用托盘将他们的章程收上来便吩咐人赐座。
谢皇阿玛。
阿哥们谢恩后在下方坐下,胤礽等人还好,胤俄以及胤禑、胤禄他们几个却有些紧张。
随着康熙拿起阿哥们的章程开始翻阅,殿内的气氛不由严肃起来。
收章程时梁九功特意排了下顺序,这会康熙是从胤禔的开始看起。
胤禔武功骑射不错,但谋略方面还是差一些,否则当初也不会拉胤礽下马的同时把自己也搭进去。
康熙看完他的折子后几不可查地摇头,显然不是很满意。
随后他又拿起胤礽的那本,刚看个开头就忍不住叹息一声。
康熙之所以叹息自然不是胤礽写得不好,反而是他写得太好,尤其是和胤禔那份对比起来时。
可越是如此,康熙就越是痛惜,最终只看个大概就换起胤祉的折子。
胤祉的章程不如胤礽,却比胤禔的强些,总体来说倒也有点能用的东西。
康熙看完后继续拿起胤禛的,还算满意地微微点头,觉得老四果然是个做事实的性格,这份章程倒是有不少可取之处,只是某些地方太过强硬,比如禁止八旗子弟玩乐,发现就严惩不贷。
下一本是胤祺的,他由于养在太后身边的缘故,汉文造诣在阿哥们中比较一般。
好在康熙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哪怕他写得不好也没什么表示。
接下来是胤佑、胤禩、胤禟的,这三人中胤佑的章程中规中矩,胤禩的章程最佳,只是手段略显绵柔,让康熙又是点头又是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