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霏收回尚未迈入驿站的脚步,正待返回马车,忽地听见身后一声呼唤:“姑娘!”
侧首余光瞟过,韩明涣显然很是惊喜能在驿站给师父寄信时再次遇见张照霏:“你也来寄信,真是太巧了。”
短短半个时辰能在偌大的长安城内遇见两次,还真能算得上有几分缘分,因此张照霏也不免来了兴致:“是挺巧,公子往哪儿寄信。”
“扬州。”
韩明涣坦荡实在,眼角眉梢都看得出他对见到张照霏很是欢喜:“姑娘你呢。”
“我收信,暂时也不知道我大哥哥人究竟在哪儿,所以不寄。”
张照霏对江南人士不熟悉,自然不知这软绵绵的口音便是人们常说的吴侬软语,仅是听久了觉得还怪好听的,连带面色也跟着缓和许多。
韩明涣见她对自己不似先前冷淡,胆子也跟着变大许多:“快到午膳了,姑娘你应还没吃吧。不若我请姑娘一顿饭,全当给姑娘赔罪如何。”
“不必”二字赶在出口之前转了个弯被张照霏吞入喉中,终是僵硬地应声道:“也,也行吧。”
光天化日之下,她还带着府上随侍,这小子总不至于能对她做什么坏事,有何可俱。
这般想着,张照霏更加自在:“只不过公子初来乍到,知道长安城有什么可吃的吗?”
“本来不知道。”
韩明涣倒是诚实:“不过我刚才专程打听了,鹤观楼位于城中心,集天下山珍海味于一体。无论当地土著还是旅人,都喜欢去那儿。”
“去吃扬州菜吧,鹤观楼虽然也有,但我大哥哥说不够地道。”
张照霏想也不想否了鹤观楼的提议,示意韩明涣上车:“扬州到长安甚是遥远,公子大概很久没吃过家乡菜了罢。”
她不点明还好,骤然提及扬州,韩明涣竟真的有几分犯馋,免不了好奇问道:“姑娘的大哥也曾去过扬州?”
“我大哥哥恨不能踏遍整个大雍。扬州大概住了有两月,之后又去姑苏待了挺长时日。”
张照霏提起张圭昂时神采飞扬,亦带着几分想念:“唉,此次他去往洛阳后已经好久没消息了,也不知现在人在什么地儿。”
--